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53篇
园艺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国免耕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免耕的概念、发展概况,分析了推广免耕技术的意义及其技术原理,介绍了免耕技术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可为免耕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油菜育秧盘毯状苗移栽,大田不同氮肥和密度耦合对油菜碳氮积累、运转和利用效率的影响,探讨植株碳氮代谢与油菜产量形成的关系。【方法】以宁杂1818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毯状苗的培育和移栽试验,比较不同年份、氮肥以及密度条件下碳氮积累、运转以及利用效率差异。【结果】油菜毯状苗适宜条件下移栽也可以获得3 750 kg·hm~(-2)高产。不施氮肥以及225 kg·hm~(-2)氮肥处理条件下随着密度增加产量显著增加,在300 kg·hm~(-2)氮肥处理和125 000穴/hm~2移栽密度条件下1穴1株、1穴2株和1穴3株间产量无显著差异。油菜植株中碳素积累能力显著高于氮素积累能力,初花期前植株C/N比较低,为16.30,初花期后C/N比较高,为114.37。碳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随施氮量增加下降幅度更大。初花期至成熟期叶片氮素运转率最高,不同处理变化范围为73.90%—78.56%,其次是茎枝氮素运转率,变化范围为38.96%—67.08%,根中氮素运转率最低,变化范围为24.45%—37.06%。不同处理叶片中氮素运转率差异较小,茎枝和根中氮素运转率随着氮肥用量增加逐渐降低。初花期至成熟期叶片碳素运转率为正值,不同处理变幅为23.16%—29.08%,随着密度增加叶片碳素运转率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不同氮肥处理间差异相对较小。初花期至成熟期根和茎枝仍然以积累碳素为主,两者碳素运转率表现为负值。【结论】油菜毯状苗机械移栽,可有效提高茬口较迟地区的油菜生产能力。油菜在初花期之前氮代谢能力强,初花期以后碳代谢能力强,前期氮素供应有利于植株营养体的建成,从而使得后期积累更多的碳素,促进后期的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43.
采用鸡胚培养法和红血球凝集(HA)试验,测定中药蓝靛注射液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药蓝靛注射液对鸡胚无毒性作用;蓝靛注射液与病毒同时接种鸡胚,能完全抑制鸡新城病毒在鸡胚中增殖。  相似文献   
44.
小麦孕穗期湿害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2个小麦品种(系)孕穗期遭受湿害后的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孕穗期湿害使小麦穗粒数与穗粒重发生变化,有的品种如华麦8号穗粒数及穗粒重均下降很小,有的如9214粒重下降很大但粒数下降较小,且不同小麦品种(系)对湿害的防御机制不尽相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湿害对主与分蘖穗的伤害机理并不相同,对主穗而言,湿害主要影响主穗粒重,对分蘖穗则是影响分蘖穗穗粒数,由于各产量性状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45.
为了研究中药益真灵制剂对母猪子宫内膜炎治疗效果,将泗阳某猪场发生子宫内膜炎的16头母猪的采样病料经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确定病原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3种细菌混合感染,然后对3种病菌分别进行药敏试验.最后动物试验,将病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8头,第1组采用青霉素G、链霉素、鱼腥草混合制剂对病猪肌肉注射治...  相似文献   
46.
饲养无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雏鸭,于7日龄接种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制作DVH模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于7日龄、10日龄开始口服中药口服液,连用5 d.结果发现,与开始治疗时间相对应,口服中药复方1号组存活率达92.3%、84.6%;口服中药复方2号组存活率达88.5%、76.9%.  相似文献   
47.
免耕及直播密度对油菜生长、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研究免耕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并初步了解导致免耕油菜产量降低的障碍因素,同时探讨晚播条件下免耕直播油菜的适宜直播密度.[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比较免耕和翻耕条件下土壤紧实状况及杂草发生情况的差异,以及耕作方式对油菜生长,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同时探讨免耕油菜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生长特点及其养分利用状况.[结果]免耕条件下土壤容重明显高于翻耕,整个生育期二者平均相差0.11 g·cm-3.与翻耕相比,免耕油菜田杂草生长量大,导致养分竞争加剧,杂草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为翻耕处理的1.9、2.4和2.5倍.免耕条件下整个生育期油菜的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比翻耕处理降低了18.2%、17.1%、16.4%和20.2%.在种植密度为30万株/hm2时,与翻耕相比,免耕处理油菜籽减产10.7%.密度试验的结果表明,与低密度处理(30万株/hm2)相比,高密度处理(60万株/hm2)的杂草数量及干物质积累量分别降低了40.5%和56.4%,而整个生育期油菜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磷、钾的养分吸收量则分别平均增加了55.3%、46.7%、53.6%和50.2%,油菜籽产量也提高了43.1%.[结论]油菜在免耕条件下会出现土壤紧实度大、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受抑以及杂草过多竞争养分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产量降低.而在晚播条件下增加直播油菜的种植密度是提高油菜籽产量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中适宜的直播密度为60万株/hm2.  相似文献   
48.
湖北双季稻区免耕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形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因茬口紧、土壤黏重,晚稻收获后大都未种植下茬作物而形成冬闲田。本研究以华双5号油菜品种为材料,在湖北双季稻区三试验点进行裂区试验,测定油菜各生育期在不同氮素及密度水平下的个体及群体指标,成熟期考察经济性状及产量构成,为双季稻区免耕直播油菜示范及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双季稻区免耕直播油菜全生育期尤其是苗期显著缩短,苗期生长量严重不足,蕾薹期至开花期油菜生长快,春发特性明显;(2)氮肥及种植密度水平对双季稻区免耕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有着显著影响,增施氮肥可改善个体素质、增加产量,提高密度可提高群体素质、增加产量;(3)湖北各试点每公顷纯氮用量270 kg、种植密度为45万株及60万株处理的产量均接近或达到2 250 kg hm–2,超湖北平均单产,说明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模式可在湖北双季稻区试验示范;(4)生产实践中,应重视氮肥与密度的双重调节,以肥促长、以密补迟,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49.
为了评价由小鱼眼草、凉粉草、圆穗蓼、梁王茶4味中药组成的方剂抗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效果,首先对病料进行分离鉴定,然后采用药敏试验测定药物抑菌圈直径,通过小鼠测定中药安全性,最后人工诱发大肠杆菌病模型治疗试验,并应用中药分别以高、中、低3个剂量(1、0.5和0.25 g/mL)对试验鸡进行灌服治疗。结果显示,麦康凯培养基上呈现红色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见红色短小杆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甘露醇、吲哚和MR显阳性,三糖铁产酸产气,枸橼酸盐、VP和硫化氢显阴性。对分离细菌进行PCR检测,检测基因与对照基因均得到大小为1 466 bp的特异性条带。中药、西药环丙沙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2和18.3 mm。小鼠灌服中药后全部存活,各试验组小鼠平均增重和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未见不良反应。中药高、中、低3个剂量组、环丙沙星组、感染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的存活率分别为96.7%、93.3%、63.3%、93.3%、50.0%和100%,中药高、中、低3个剂量组和环丙沙星组治愈率分别为96.7%、93.3%、63.3%和93.3%。中药高、中剂量组平均增重及胸腺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中药低剂量组(P<0.05);中药高、中剂量组和环丙沙星组脾脏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中药低剂量组和感染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1和0.5 g/mL中药口服液抗菌效果明显,与环丙沙星效果相似,中药低剂量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0.
<正> 目前,治疗仔猪白痢病的药物很多;如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黄胺米、呋喃唑酮、黄连素等等。上述药物对仔猪白痢病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有些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同时药费也较高,如果经常使用还会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