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36篇
畜牧兽医   5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55只饲养管理条件和超排处理方法相同的成年布尔山羊随机分成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各组供、受体羊的比例为1∶13.试验Ⅰ、Ⅱ组分别经3小时和6小时,在采卵前2~4小时运抵采胚、移植地点,对照组在原饲养地采胚/移植.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供体羊平均每只采集有效胚12.91枚和13.38枚,对照组为15.30枚,但差异不显著.而膘情较好的试验Ⅰ组受胎率最高(71.29%),流产率最低(2.69%).膘情较差的试验Ⅱ组受胎率最低(51.68%),流产率最高(9.09%);膘情居中的对照组受胎率(65.66%)和流产率(3.08%)介于前二者之中.  相似文献   
92.
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262头周岁陕北白绒山羊H-FABP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座位存在1个突变位点(G→C),且该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H-FABP基因的AB与AA和BB基因型个体背膘厚差异显著,AA和BB型个体间的差异极显著;AB和BB型个体的胸围和管围差异显著(P<0.05),AA和BB型个体的眼肌面积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均无显著差异;此外,在初生重、眼肌面积、背膘厚等6项指标上,均表现为AA>AB>BB,而在体高、胸围、管围3项指标上,均表现为AB>AA>BB.可以推断H-FABP基因可作为陕北白绒山羊生长及胴体性状的候选基因和绒山羊肉用性能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3.
为了研究不同胎产羔数湖羊的泌乳量和羔羊的生长速度,以便进行科学饲养管理,该研究随机选择同期产双羔、三羔、四羔母羊各3只,对其产奶量、羔羊初生重及4月龄前日增重进行了测定,分析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羔羊初生重最大,平均为3.82 kg,显著高于三羔羊的3.21 kg和四羔羊的2.80 kg(P0.05);所有羔羊在2月龄前生长速度最快,双羔、三羔和四羔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79.80 g、223.40 g和200.20 g,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虽然断奶应激对羔羊的生长速度有一定影响,但双羔羊2~4月龄日增重仍然最高,为228.50 g,显著高于四羔组(P0.05);另外,双羔羊的总吮乳量和日吮乳量为52.30 kg和0.88 kg,显著高于三羔组和四羔组(P0.05)。因此,湖羊同胞产羔数越多羔羊初生重越小,羔羊吮乳量越少,早期生长速度较慢。但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羔羊断奶后的代偿性生长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初生重小所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不同胎产羔数湖羊及其羔羊的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即多胎湖羊应分群饲养管理,羔羊早期锻炼采食。  相似文献   
94.
为寻找与山羊(Capra hircus)产羔数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加快山羊育种进程,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TGF-β1)遗传多态性与山羊产羔数的相关性,根据牛的TGF-β1基因序列设计3对引物,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山羊TGF-β1基因外显子2和内含子3的多态性,同时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了其多态性与产羔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波尔山羊和陕南白山羊中,仅第二外显子148bp位点碱基发生A→G的突变,导致苏氨酸(Thr)变为丙氨酸(Ala);多态位点均以A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530和0.648。在波尔山羊的1~3胎产羔数中,AB型个体的产羔数显著高于BB和AA型个体(P<0.05);在第四胎产羔数和平均产羔数中,AB型个体的产羔数显著高于AA(P<0.05),显著高于BB(P<0.05);BB型个体的平均产羔数显著高于AA型(P<0.05)。在陕南白山羊中,AB型个体的2~4胎产羔数和平均产羔数显著高于AA和BB型个体(P<0.05);在第一胎中,AB型个体显著高于AA型个体(P<0.05)。研究结果表明TGF-β1基因多态位点与产羔数显著相关,可以用于山羊分子遗传育种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5.
3种动物性食品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动物源性食品材质的鉴定方法。【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猪、羊、牛动物组织mtDNA的COⅠ基因,对PCR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并构建系统发生树;以HinfⅠ酶为内切酶,对3种样品的COⅠ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结果】对测序结果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发现,猪、羊、牛COⅠ基因的碱基差异为19.0%~25.9%,物种内的碱基差异仅为0.1%~1.6%。猪、羊、牛COⅠ基因PCR扩增片段经HinfⅠ酶切后的长度依次为40,411,449 bp;144,376,381 bp和46,377,479 bp,限制性片段长度具有物种特异性。【结论】COⅠ基因的序列及PCR-RFLP分析,可用于猪、牛、羊动物源性食品的材质鉴定。  相似文献   
96.
反复试验证明,维生素B12注射液是理想的布尔山羊鲜精室温保存稀释液和冷冻精液解冻液;A液和脱脂羊奶可用于4~5℃低温条件下精液保存,G液和I液是较好的冻精稀释液。但各种条件下的布尔山羊精液保存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97.
为了研究陕西省紫阳县(富硒地区)山羊各组织中Fas和Bcl-2基因表达的情况,探讨微量元素硒对Fas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将年龄相仿、体质量相近,分别来自紫阳县双安镇(高硒区,n=7)和高滩镇(低硒区,n=7)的山羊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肾周脂肪、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淋巴组织中Fas和Bcl-2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双安镇山羊各组织Fas基因mRNA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脏心脏肺脏肾脏肾周脂肪脾脏股二头肌淋巴背最长肌;高滩镇心脏和肝脏中mRNA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肾周脂肪、肾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肺脏、淋巴、脾脏(P0.05),肝脏、肺脏(P0.01)和肾脏(P0.05)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双安镇。双安镇山羊肺脏中Bcl-2基因mRNA表达量最高,与脾脏和肾周脂肪组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而高滩镇山羊Bcl-2基因mRNA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肾周脂肪肺脏心脏脾脏肾脏淋巴股二头肌肝脏背最长肌,且心脏、脾脏、肾周脂肪(P0.01)和肺脏(P0.05)均高于双安镇山羊。由此可见,Fas和Bcl-2基因mRNA在紫阳县山羊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且微量元素硒上调了山羊组织中Fas基因的表达,抑制Bcl-2基因,但是硒对Fas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存在组织差异性。  相似文献   
98.
对布尔山羊生理常值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布尔山羊除羊淋巴细胞显著高于成年羊外,其余各项指标在年龄间、性别间均无显著差异。该品种这睦生理生化指标与其它山羊的基本接近或在正常变化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