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重庆市选育的8个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所表现的配合力不同,同一自交系不同性状间和同一性状不同自交系间的配合力存在一定差异;自交系S181和N805是较好的亲本,可配制出高产的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22.
医学生毕业实习管理规范化建设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生毕业实习管理规范化建设之管见陈远存,邓树勇,吴汪,周胜(广东医学院教务处,湛江524023)医学生毕业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阶段,是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一环。而毕业实习管理规范化建设,是...  相似文献   
23.
优质烤烟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胜 《农技服务》2009,26(11):116-118
从工业使用的角度对优质烤烟栽培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论述,并从烤烟品种选择、移栽技术、施肥技术、成熟采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烟叶优质栽培应遵循公司与烟厂合作的基地产业化模式,掌握灵活性、适应性和稳定性原则,使栽培技术系统化、特色化,生产出优质的、可用性好的烟叶,增加经济效益,实现公司和烟厂双赢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4.
通过均匀设计安排试验,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与制丝工艺参数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主效应分析、单因素效应分析、双因素交互作用分析、边际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苯酚释放量影响的贡献率大小为切丝宽度热风风门开度筒壁温度HT工作蒸汽压力热风温度筒体转速,其中切丝宽度对苯酚释放量影响最显著。苯酚释放量与切丝宽度和HT工作蒸汽压力呈负相关,与热风风门开度、热风温度、筒壁温度和筒体转速呈正相关。热风温度和筒壁温度、筒壁温度和筒体转速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适当提高切丝宽度、HT工作蒸汽压力和降低其他因素的处理强度对控制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的释放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5.
智能电网对继电保护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在简单介绍继电保护的基础上,对继电保护设计与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为智能电网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最终取得理想的综合效益,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6.
四川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的致香物质分析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908-2910
利用GC/MS对优质津巴布韦烟叶与具有代表性的四川烟叶进行分析,共检出101种烟草重要香味成分;通过分析对比后发现,四川烟叶相对含量普遍偏少的重要致香物质有异戊醇、面包酮、2,3-丁二醇、巴豆酸、γ-丁内酯、5-甲基糠醛、2-乙酰基吡咯、α-松油醇、胡薄荷酮、5-羟甲基糠醛、香芹酮、乙酸苯乙酯、茄尼酮、β-二氢突厥烯酮、α-紫罗兰酮、香叶基丙酮、β-紫罗兰酮、二氢弥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A、B、C、D)、十四酸甲酯、十四酸、园柚酮、十六酸甲酯,十六酸等33种;并对这些香味成分进行感官评吸,找出对四川烟叶香气有很好作用的致香成分物质,为今后卷烟加料加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施肥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团聚体作为土壤结构的基础单元,不仅提高土壤肥力、调节养分的生物有效性,而且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通过6年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秸秆+缓释肥(SRF)和有机无机混施(OCF)4种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各粒级团聚体分布的影响,为揭示施肥措施对土壤地力形成演变的影响机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SRF和OCF处理0—20,20—40 cm土层土壤的SOC含量较CF显著增加10.06%,19.23%和9.84%,16.79%;3种施肥处理0—20,20—40 cm土层的TN差异不显著,但均高于CK处理;OCF处理中0—20 cm土层的C/N比较CF增加16.44%(p0.05)。SRF处理较CK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R_(0.25)(10.93%);20—40 cm土层,OCF处理中R_(0.25)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分别高出32.62%(CK),19.75%(CF),19.44%(SRF)(p0.05)。相比CF处理,SRF和OCF提高了0—20,20—40 cm土层的平均质量直径MWD(1.54%~16.92%,2.17%~28.26%)和平均几何直径GMD(5.88%~14.71%,13.04%~39.13%),降低了分形维数D(1.11%~2.09%,4.99%~5.44%),且OCF处理更为显著(p0.05)。可见,秸秆+缓释肥和有机无机混施处理均有利于土壤肥力提升,且后者效果更为显著。MWD和GMD与土壤SOC和TN的相关性较高,均适合用于揭示团聚体与土壤总有机碳、总氮含量之间的关系;但分形维数D与之无显著相关性关系。  相似文献   
28.
试验使用免发酵鹅粪施用于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 × P. purpureum),探讨杂交狼尾草施用免发酵鹅粪的可行性。与对照组相比,化肥、免发酵鹅粪、腐熟鹅粪处理对杂交狼尾草各农艺性状及品质均产生显著性影响。三组施肥处理中,化肥和免发酵鹅粪对杂交狼尾草各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整体来看,在提升和改善杂交狼尾草产量、品质方面,腐熟鹅粪效果最好,第一次刈割,免发酵鹅粪效果劣于化肥,但在第二、三次刈割,免发酵鹅粪效果优于化肥。对杂交狼尾草地土壤化学性质进行测定后发现,单施化肥组土壤有机质和矿质营养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施用腐熟鹅粪和免发酵鹅粪肥既能保证和提高杂交狼尾草产量和品质,又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免发酵鹅粪组和腐熟鹅粪组土壤有机质分别提高了8%、12%,均能保证其他矿质元素含量的稳定和提升。通过对比杂交狼尾草的生长指标,得出免发酵鹅粪并未对杂交狼尾草产生不良影响,虽然整体效果没有腐熟鹅粪好,但与化肥组提升杂交狼尾草产量和品质效果相同,而且免发酵鹅粪提升土壤肥力的效果更显著。说明用免发酵鹅粪直接施用于杂交狼尾草地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29.
华中地区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本区常受水多水少双重困扰。简要分析了华中地区水资源的特点以及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水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利用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促沉净化装置对稻田径流排水中主要面源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探寻适合农田径流排水的原位处理技术。【方法】于2015年在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种源研发基地内选取5块稻田,在每块田的排水口处修建一套容积约为1.9 m3的促沉净化装置,内部用多面空心球和沸石按1∶2的体积比进行填充,在外围用沸石填充,分析每套装置进出水中的固体悬浮物、总氮和总磷的质量浓度。【结果】在整个稻季中,使用促沉净化装置对稻田径流排水中的固体悬浮物、总氮和总磷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1%、33%和34%。该装置对固体悬浮物或总磷的去除率与其质量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对数正相关关系,即质量浓度越高,其去除率也越高;但对总氮的去除率与其质量浓度之间则呈一定程度的线性负相关关系。【结论】促沉净化装置对稻田径流排水中主要面源污染物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使用促沉净化装置可在不影响流速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径流排水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改善周边水体环境,维护水体生态系统平衡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