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83篇
  15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周祥 《广西农业机械化》2010,(4):F0002-F0002
<正>2010年6月5~6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广西农机化管理局、柳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0中国农业机械化论坛: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在柳州市举办。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张宝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  相似文献   
62.
63.
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施N量<300kg·N/hm2时,N肥对小麦株高、1~5节间长度、上部叶片长度、分蘖、穗数、粒数、产量有显著的正效应,对粒重效应不明显;施N量>300kg·N/hm2时,N肥对株高、1~5节间长度、穗数、粒数的效应不明显,对倒3、4、5叶片长度仍有一定的正效应,对粒重和产量有显著的负效应。适当扩大中后期施肥比例,对株高、后期叶片、粒数、粒重和成穗率有正效应,对前期叶片、分蘖和穗数有一定负效应;扩大前期施肥比例,对前期叶片、分蘖、穗数有正效应,对株高的效应不明显,对成穗率、粒数、粒重有负效应。最佳产量结构和最高产量时的施N量为254.0kg·N/hm2,分配方式为基肥:苗肥:腊肥:拔节孕穗肥:粒肥等于3:2:0:3:2 或4:2:0:2.5:1.5。  相似文献   
64.
不同种植方式对芭蕉芋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芭蕉芋生产中合理的种植方式,比较了紫叶红花和绿叶黄花2个芭蕉芋品种单芽种和复芽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并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留株数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均以绿叶黄花种较优,单芽种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比复芽种差,生产上不宜采用单芽作种;绿叶黄花复芽种较合理的种植密度为80 cm×60 cm,此密度下产量比常规(60 cm×60 cm)种植增加14.75%;田间人工调控每穴留1~5株与自然生长每穴存株相同时,产量均与株数增加呈正相关,在栽培上,生长期间不宜进行疏株处理,保留其自然生长有利增产.  相似文献   
65.
周祥 《广西农业机械化》2009,(3):F0004-F0004
5月13日,全区2009年度农机化项目实施管理培训班在南宁市举办。自治区农机化管理局局长谈爱和出席并讲话。各市农机化管理局分管领导、管理、科教、财务科长,2009年度农机化项目实施县局长,自治区农机化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项目主管和主管财务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培训班由自治区农机化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冯光伟主持。  相似文献   
66.
客土育苗在沿海棉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土育苗是用非棉花茬口较肥沃的表土育苗。具体做法是在冬前选择肥力水平较高的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茬口的表土作为来年育苗床土,就地或运到预定苗床,经过冬天施肥熟化培肥,第二年春天制钵育苗。1990~1991年进行了小区对比试验。研究方法小区试验分别安排在东台市海堰乡、射阳县新洋乡和市郊区青墩乡,它们分别有15  相似文献   
67.
68.
沿海地区啤麦基施钾肥效应及适宜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基施钾化肥促进啤麦生长,分蘖,提高抗性与产量;在试验条件下,啤麦氯化钾适宜用量为每亩20kg。  相似文献   
69.
为了探索用红薯藤地面青贮育肥猪的效果,在东川荣森良种猪试验场开展试验.用断奶的PIC猪36头,分为三组,每组12头; 在粗饲料不同精料相同的条件下,对照组按常规饲养法饲喂,试验组的粗饲料用红薯藤地面青贮(对照组,试验组2个重复).在同一栋猪舍内经过72 d的饲养试验.结果试验组全期平均日增重(ADG)920 g,对照组820 g,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00 g,增加12.19%; 试验组每头猪增加出栏体重8 kg,按市价8元/kg计算,增加收入64元,36头猪共增加收入2304元.试验证明红薯藤地面青贮养猪成功,该技术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