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6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5篇
  30篇
综合类   143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针对海水鱼类半滑舌鳎养殖池排出水中大量絮状悬浮物难以用常规机械过滤法去除的问题,选择适应能力强的滤食性双壳贝类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通过现场实验测定了它们对鱼类养殖排出水中悬浮物的生物滤除能力。结果表明,在海水流速为100L·h-1条件下,牡蛎[壳高(9.80±0.45)cm,湿重(117.0±10.0)g]和贻贝[壳高(6.54±0.26)cm,湿重(29.7±2.4)g]对养殖排出水悬浮物的生物沉积速率分别为40.28~45.30mg·ind-1·d-1[平均(43.40±2.16)mg·ind-1·d-1]和6.96~8.87mg·ind-·1d-1[平均(7.66±0.99)mg·ind-·1d-1];在实验海水流速为150L·h-1条件下,牡蛎[壳高(9.33±0.99)cm,湿重(95.8±31.4)g]和贻贝[壳高(6.39±0.91)cm,湿重(28.0±15.4)g]对悬浮物的生物沉积速率分别为13.68~22.50mg·ind-1·d-1[平均(17.35±4.59)mg·ind-1·d-1]和5.37~...  相似文献   
62.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基于产学研平台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主要包括:教学内容重组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革新。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3.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双酶法(α-淀粉酶和糖化酶按3:1的比例混合)制备微孔淀粉,通过L16(45)正交试验设计,以水解率、吸油率增量和比表面积增量为指标,研究淀粉乳浓度、复合酶用量及反应温度、时间、pH值对微孔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乳浓度30%,酶用量1.0 mL,反应温度45℃,时间20 h,pH5条件下所获微孔淀粉的吸油率和比表面积增加值分别为52.56%和109.84 m2/g  相似文献   
64.
基于UTM公里网格方法划分的66个网格,分析了长潭自然保护区次生针阔混交群落优势种群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6600 m^2的次生针阔混交群落共计6 081株活立木,隶属于135种乔木树种,其中以杉木、马尾松、木荷、千年桐、山乌桕、毛竹、黄樟、藜蒴、青皮竹、枫香、罗浮柿、石栎等12种为优势树种。(2)12种优势树种的径级结构呈3种类型。木荷、枫香、千年桐、黄樟、藜蒴、罗浮柿和石栎等径级分布呈"L"增长型种群;杉木和马尾松因受人为种植和采伐影响,Ⅰ、Ⅱ、Ⅲ级数量丰富,Ⅳ级数量迅速减少;而毛竹和青皮竹则受人为挖取竹笋的影响,Ⅰ级数量较少。(3)除山乌桕Ⅳ级为随机分布外,其他11种优势种均为群集分布,群集程度随径级增加,变化趋势不明显,反映了人为干扰成为影响长潭自然保护区次生针阔混交群落优势种群结构特征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5.
介绍了输油管道集肤效应电伴热(SECT)系统的基本构成,即电源、电热装置、电气控制装置、绝缘装置及保温装置.为提高SECT法的伴热性能,搭建了长20 m的SECT输油管道试验台架,对SECT法的集肤效应性能、发热性能、漏电压进行系统测量,开展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输油管道应用集肤效应电伴热技术,集肤效应明显,可极大地提高伴热效率;SECT加热管宜选用管径为1.91 cm的圆形SECT加热管,此时阻抗值较大且安装穿线方便;SCET加热管的漏电压极小,操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6.
为了去除工厂化海水养殖新源水中含有的大量悬浮颗粒物,针对蓄水池中悬浮物重力沉降速率较慢,利用一般的机械过滤或泡沫分离又消耗大量能源的缺点,该试验选择适应能力强的滤食性双壳贝类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在不同时期进行现场试验,测定其对蓄水池新源水中悬浮物的生物沉积速率并评估通过一定规模放养贝类对整个蓄水池中悬浮物的沉积效果。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17~25℃),太平洋牡蛎对蓄水池水中悬浮物生物沉积速率为1.08~1.32 g/(ind·d),紫贻贝为0.65~0.85 g/(ind·d)。通过在蓄水池中大量吊笼养贝类,蓄水池中贝类养殖区的悬浮物沉降速率明显高于非养殖区。表明滤食性双壳贝类可以用于工厂化养殖新源水中悬浮物的去除,不仅能够实现污染物的资源化去除,还降低了新源水的后续处理负荷。  相似文献   
67.
铅是对人体有蓄积性危害作用的有害元素。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的铅在不断增多,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铅不是作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土壤中的铅超过一定水平,会对作物产生明显的危害,多数作物从土壤中吸收铅的能力较弱。为了探讨土壤中铅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吸收积  相似文献   
68.
通过网室小区试验,观测得到单施尿素处理的甲烷排放通量为0.64mg/m ̄2·h;农家肥+尿素处理、农家肥+硝铵处理、农家肥+硫铵处理的甲烷排放通量分别为57.1,42.1,30.71mg/m ̄2·h;农家肥+硫铵+间歇灌溉处理和农家肥十尿素+间歇灌溉处理的甲烷排放通量分别为22.0和14,7mg/m ̄2·h。结果表明,以农家肥为基肥的5个处理的甲烷排放通量大大高于单施尿素处理的甲烷排放通量,表明高量有机肥是影响甲烷排放通量的首要因素。对于甲烷排放通量,追施硫铵、硝铵处理比追施尿素处理分别减少46.2%和26.3%;间歇灌溉处理比淹灌处理减少28.3-74.3%。表明追施硫铵、硝铵,间歇灌溉可明显降低甲烷排放通量。  相似文献   
69.
不同铵硝比对菠菜有机酸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铵硝比的氮素营养对于菠菜有机酸和淀粉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栽培菠菜的方法,营养液中的氮素形态设置硝态氮和铵态氮以一定比例(100﹕0、75﹕25、50﹕50、25﹕75 和 0﹕100)配合。【结果】随着铵硝比的下降,(1)菠菜茎叶丙酮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酸、延胡索酸和苹果酸等6种有机酸含量以及淀粉含量都呈上升趋势;同时,有机酸含量与营养液中初始硝态氮浓度之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2)菠菜根系丙酮酸、柠檬酸、琥珀酸和苹果酸含量以及淀粉含量也呈上升趋势,但延胡索酸含量的变化不明显;(3)除了柠檬酸外,菠菜根系其它5种有机酸含量与其茎叶中相应有机酸含量的比值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在全硝营养条件下,根系中只有琥珀酸和延胡索酸的含量低于其在茎叶中的含量;而在全铵营养时,菠菜根系中上述5种有机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茎叶中的相应有机酸的含量。因此,与根系相比,菠菜茎叶中5种有机酸含量随营养液中硝态氮比例增加而增加的幅度更明显。而随着营养液中硝态氮比例的增加,菠菜根系柠檬酸含量与其茎叶柠檬酸含量的比值逐渐升高,则说明根系柠檬酸含量增加的幅度要大于茎叶柠檬酸含量;(4)菠菜的茎叶和根系中的淀粉含量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且与营养液中硝态氮浓度之间均呈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随着营养液中硝态氮比例的增加,菠菜茎叶和根系有机酸代谢均表现为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70.
洞庭湖杨树林及原生湿地生态环境中鸟类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路线调查法对栽培速生杨的沅江江渚头垸和保持原始湿地环境的汉寿青山垸进行了鸟类资源调查.调查发现栽培杨树林后鸟类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湿地鸟类物种数量减少,森林鸟类比例增加(达62%).鸟类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杨树林中鸟类群落结构单调,其中森林类型鸟类仅占洞庭湖区森林类型鸟类的2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