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5篇
  12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为了比较分析不同基质配比对冬青叶鼠刺容器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冬青叶鼠刺一年生苗为试验材料,以土壤、煤灰、珍珠岩、蛭石和锯末为栽培基质,采用混料配比设计27组基质配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27组基质配比对冬青叶鼠刺容器苗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其中含有锯末的基质配比叶片数均小于对照,土壤∶煤灰为40∶60时植株茎长显著高于对照,土壤∶蛭石为40∶60时植株地径显著高于对照。而在容器苗全株鲜重、干重中,土壤∶煤灰为40∶60、土壤∶珍珠岩为70∶30、土壤∶煤灰为70∶30、土壤∶蛭石为70∶30和土壤∶珍珠岩∶蛭石为40∶40∶20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生物量积累表现最佳,其中土壤:蛭石为70∶30时全株鲜重和干重最大,分别为37.5 g和13.2 g。在冬青叶鼠刺容器苗培育时,不适宜选用锯末做栽培基质,可优选基质配比为土壤∶蛭石为70∶30,其次土壤∶煤灰40∶60和70∶30,土壤∶珍珠岩∶蛭石为40∶40∶20。综合植株的根长、茎长、叶片数和根、茎、叶鲜、干重等指标和育苗成本,建议选取一定体积比的土壤和煤灰作为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82.
于2008年6月—2009年5月对不同生长阶段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代谢率进行了跟踪观测。结果表明,温度对不同生长阶段仿刺参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相同温度下,体重对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也有规律性。A、B组仿刺参(12 g以下)在12.7~16.2℃下,耗氧率和排氨率缓慢上升;在16.2~22.1℃下迅速上升,并在22.1℃时达到最大值[(37.13±1.33)、(35.38±0.55)μg/(g.h)和(0.55±0.054)、(0.54±0.053)μg/(g.h)];在22.1~26.1℃下缓慢下降。与之相反,其他3组仿刺参(18 g以上)在12.7~16.2℃下其耗氧率和排氨率平稳上升,在16.2℃时达到最大值;在16.2~22.1℃下,迅速下降到较低水平;在22.1~26.1℃下,在较低水平上平稳下降,26.1℃时达到最低值。  相似文献   
183.
将超滤浓缩单胞藻分别以25%、50%、75%和100%的比例与鲜活饵料配合用于培育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幼虫,通过对虾夷扇贝苗种培育过程中幼体生长发育指标的观测和水质指标的分析,研究了浓缩单胞藻在贝类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100%浓缩藻组水质较稳定;培育前期,25%、50%的浓缩藻组对苗种无不利影响;中后期幼体的附着率、成活率均高于单独投喂鲜活饵料的对照组,表明在幼体的中后期可完全投喂浓缩单胞藻饵料。  相似文献   
184.
研究了浓缩单细胞藻后超滤膜的几种清洗方法,探讨了物理法清洗的持续时间,比较了3种清洗剂(5.0 mL/L HCl、5.0 g/L NaOH和5.0 g/L NaClO溶液)的清洗效果,以及水温对5.0 mL/L HCl和5.0 g/LNaClO溶液清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滤单细胞藻后,污染超滤膜的几种清洗方法的最佳清洗时间分别为,用物理法反冲洗30 min,用5.0 mL/L HCl溶液冲洗10 min,用5.0 g/L NaClO冲洗10 min。水温小于30℃时,采用5.0 g/L NaClO溶液清洗效果较好,膜恢复率为95.1%;大于30℃时,采用5.0 mL/LHCl溶液清洗效果较好,最高恢复率为95.9%。  相似文献   
185.
对池塘养殖仿刺参的呼吸代谢、肠道内含物含量及几种酶活性进行了周年监测。结果表明:仿刺参的生理指标在一周年内多呈现出两个升降周期,耗氧率的峰值出现在6月(0.0206 mg/(kg.h))和10月(0.0162 mg/(kg.h)),谷值则出现在2月(0.003 mg/(kg.h))和9月(0.0126 mg/(kg.h));排氨率的峰值出现在6月(0.9706μg/(g.h))和10月(0.5740μg/(g.h)),谷值则出现在1月(0.0629μg/(g.h))和8月(0.2587μg/(g.h));肠道内含物量含量的峰值出现在4月和11月(均超过80%),其谷值出现在1月(10%)及7月(0);蛋白酶、淀粉酶及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峰值出现在3月(165.9、674、107.61 U)和10月(132、636、98 U),其谷值出现在12月(75、457、50 U)和5、6月(68.96、397.44、53.16 U);肠道内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峰值均出现在3月(177.35、624.27 U)和10月(168.37、666.04 U),而其谷值则出现在1月(115.67、493.04 U)和7、8月...  相似文献   
186.
正近年来刺参养殖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渔业产业之一,2018年全国海水养殖面积为2043070公顷,其中刺参养殖面积达238183公顷,占海水养殖总面积的11.66%,全国刺参总产量为174340吨,其中辽宁省产量为47096吨,达总产量的27%。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近海内湾海域已经处于高度饱和状态,水质的好坏已成为限制仿刺参池塘高产、优质和稳定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187.
周玮 《水产科学》1989,8(2):27-29
目前关于罗非鱼的生物学及养殖方面研究与报道较多。在罗非鱼的残食方面,左振生在《罗非鱼养殖技术》中指出:由于罗非鱼贪食,常发生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尤其亲鱼在孵化期间,由于缺乏饵料或极度饥饿,亲鱼吞食幼鱼的情况更为严重。台湾学者袁柏伟等研究  相似文献   
188.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中龄林马尾松细根生长动态的影响,结合根系与固土作用的关系,阐述施肥对细根固土作用的调控。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细根生物量及形态指标均表现为夏季(8、9月份)最高,冬季(11、12月份)最低,施P肥或者NPK肥合理混施可促进细根生物量及根长等的生长状况,并延长细根生长时间,且在夏季显著高于对照。因此在马尾松中龄林下,通过施用P肥及NPK肥合理混施调控细根的生长,增强其固土效应。  相似文献   
189.
【目的】分析构树不同种源叶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规律,为构树遗传多样性研究和优良种源的筛选等提供参考。【方法】以30个构树种源的叶为材料,通过测量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等8个叶的表型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构树不同种源间8个叶表型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性状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叶周长、叶柄长和绒毛密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2)不同叶片性状间变异系数幅度为12.72%~64.50%,该结果初步表明不同种源间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幅度较大,叶面积、叶长、叶宽和叶周长的种源重复力均在55%以上,表明构树的叶性状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3)对不同种源建立叶面积拟合方程,除四川大邑外,其他种源的叶面积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说明这些模拟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后续试验可通过叶长与叶宽预测叶面积,简化试验。4)对构树叶各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和绒毛密度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种源间构树叶的地理变异是以纬度变异为主。5)根据叶片的8个性状可将30个构树种源聚为3类。【结论】构树不同种源间叶表型性状差异显著,可为构树遗传多样性研究和优良种源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0.
为了研究投喂蛋氨酸硒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成参(40.00 g±5.62 g)的富硒效果,用添加蛋氨酸硒为0(对照)、0.2、0.4、0.6、0.8、1.0 mg/kg(饲料)的富硒饲料分别投喂刺参,试验共进行60 d,试验结束时测定成参个体的生长情况和富硒效果。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饲料中蛋氨酸硒添加浓度的增加,刺参的特定生长率、出皮率和体壁硒含量均呈现升高的趋势;试验结束时,刺参的体长特定生长率从试验开始时的0.11%/d提高到0.34%/d,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从试验开始时的0.18%/d提高到0.46%/d;加工个体的出皮率从50.38%提高到61.14%,煮后出皮率从19.40%提高到24.69%;干品率从25.95%提高到30.88%;体壁硒含量从1.65 mg/kg提高到2.56 mg/kg。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蛋氨酸硒能够明显提高仿刺参的生长率、出皮率和体壁硒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