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27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饲料香味剂中桉油精、肉桂醛、百里香酚及香芹酚的方法,试样经无水乙醇提取后,用GC测定桉油精、肉桂醛、百里香酚及香芹酚。桉油精、肉桂醛、百里香酚及香芹酚在浓度为20~200g/kg添加水平时,平均回收率分别在97.6%~98.3%、97.8%~98.7%、97.4%~98.8%和97.4%~98.8%,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在0.5%~0.7%、0.4%~1.0%、0.4%~0.6%和0.5%~0.8%。方法定量限为100mg/kg。本方法对饲料香味剂中桉油精、肉桂醛、百里香酚及香芹酚的检测分析准确性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2.
畜禽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对畜产品质量安全有很大的风险,亟待建立更多高灵敏度、高通量的检测技术。文章分析了畜产品、兽药和饲料中抗病毒药物的检测情况及发展趋势,为畜禽抗病毒药物监管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概述了风险评估基础理论,从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风险描述四个阶段介绍了畜禽产品中化学药物残留风险评估流程,分析了畜禽产品中化学药物残留风险评估在风险评估实施方案的制订、风险评估实施初期、风险评估的调研与取样、风险评估报告的起草等四个方面的特殊性,以期为进一步开展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肉牛血清和尿液两种易获表征样本中氯丙那林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选取4只雌性健康育肥期肉牛(500±25)kg,其中1只作为对照,3只作为试验组,每日将氯丙那林按1 mg/kg·bw经基础日粮拌饲试验组肉牛一次,连续饲喂30 d后停止给药,继续饲喂基础日粮45 d。牛血清样品中于首饲后第2小时,即出现100 ng/m L左右氯丙那林,随后血药浓度逐步上升,并于持续给药20 d达到峰值。在停止给药后第3天,牛血清样品中氯丙那林残留量已低于方法检测限。牛尿样本中于首饲当天,即检出358~1456 ng/m L氯丙那林,连续给药期牛尿中氯丙那林残留量个体差异较大,在停止给药后21 d时,牛尿中仍有低浓度氯丙那林检出,在休药后45 d,牛尿中未检出氯丙那林。血清及尿液样本可较为准确地反映养殖过程氯丙那林非法使用情况,尿液样本的监测对活体肉牛无害化处理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氮吸收特征与农田归还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目标的高氮吸收小麦品种的选择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植株氮素吸收量及其在各部位的分布与归还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植株氮吸收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32个小麦品种中7个品种属于高氮积累类型,平均氮吸收量为228.4kg·hm-2;小麦籽粒产量与植株氮吸收量呈显著正相关;小麦穗部氮吸收量最适于植株总吸氮量的估测,其估算方程为y=0.865x-1.843。秸秆不还田条件下,高吸氮量类型小麦品种收获后植株残体返回到农田的氮量为19.3kg·hm-2,占植株氮吸收量的9.4%;而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高吸氮量类型小麦品种植株残体返回到农田的氮量为46.1kkg·hm-2,占植株氮吸收量的20.9%。试验说明,高氮吸收小麦可以同时兼顾高产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确定下茬作物的农田施氮量,除了考虑土壤地力和下茬作物养分需求因素外,还应该考虑还田作物含氮量。  相似文献   
106.
徐稻3号超高产群体特征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稻3号是徐州市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中熟中粳新品种,在2001-2002江苏省水稻中粳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表现优质、高产、抗病、熟期适中、稳产性好等特点,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7.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稻麦农田猪粪替代化肥后耕层土壤重金属Cu的变化特征,并基于耕层土壤Cu年累积速率探讨了猪粪安全施用量。结果表明,水稻收获期,耕层土壤总Cu和有效态Cu含量,以及总Cu和有效态Cu的累积速率,均随着猪粪施用比例的提高呈现线性增加趋势。由耕层0~10 cm土壤总Cu年累积速率可知,稻麦农田猪粪可安全施用年限,随着猪粪施用比例的提高呈现乘幂方程的降低趋势。在农业安全生产二级标准内,20年和50年尺度上猪粪氮替代化学氮肥比例分别为50.3%~62.7%和19.1%~26.1%。据此,基于该定位试验的耕层土壤Cu累积效应,建议20年尺度上猪粪氮替代率不超过50%,50年尺度上猪粪氮替代率不超过20%。  相似文献   
108.
施氮量对南粳44氮素吸收运转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条件下,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44氮素吸收、运转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南粳44氮素吸收运转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抽穗前和成熟期的氮素累积量及结实期植株的氮素运转量,但明显降低了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的表现趋势基本相同;相同施氮量条件下人工插秧较机械插秧更有利于提高抽穗后氮素累积量和累积比例、结实期氮素运转量和运转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生理利用率及氮肥偏生产力,而抽穗前和成熟期氮素累积量、氮素运转贡献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低于机械插秧。  相似文献   
109.
通过设计超高产、高产、常规产量3种栽培模式,分析了徐稻3号不同产量指标体系的群体特征,结果表明:淮北稻区徐稻3号要实现高产和超高产,主要靠提高水稻成穗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来实现,栽培措施中采用基蘖肥∶穗肥为5.5∶4.5或6∶4的比例施用氮肥,可增加穗粒数和粒重。  相似文献   
11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剂量重组猪表皮生长因子(pEGF)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细胞学试验利用MTT比色法对重组pEGF生物活性进行检测验证;动物试验中选取180头体重接近、健康状况良好的(24±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