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8篇
  12篇
综合类   13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 观察无痛苦胃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APC)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无痛苦胃镜下APC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0% vs85.3%,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vs 5.3%,P>0.0s).结论 采用无痛苦胃镜下APC联合奥美拉唑来治疗疣状胃炎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2.
波罗蜜叶片突变体叶绿素含量测定和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罗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是一种热带果树,至今对其突变体的研究少有报道。本研究以波罗蜜叶片为试验材料,探究其叶片出现白化和返绿现象的可能原因。(1)用分光光度计法、比色法测定波罗蜜叶片突变体和正常绿叶的叶绿素及叶绿素前体物质含量;(2)用叶绿素酶Elisa试剂盒测定叶绿素酶活性;(3)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叶绿体的超微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叶色所产生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2)波罗蜜叶片突变体和正常绿叶的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之间并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3)对波罗蜜叶片的叶绿素酶活性进行测定时,发现其活性出现显著差异,但对其叶绿素含量的差异性并没有产生较大影响;(4)观察波罗蜜叶片内叶绿体超微形态结构时,发现正常绿叶的叶绿体形态完好且数量较多,白化叶和返绿叶的叶绿体内部结构存在缺陷,其原因是叶绿体基粒构建阶段受阻;基于测定波罗蜜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绿素前体物质含量和叶绿素酶活性,并观察波罗蜜叶片内叶绿体的超微形态结构,对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推测是在叶绿素合成阶段,原脱植基叶绿素合成叶绿素时受阻及叶绿体发不良导致波罗蜜出现白化和返绿现象,为今后进一步综合研究波罗蜜突变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在贵州省黔西南州的发生和越冬情况,以及越冬幼虫对不同温度环境的适应性,为贵州省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贵州省黔西南州年均温较高的望谟县、兴仁市、兴义市、安龙县、册亨县和贞丰县为目标调查点,采用灯诱、性诱、田间调查等方法于2019年冬季和2020年春季调查草地贪夜蛾的越冬寄主及越冬虫态,统计虫源数量和百株虫量。将冬季采自望谟县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以玉米叶分别饲养于室内、室外和人工气候箱,观察草地贪夜蛾冬季幼虫在3种环境条件下的存活率和化蛹率。【结果】性诱捕器和高空测报灯分别于2020年1月13日和2020年3月18日首次在望谟县诱集到成虫,之后在兴义市、兴仁市和安龙县也有发现,虫情测报灯未诱集到草地贪夜蛾。田间调查2019年冬季仅在望谟县桑郎镇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虫龄以3~6龄为主,寄主为散落的再生玉米苗,首次调查百株虫量为34.67头,未发现成虫和卵;2020年春季最早仍在望谟县桑郎镇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虫龄以1~3龄为主,寄主为栽种玉米苗,百株虫量最高为28.00头,且在该地土壤中发现草地贪夜蛾蛹1头,2020年晚春在兴仁市马马崖镇九盘村亦发现1龄幼虫,百株虫量最高达30.00头。草地贪夜蛾越冬幼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饲养第1~2周后的存活率均表现为室内 > 室外 > 气候箱,第3周后的化蛹率则是室内饲养的最高,室外最低。【结论】草地贪夜蛾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能终年繁殖,但冬季虫源基数较少,不足以成为本地春季草地贪夜蛾暴发的主要虫源。草地贪夜蛾越冬幼虫更适应偏冷的环境,对突变的温暖环境和较低温度环境均不适应。  相似文献   
134.
转基因动物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30多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并且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这项技术是继连锁分析、体细胞遗传和基因克隆之后的第四项技术。转基因动物是通过向受精卵或早期胚胎中导入外源基因,有目的地对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进行修饰、改造、培育新的品系。若外源基因与动物本身的基因(染色体)整合在一起,外源基因就能随生物的分裂而增殖,在体内得到表达,并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目前,已经有转基因小鼠、兔、绵羊、山羊、猪、牛、鸡和鱼等多种转基因动物问世。  相似文献   
135.
均匀设计法优化桦木醇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95%(体积分数,下同)的乙醇为溶剂,利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白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工艺,考察了各因素对桦木醇提取率的影响,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萃取物中桦木醇的含量。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400 W、提取时间70 min、提取温度70℃、液固比40∶1(mL∶g)的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桦木醇提取率可达到83.43%±1.89%,纯度71.20%±0.74%。与传统回流提取法相比,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用5%的碳酸钠水溶液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可减少酸性杂质对桦木醇提取的干扰。  相似文献   
136.
周丹  胡晓黎  程晓丹  张鸿雁  刘娜  郑光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459-6460,6463
利用商洛市1968~2010年有关气象资料,对该市秋封灾害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生长的中后期阴雨寡照与灌浆期低温共同作用是造成商洛市秋封的主要原因所在,秋封主要出现在8月中旬至9月底,主要影响的农作物是玉米生产。全区性的秋封大多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秋封主要发生在商洛市的北部和西部的县区,而南部则为秋封的少发区域。  相似文献   
137.
[目的]研究林下复合种植钩藤的效果,以期实现本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方法]对钩藤在不同杜仲林分郁闭度的林药复合种植与不同抚育措施经营效果开展对比试验。[结果]林分郁闭度在0.4~0.6,林下种植钩藤的成活率、保存率高,且产量最高;郁闭度0.4~0.6林分,连续2年单位面积产量比郁闭度0.4以下林分的单位面积产量增长4.2倍、7.6倍,比郁闭度0.6以上的单位面积产量增长2.9倍、4.6倍;实施定干、短截措施,产量分别是对照的3.4倍、3.6倍;实施定干、短截、打顶措施,产量分别是对照的4.2倍、1.4倍。[结论]杜仲林下种植钩藤,林分郁闭度为0.4~0.6,生长势好、产量高,是种植钩藤最适宜的林分郁闭度;钩藤定植后,植株长至30cm高时定干,而后保留分茎数3~4株,待植株长至60 cm高时短截,保留分茎数3~4株,直到植株长至150 cm高时,再实施打顶,可极大促进钩藤分侧枝抽发,增加商品枝数量,大幅度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8.
通过对GenBank已公布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普通株与变异株Nsp2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设计合成3条引物,建立一步鉴别诊断普通株与变异株PRRSV的RT-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PCR扩增获得的普通株片段大小为267bp,变异株片段大小为180bp。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检测到含量为1.5pg的核酸含量;特异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同等条件下检测PRV、CSFV、PCV-2、JEV、CPV、TGEV、SIV均为阴性。对2009-2010年送检的10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检出26份变异PRRSV,8份普通PRRSV,阳性率为34%;与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比较,多检出4份阳性样品。表明建立的鉴别诊断PRRSV的RT-PCR检测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特点,适用于临床针对PRRSV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9.
课题组经过4 a的科技攻关,研制出了安全、营养、方便、卫生、保鲜期较长的小包装香椿豆腐。现简述了香椿豆腐的工艺流程、制作方法,并通过品质检测和感官评价,说明消费者对该产品较认可。  相似文献   
140.
[目的]研究白芨人工栽培效果,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提高经济效益。[方法]对白芨在厚朴林下不同林分郁闭度、不同密度的复合种植与不同抚育措施经营效果开展对比试验。[结果]林分郁闭度在0.4~0.6的林下种植白芨,单位面积产量比郁闭度0.4以下、0.6以上的分别增长5.4%、6.8%;白芨种植密度为30 cm×30 cm的单位面积产量比种植密度20 cm×20 cm、25 cm×25 cm、35 cm×35 cm的分别增长16.1%、12.0%、13.1%;白芨在10—11月种植的单位面积产量比12月—次年1月、次年2—3月种植的分别增长5.6%、21.3%;白芨在栽培期间施用农家肥的单位面积产量比施用化肥、复合肥的分别增长31.7%、18.4%;种植白芨中耕除草4次/a的单位面积产量比1、2、3次/a中耕除草的分别增长240.1%、137.0%、43.9%。[结论]林下种植白芨,林分郁闭度为0.4~0.6时,出苗率高、生长势好、产量高;白芨于10—11月种植,种植密度以30 cm×30 cm效果最佳。同时白芨在栽培期间每年中耕除草4次,并结合施用农家肥,能促进白芨块茎发育和生长,大幅度提高白芨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