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8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5篇
  5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桑叶是畜禽饲料的优良资源,对桑叶作为牛饲料的价值、桑叶饲养牛的方式、桑叶对牛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促进蚕桑资源在畜牧业中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甲酸及甲酸盐作为青贮添加剂已经在生产中普遍使用。添加甲酸及甲酸盐可以迅速降低青贮原料的p H,减少青贮营养物质的损失,改善青贮发酵品质,提高动物的采食量和青贮饲料的消化率等。本文综述了甲酸的添加原理、添加量、对青贮饲料品质的改善作用,甲酸与丙酸在青贮中混合添加的效果及甲酸盐在青贮饲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3.
毛脚鸡其主要是父本与母本之间进行杂交从而获得F1代,而F1代毛脚鸡其具有矮小,慢羽以及毛脚性状。而当F1代毛脚鸡横交所获取的慢羽矮小型毛脚鸡作为母本,快羽肉鸡作为父本进行杂交之后,可获取最高质量的毛脚鸡。文章对毛脚鸡饲养管理的要点进行讨论分析,阐述了对毛脚鸡进行系统饲养管理的要点。  相似文献   
44.
随着人们生活水准不断提高,营养美食科学美食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追求的热点。毛脚鸡是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和自然驯化而形成,且饲养历史悠久。但是由于毛脚鸡血缘越来越杂,地方品种因选育不当给良种提纯复壮和开发利用造成许多困难。为了探索毛脚鸡的选育问题,及营养成分保种与利用并举的途径,在毛脚鸡的选育常规育种的基础上,结合先进技术为毛脚鸡营养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5.
株高是影响水稻倒伏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适度矮化水稻品种有利于提高其抗倒性,进而减少产量损失并提高稻米品质,因此研究矮秆形成的分子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辐射诱变籼稻恢复系自选1号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矮化宽叶突变体osdwl1,本文对其形态与生理特征、细胞结构差异、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大田条件下,osdwl1矮化宽叶性状始于分蘖期后,成熟期穗长和各茎节长度均极显著短于对照,最终导致株高矮化,究其原因,是由于突变体茎节细胞变短所致;而叶片石蜡切片及扫描电镜结果显示,osdwl1的叶片小维管束数及其间距显著增加,从而导致叶片变宽,且其上下表皮的小刺毛数也极显著增加。此外,osdwl1的中上部叶片还表现黄化症状,该性状始于3~4叶期幼苗。生理分析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与野生型对照相比,孕穗期osdwl1的叶绿体类囊体结构松散,且部分已开始降解,从而导致其倒二叶和倒三叶的叶绿素总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Fv/Fm比值均极显著降低,而其可溶性蛋白、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依次极显著降低,从而导致叶中H2O2及O2-累积,促使丙二醛含量急剧增加。遗传分析表明,osdwl1的矮化宽叶表型受单隐性核基因调控,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将该基因定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的SSR标记RM19297与InDel标记ID269-2之间,物理距离为333kb,该结果为进一步克隆OsDWL1基因并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目的]Himawari-8卫星数据具有高时效性,综合影像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亮温差异,研究林火判别方法,对林火进行实时的监测,有利于准确及时发现林火并实施应急处置.[方法]根据Himawari-8影像的中红外7通道(3.9μm)和热红外14通道(11μm)的亮温差异,在空间上利用影像像元值、影像均值和影像标准差之间...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  探明小麦/蚕豆间作下作物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氮肥施用的响应。  【方法】  小麦/蚕豆间作田间试验于2019和2020年在云南昆明进行,供试小麦品种为云麦52 (Triticum aestivum L.),蚕豆品种为玉溪大粒豆(Vicia faba L.)。种植模式包括小麦单作、蚕豆单作、小麦蚕豆间作。每个种植模式均设4个施氮水平,小麦分别为N 0、90、180、270 kg/hm2,蚕豆分别为N 0、45、90、135 kg/hm2。成熟期测定了小麦和蚕豆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  【结果】  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单作、间作小麦籽粒的淀粉含量均显著降低。在4个施氮水平下,2019和2020年间作小麦较单作小麦籽粒总淀粉含量分别提高了10%和22%,支链淀粉含量分别提高了5%和18%,直链淀粉含量分别提高了18%和28%。间作蚕豆相较于单作蚕豆显著降低了籽粒支链、直链和总淀粉含量,且年际间变异较大。2019和2020年间作小麦籽粒总蛋白含量较单作小麦分别提高了5%和6%,醇溶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9%和15%;蚕豆间作也较单作提高了两年的蚕豆籽粒球蛋白含量和2019年的醇溶蛋白含量,但对蚕豆籽粒总蛋白及其它蛋白组分含量无明显影响。  【结论】  小麦蚕豆间作有利于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而对蚕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几乎无影响,因此,间作是一种具有品质优势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49.
利用SSR标记鉴定柚和杂柑品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SR技术,从105对柑桔SSR引物中,筛选出10对在柑桔大类品种间多态性位点丰富、带型清晰、重复性好的SSR引物.利用其中5对SSR引物对5个柚和7个杂柑品种DNA进行PCR分析,共扩增出35条谱带,其中27条谱带呈现多态性,引物多态性带纹比例均在60%以上.扩增片断的大小集中在100 bp~500 bp之间.分别针对柚和杂柑品种筛选出两个高效的引物组合(SSR17、SSR15、SSR16、SSR12与SSR17、SSR18、SSR16),利用这两组引物成功构建出了我国主推的5个柚和7个杂柑品种的特征指纹图谱.并应用指纹图谱自动识别软件Gel 2.0对各品种指纹图谱进行识别,建立了相应品种的指纹模式图谱库.  相似文献   
50.
为进一步揭示间作小麦养分高效利用机理,通过2年田间试验,探究不同供氮水平下(记为N0、N1、N2、N3,小麦施氮量分别为(0、90、180、270 kg/hm2)单作和小麦蚕豆间作不同行小麦的氮素吸收累积分配特征及氮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麦蚕豆条带间作种植主要提高了拔节期间作边行小麦(IW1)的茎叶氮含量,内行小麦茎叶氮含量与单作无差异。但是,N0、N1、N2水平下,间作条带内小麦麦穗的氮含量整体高于单作,表现为IW1(间作边行小麦)>IW2(间作第2行小麦)>MW(单作小麦)=IW3(间作内行小麦)。其次与单作相比,间作种植显著提高了小麦麦穗的氮素累积量,尤其在成熟期, 4个氮水平(N0、N1、N2、N3)下IW1、IW2麦穗氮累积量显著高于MW,增幅分别为40.23%~21.84%和31.78%~10.13%;IW1和IW2麦穗氮素分配率提高19.74%~9.87%和37.09%~4.65%。间作小麦氮素吸收累积优势最终导致间作任一行小麦氮肥利用效率总是高于单作,2年间IW1、IW2、IW3的氮肥利用率平均比MW提高了17.26%、18.20%、19.52%;氮素收获指数整体表现为IW1=IW2>IW3>MW。总之,小麦蚕豆间作对小麦茎叶氮含量、累积量影响较小,间作种植主要是提高了小麦麦穗氮含量、促进了氮素由茎叶向麦穗中转移,边行优势和内行效应共同作用是间作促进小麦氮素高效利用的原因。优化氮肥用量增加间作内行优势,可以进一步扩大间作氮节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