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8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36篇
  22篇
综合类   230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68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51.
在短期无氮营养液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缺硼和正常供硼处理对大豆超结瘤突变体(nts382)及其亲本Bragg根瘤结构和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缺硼条件下,无论是超结瘤突变体nts382,还是亲本Bragg,其根瘤固氮酶活性都显著下降;2.无论是缺硼还是正常供硼处理,超结瘤突变体nts382单位鲜重根瘤活性都明显低于亲本,但由于nts382每株根瘤数和鲜重显著高于其亲本,使每株固氮酶活性明显高于亲本,植株中氮素积累总量也相应的高于亲本;3.缺硼条件下,根瘤细胞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细胞壁凸凹不平,细胞间隙加大,含菌细胞内类菌体含量减少。这可能是硼影响根榴细胞正常固氮功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2.
为了探明垦作方式与广西旱坡地水土流失的关系,为旱坡地水土流失治整理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对等高垦作、非等高垦作2种不同垦作方式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垦作方式对旱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等高垦作相比,等高垦作具有明显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流失的作用。其中,水流失量减少了10.51%,土壤流失量减少了67.09%,土壤速效氮磷钾分别减少了67.34%、66.46%、66.73%,土壤有机质减少了68.13%。由此可见,等高垦作是旱坡地防止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53.
草本植物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现状及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草本植物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54.
试验旨在了解塔额垦区某羊场羊发病原因,无菌采集9只病死羊肺脏和淋巴结,采用传统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从病死羊的肺脏和淋巴结组织中分离出4株小牛肉葡萄球菌,并对4株菌采用圆纸片扩散法进行17种药物的药敏检测。结果显示,4株小牛肉葡萄球菌中有3株为多重耐药菌株,除了对头孢噻呋钠和头孢西丁均敏感外,对其余15种药物均呈不同程度耐药。研究表明,小牛肉葡萄球菌是导致该羊场羊发病的病原之一,该分离株对部分药物出现耐药,建议使用头孢噻呋钠、头孢西丁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55.
早茶是黔西南州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主要品种有乌牛早、龙井43号、福鼎大白和安吉白等。随着早茶在不同地区的推广种植,人们对早茶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2018—2022年开采的黔西南州兴义、晴隆、普安、贞丰乌牛早和龙井43号早茶为例,基于种植区域内或离种植区最近的自动气象站、国家气象观测站提供的冬春季温度实测值等研究资料,分析了早茶开采时间与冬春气温之间的关系,总结了黔西南州不同海拔、不同经纬度早茶开采期的气象指标,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6.
为进一步探讨甘蔗高糖高产的栽培模式,减少劳动力支出,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甘蔗种植效益的最大化,需要对甘蔗的施肥技术进行研究。试验选用甘蔗品种桂糖97-69为供试材料,金正大缓释肥、久田缓释肥、福利龙复合肥3种肥料为供试肥料。试验设全生育期不同施肥次数的2个水平分别为:一次施肥,二次施肥。试验设不同肥料种类和不同施肥方法两因子6个不同处理组合,用A1B1、A2B1、A3B1、A1B2、A2B2、A3B2表示。结果表明,甘蔗的分蘖率二次施肥比一次施肥下降55.2%;蔗茎产量方面,二次施肥比一次施肥增产660 kg/667m~2,差异显著;在施肥种类和施肥次数互作方面,施用复合肥使得蔗茎产量、甘蔗含糖量等多项指标均排在前列,综合性状较好;在经济效益方面,总体上二次施肥比一次施肥高。  相似文献   
557.
吴静  孙金金 《湖北农业科学》2016,(11):2975-2979
通过动态耦合模型对吉林省2005—2010年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0年中,吉林省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呈现"S"曲线变化,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状况呈现出协调态势。促进吉林省城市有序地发展,应做好土地的有效利用,对城市发展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58.
在综述贵州省牧草育种工作进展的同时,分析了牧草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贵州省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及生态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出了贵州省牧草育种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贵州省农业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草、人工草地建植、冬闲田土种草养畜及植被恢复生态建设提供优良草种,促进和推动贵州省草业和生态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59.
牡丹遗传作图最适F1分离群体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株‘凤丹’植株M24、M49、M68为母本,分别以中原牡丹‘红乔’、日本牡丹‘花王’和‘黑龙锦’为父本,采用控制授粉杂交方式,制备了3个规模较大的F1杂交分离群体(个体数量分别为366、233、197)。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技术,对这3个分离群体亲本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凤丹’M24ב红乔’分离群体亲本间的多态性水平最高,19对SSR引物共检测到27个多态性位点,亲本间遗传距离为0.707 0;因此,选取了该分离群体作为构建牡丹遗传图谱的作图群体。在此基础上,利用SSR标记技术对作图群体中随机抽取的195株子代个体进行了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19对SSR引物在作图群体中有15对具有多态性,其中13对引物在P0.01水平上符合孟德尔期望分离比,占多态性标记总数的86.7%;测量分析了这195株子代个体的苗高、地径、当年生枝长、复叶长、复叶宽和叶柄长等6个表型性状,结果显示这6个表型性状在作图群体中变异明显,表型值的变异系数均超过15%。综上所述,‘凤丹’M24ב红乔’F1分离群体适合作为构建牡丹遗传连锁图谱的作图群体。   相似文献   
560.
贵州翦股颖属野生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贵州地区翦股颖属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生境、花果期及主要性状等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并对其资源品质和坪用性状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境内分布有6种翦股颖属天然禾本科植物,它们分别是匍茎翦股颖(A.stolonifera)、细弱翦股颖(Agrostis tenuis)、小糠草(A.matsumurae)、华北翦股颖(A.clava-ta)、多花翦股颖(A.myriantha)、短柄翦股颖(Agrostis brevipes)。通过对这6种资源与引进品种Cato和Putter的性状比较以及9分制评定法评比说明:Cato成品品质 于野生材料,但Putter成坪品质次于野生材料,各野生材料在其性状特性上还表现出多样性和变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