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1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1.
为储备小反刍兽疫疫情防控技术,根据GenBank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以小反刍兽疫弱毒疫苗为材料,建立小反刍兽疫病毒一步法PT-PCR检测方法,并对所建方法进行条件优化和性能评价。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能有效扩增大小约447bp目的基因片段。该一步法RT-PCR最佳模板质量浓度为6.76×10-3 g/L,最佳退火温度60℃。该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性能评价结果显示,其最小模板检出质量浓度为6.76×10-6 g/L,且方法具良好的特异性和临床应用性,可用于小反刍兽疫多种样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312.
链球菌通用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建立链球菌快速检测方法,根据链球菌延伸因子EF-Tu基因设计合成1对通用引物,对链球菌属及其他属细菌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通用引物对猪链球菌2型和无乳链球菌均能扩增出1条大小为197 bp的特异性DNA条带,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都柏林沙门氏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均呈阴性反应;经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表明,扩增片段与GenBank上链球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达90%~98%;对链球菌DNA样本不同稀释度的检测显示,该PCR的最低检出量可达0.1 ng/mL;利用PCR检测方法对11株链球菌分离物进行检测,结果均能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目的条带,与传统生化鉴定结果符合率达到100%.这些结果表明,已成功建立了链球菌PCR检测方法,并可应用于临床链球菌的鉴定.  相似文献   
313.
商品蛋鸡群马立克氏病与细菌性混合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养殖场送检的8只病死鸡,用琼脂扩散试验检出马立克氏病毒抗原阳性率为62.5%(5/8);马立克氏病毒抗体阳性率为66.7%(4/6).从病料中分离出7株细菌,其中4株为大肠杆菌,3株为鸡伤寒沙门氏菌.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判定为鸡马立克氏病和细菌的混合感染.同时对马立克氏病与禽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进行了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14.
犬瘟热病毒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和血清学(ELISA)检测为阳性的自然发病犬,取肠内容物为病料,采用同步培养方法分别接种于非洲绿猴肾细胞系(Vero)、犬肾细胞系(MDCK)进行病毒的分离.用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感染细胞中的病毒核酸.结果表明,病料接种Vero细胞、MDCK细胞均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用RT-PCR 技术检测病毒感染的细胞培养液,扩增出特异性的产物带,扩增出的片段大小分子长为760bp,与预期设计的长度相同.用Vero细胞同步培养从肠内容物中分离出的病毒命名为犬瘟热病毒GZ1株;用MDCK细胞同步培养从另一只犬的肠内容物中分离出的病毒命名为犬瘟热病毒GZ2株.  相似文献   
315.
为探究中药茜草对鸭肠炎病毒感染所致鸭免疫器官组织病理损伤的影响,将30日龄健康三穗麻鸭随机分成给药组(中药干预)、模型组(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经相应处理后于处理66、90和114 h时扑杀,采集相关组织和血清样本进行病原核酸PCR扩增、免疫器官指数测定、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 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给...  相似文献   
316.
为了解嗜水气单胞菌的肉鸭健康带毒、致病与耐药情况,对贵州省三穗县某肉鸭屠宰场临床健康肉鸭随机取样,进行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嗜水气单胞菌典型的培养特征,菌落形态、菌体形态和生化特性均与嗜水气单胞菌相符;16 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该分离菌与嗜水气单胞菌聚为一支,同源性均>99%;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分离菌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毒力基因PCR检测显示,该分离菌携带aer、hly、epa、act、alt和ahp等6种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复方新诺明、磺胺嘧啶、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等15种药物耐药;耐药基因PCR检测显示,该分离菌携带qnrB、Sul1和IntI1等3种耐药基因,与药敏试验表型相符。研究结果为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17.
为进一步探究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的致病机理,试验采用鸭蛋白激酶C (protein kinase C,PKC)的抑制剂星形孢菌素(staurosporine,SP)和激活剂佛波醇(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研究PKC/PKCI能否对DEV的增殖产生影响,为阐述DEV致病机理提供新的思路。用SP/PMA处理正常鸭胚成纤维细胞(duck embryo fibroblast,DEF)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段PKC/PKCI基因表达;用DEV病毒液感染SP/PMA处理的DEF后,收集不同时间段培养物,以Reed-Muench法计算DEV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值,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分析DEV NP基因转录水平。结果显示,SP处理对宿主细胞PKC/PKCI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而PMA处理可极显著提高宿主细胞PKC基因表达(P<0.01),但对PKCI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SP/PMA处理对DEV复制能力影响显著(P<0.05;P<0.01),且在感染前期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DEV NP基因的转录水平(P<0.05;P<0.01)。综上所述,SP和PMA对PKC、PKCI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效果不同,且都能有效抑制DEV增殖,本试验结果可为DEV的防控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18.
为确诊贵州省六盘水市某蛋鸡养殖场乌蒙凤鸡发病的原因,无菌采集病鸡的心脏、肝脏、脾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对分离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鉴定及序列分析,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菌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表面光滑、呈β溶血的灰白色小菌落;菌体形态为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能发酵葡萄糖、乳糖、蔗糖、甘露醇,过氧化氢酶、磷酸酶、氧化酶试验呈阳性; 16S rRNA基因与鸭源鸡杆菌参考菌株的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8.2%~99.6%,且与参考菌株GQ423347.1聚为1支;分离菌株对羧苄西林、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对环丙沙星、多粘菌素B中度敏感。结论:分离菌株鉴定为鸭源鸡杆菌,确诊鸡发病原因为鸭源鸡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319.
为了对贵州省册亨县实施的“蔗畜(禽)模式”生态养殖现状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笔者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搜集相关资料,结合自身工作对比分析,对册亨县“蔗畜(禽)模式”形成的条件、现状问题以及发展对策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20.
为科学合理防控贵州省肉鸡禽流感的发生,试验采用血清学方法对规模化肉鸡养殖场不同日龄鸡群880份血清样本进行了禽流感H5母源抗体与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制定了禽流感合理免疫程序并推广应用,对推广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肉鸡母源抗体于16日龄开始下降,免疫抗体于35日龄、120日龄开始下降,可确定肉鸡首免时间为16~20日龄,二免时间为45~55日龄,三免时间为110~120日龄。免疫程序推广应用效果显示,鸡群禽流感免疫保护率有不同程度提升,总体提高13个百分点,表明所制定的禽流感免疫程序适合贵州省肉鸡养殖生产实际,并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