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2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桉树枝瘿姬小蜂国外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 La Salle是近年来新发现的1种有害生物,在多种桉树的叶脉、叶柄及新生枝上形成典型的瘤状虫瘿。该蜂已在世界很多桉树种植区出现并造成危害。文章综述了桉树枝瘿姬小蜂在国外的研究现状,以便更清楚的了解该蜂,为国内的研究提供参考,期望找到合适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2.
在吉林省东部山区(桦甸)和中部地区(公主岭)进行吉单47玉米新品种在高产条件下的产量构成指标及高产群体结构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吉单47具备高产潜力,在最佳肥水供给条件下,最适密度范围为5.0~6.0万株/hm2,群体叶面积指数高达6.1~6.5,最高产量为13 987.3 kg/hm2。  相似文献   
23.
0引言奇台打瓜以生产规模大、品质优而闻名全国。2006年从甘肃引进“黑丰1号”新品种试种成功,其特性为:成熟早、产量高、品质优。通过两年的生产实践、田间观察,总结出了“黑丰1号”在奇台水土、气候条件下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4.
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发生及病害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长喙霉 ( Ophiostoma minus Hedgc.)于 190 6年作为新种定名为 Ceratostomella minorHedgc,1981年更名为 Ophiostoma minus Hedgc.,此后一直沿用至今 [1]。小长喙霉以小蠹虫( Tomicus spp.)为媒介 ,通过小蠹虫对树木的蛀害 ,被携带进入到寄主植物组织内 ,进行自身生命过程并危害寄主植物[2 ] ,故也被称为小蠹虫伴生真菌 [3,4] 。该菌的寄主植物主要是松树( Pinus spp.) [4] ,它在协助小蠹虫蛀害松树树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4]。80年代以来 ,纵坑切梢小蠹 ( Tomicus piniperda Linnaeus)在云南 8个地州大面积暴发成灾 ,10余万 hm2 …  相似文献   
25.
早播可延长生育期,减轻玉米小斑、花叶等病害,还可以减轻或避免不良天气的危害,达到玉米增产目的。为此,笔者探讨了夏玉米早播方法及早播增产的原因,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将腹腔镜从山羊胸骨柄后缘的腹中线插入腹腔,观察山羊在仰卧状态下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以及它们与肝脏、膈肌、腹壁和肠管的位置关系,并获得清晰的图片,为诊断和治疗反刍动物胃部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克拉玛依地区人工林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4年,首次对克拉玛依市所属的克拉玛依区、白碱滩区、乌尔禾区、独山子区、小拐乡、乌尔禾乡的人工林常见病虫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经鉴定病虫害共153种,其中害虫123种,病害30种。  相似文献   
28.
桉树人工林“滞长症”植原体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以来,在广东、广西地区出现了大面积桉树商品人工林无性系生长停滞的现象,为了确定该病症是否由植原体侵染引起,用直接PCR和巢式PCR扩增植原体16SrDNA的方法对具有典型症状的样品进行了植原体检测,结果并没有检测到植原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29.
烤烟长期连作与过度施肥导致土壤障碍问题频发,病虫害增加,严重影响烟叶质量。通过对以烤烟为中心的不同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障碍因子识别与评价,探究烤烟轮作体系下土壤酶活性的响应规律,并建立障碍模型,对保障植烟土壤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经营具有重要意义。采集分析了丽江金沙江流域5县(区)植烟区大麦-烤烟(Ⅰ)、大蒜-烤烟(Ⅱ)、油菜-烤烟(Ⅲ)和蚕豆-烤烟(Ⅳ)主要轮作模式土壤典型样品111个,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聚类分析法分析了19个土壤养分指标,从中挖掘主要障碍因子,并探究土壤酶活性的响应机制,同时引入障碍度模型对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因子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主要障碍因子存在差异。大麦-烤烟(Ⅰ)模式中土壤障碍因子有4个,pH、全氮和水解性氮均属土壤重度障碍因子,有机质属轻度障碍,障碍度为8.29%。大蒜-烤烟(Ⅱ)模式中,有效磷和有效锌障碍度分别为5.67%和9.98%,均属于轻度障碍;水解性氮、交换性镁和有效铁障碍度分别为42.34%、28.41%和19.28%,属于重度障碍。油菜-烤烟(Ⅲ)模式中,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和交换性镁等土壤障碍因子均属重度障碍,障碍度...  相似文献   
30.
微量元素对桉树苗木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水平微量元素营养液对3种桉树无性系苗木的死亡情况、苗高、地径、单株叶片数和分枝数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种/无性系苗木在所有的测试性状中差异表现出极显著水平的影响。6个测试的微量元素因子中,Fe(B)和B(C)极显著地影响苗木的苗木死亡率,Fe(B)、Mo(F)和B(G)均显著地影响苗高、地径的生长,但Fe(B)和Mo(F)对苗木地径的作用只表现出在0.05水平上显著差异。在单株叶片数(级别)上,仅有微量元素Mo(F)因子效应不明显,在7个主效因子中对苗木叶片生长发育影响由强至弱的程度顺序为:无性系(A)〉Fe(B)〉Cu(E)〉Mn(D)〉Zn(C)〉B(G)〉Mo(F)。在苗木分枝数性状上,除桉树无性系外,B(G)也显著地影响苗木分枝分化。除此外在不同性状中各参试因子之间均存在着交互作用,特别是单株叶片数中,除因子BD外,建模中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很强,达到0.05以上的显著水平。不同营养液相应的对照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苗木之间品种效应和不同微量元素营养液差异极显著,无性系与营养液两者之间同样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表明在营养液中适宜的微量含量有利于苗木的苗木生长发育,即微量元素的丰亏会对桉树的生长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桉树林分质量。根据苗木各性状有效的回归统计模型和苗木质量要求,选择苗木成活率、苗木苗高、地径均大而苗木叶片数分级、分枝数比较小的最优微量元素营养液组合为DH32-29 Fe(100)Zn(0)Mn(0)Cu(100)Mo(O)B(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