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8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36篇
  22篇
综合类   230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68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91.
徐州市古树资源调查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州市现有古树计1828株,其中国家一级26株,国家2级33株;分隶于21科27属29种。遗存古树地理成分:5属属于热带至亚热带分布,7属属于热带至温带分布,2属属于东亚、北美分布,4属属于东亚分布,3属属于温带至热带山区分布、6属属于温带分布。同时提出了古树资源保护中的不足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92.
褐化是植物组织培养中一种常见的不利现象,直接影响到组织培养能否取得成功.重点介绍牡丹组织培养中褐化现象,并对其产生的机理和影响褐化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以评述,同时提出了防止褐化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493.
对鲤斜管虫在不同培养液及培养温度下种群密度的增长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8℃及22℃时鲤斜管虫生长良好,而4℃时繁殖速度变慢。牛肉膏、蛋白胨及酵母浸膏培养液中种群密度增长快但衰退也快,而在米粒浸出液中指数增长期及稳定期均长于其它3种培养液。  相似文献   
494.
吴静  秦飞  关庆伟 《林业科技》2010,35(6):64-67
通过对吕梁风景区生态风景林规划实践,提出风景区森林植被的规划设计,应根据景区不同功能分区,围绕生态性、景观性、文化性、社会性四大目标,统筹考虑,系统规划。提出了吕梁风景区生态风景林规划3个基本类型10个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495.
石质山地工程造林整地方式及费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造林整地技术方案进行准确的费用分析,对优化造林技术方案,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徐州石灰岩山区的造林2种主要的整地方式——鱼鳞坑、穴状整地的工程设计及费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栽植穴规格的线性增大,整地费则呈指数型增加。建议困难立地造林作业设计中,在保证成活率的条件下,优先使用小规格的鱼鳞坑或穴状整地方式,以降低造林投资。  相似文献   
496.
鸭黄病毒BZ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黄病毒(DFV)是一种对鸭具有致病性的新病原,本文对新分离的一株DFV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为有囊膜的单股RNA病毒,对氯仿和去氧胆酸钠敏感,对酸敏感,不耐热,MgCl2不起保护作用.该病毒不能凝集鸡、鸭、鹅和鸽的红细胞,可适应鸡胚和鸭胚,可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上增殖并产生典型细胞病变,但不能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增殖.经卵黄囊途径接种的SPF鸡胚绒毛尿囊膜的含毒量最高,其次为尿囊液,胚体的含毒量最低.  相似文献   
497.
分析三江茶叶产业化进程中育苗、种植、加工、机械制造、茶产品销售市场及相关产业现状,提出各产业链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整个产业化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并从产业发展角度,提出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498.
以陕北地区典型乡村——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为例,探究其在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对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景观格局优化、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基于高西沟1986年、2004年、2022年遥感影像,借助ArcGIS、ERDAS和FRAGSTATS等软件,运用动态度、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其驱动因素展开探讨。结果表明:(1)林地和草地是高西沟的主导地类,约占区域总面积的80%,耕地、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水域和建设用地无较大变化;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逐渐降低,土地利用变化趋于平稳。(2)研究区林地转入面积最为显著,主要由耕地转入,林地整体增加112 hm2;而耕地主要由草地转入,未利用地则向草地转出。(3)林地为高西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中的最大优势斑块,且破碎程度最高,研究区各景观类型斑块形成较为稳定的连接,景观连通性较好;整体景观格局演变分散,各景观类型的面积差距越来越大,优势景观明显,整体破碎程度高。(4)高西沟土地利用变化受水土保持、产业结构和相关政策影响。水土保持是高西沟耕地减少、未利用地开发和林草大面积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政策与财力资助是高西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的辅助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99.
为了推进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的实用化进程,在草地发生学原理指导下,在草原综合顺序分类中引入甘肃省2008年每日1km分辨率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MYD11A1)和0.5km分辨率的MODIS地表反照率产品(MYD09GA),反演土壤水分和地表年积温,划分热量级和湿润度级,并对甘肃省草地进行分类,以野外调查数据为相对真值验证了结果,评价了分类精度。结果表明:甘肃省天然草地横跨寒冷-寒温-微温-暖温-暖热5个热量级,极干-干旱-微干-微润-湿润-潮湿6个湿润度级,共26个类,其中暖温干旱暖温带半荒漠类、微温干旱温带半荒漠类和寒温潮湿温性针叶林类是甘肃省最主要的几种草地类型,占全省面积的43.43%;草地类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类别划分结果符合研究区域的气候、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研究减少了以往综合顺序分类对气象站点分布和插值方法的依赖性,从数据源的角度解决了综合顺序分类法中站点数据向区域数据转换这一难题,改善了点数据外推的边界模糊问题,拓展了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为推进草原综合顺序分类实用化进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00.
青花菜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门县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花菜产量、外观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采用667m2施N30kg,P2O58kg,K2O12kg的青花菜花球直径、茎粗、单球重、花球正品数及侧花球产量与对照相当,肥料用量减少,用肥成本降低,经济效益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