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37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679篇
林业   1806篇
农学   810篇
基础科学   1260篇
  1112篇
综合类   7100篇
农作物   921篇
水产渔业   841篇
畜牧兽医   3733篇
园艺   1414篇
植物保护   584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370篇
  2022年   392篇
  2021年   321篇
  2020年   328篇
  2019年   557篇
  2018年   581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442篇
  2015年   414篇
  2014年   955篇
  2013年   709篇
  2012年   813篇
  2011年   833篇
  2010年   775篇
  2009年   826篇
  2008年   710篇
  2007年   791篇
  2006年   762篇
  2005年   613篇
  2004年   618篇
  2003年   500篇
  2002年   445篇
  2001年   476篇
  2000年   566篇
  1999年   486篇
  1998年   476篇
  1997年   505篇
  1996年   454篇
  1995年   461篇
  1994年   425篇
  1993年   456篇
  1992年   390篇
  1991年   329篇
  1990年   326篇
  1989年   253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112篇
  1985年   91篇
  1984年   83篇
  1983年   68篇
  1982年   85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6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12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2002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回顾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6  
2002年小麦条锈病是继 1950年、1964年和 1990年后在全国范围内又一次大流行 ,其发生面积近 670万hm2,损失小麦约 10亿kg。发生区域涉及甘、陕、川、渝、云、贵、宁、鄂、豫、鲁、冀等 11个省 (市 )区。 2001年冬季和2002年春季气候适宜 ,以条中 32号小种为代表的毒性菌系的发展 ,使我国绝大部分主栽小麦品种不抗病 ,出现了条锈病发生早、发展快和发生重等特点 ,促成了 2002年我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尽管 2002年条锈病发生范围广 ,但损失少于 1990年。提出了以品种抗病性利用及小麦抗病性变异和病菌群体动态监测、药剂和农业防治相结合 ,病害发生流行预测预报和条锈菌菌源基地治理为主的持续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992.
芦荟,素有"家庭急救药箱"的美称,家里栽上几盆芦荟,不仅可以美化居室,夜间吸收二氧化碳,净化室内空气,而且可以随时采摘,供家庭保健使用.  相似文献   
993.
OPAY02型2条多态性条带经克隆、测序和引物设计后,转换成SCAR标记,并对86个新扬州鸡随机交配后代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2条带DNA序列与红色原鸡基因组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大分子量条带与位于红色原鸡第3号染色体上序列有98%的同源性,共检测到8个SNPS,其中195位的碱基T→G,316位的A→T,538位的G→A,731位的T→A,1 147位的G→A,1 329位的T→C,1 927位的C→T,2 081位的C→T,小分子量条带与红色原鸡没有同源序列,推测新扬州鸡野祖除红色原鸡外,还有其它来源.SCAR标记分析表明,经条件优化随机扩增的OPAY02型标记稳定、可靠,可用于遗传分析.2条带所在座位群体基因型平衡性测验结果表明,所测新扬州鸡群体处于平衡状态,选择可以打破平衡,有利于动物育种.  相似文献   
994.
牛体外受精胚胎衍生干细胞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卵巢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获取囊胚期胚胎,比较体外受精牛胚胎不同获取内细胞团的方法和不同培养液对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囊胚期胚胎不除去透明带而直接培养产生胚胎干细胞,初次克隆率为55%;胰酶法去透明带分离的内细胞团(ICM)培养产生胚胎干细胞,初次克隆率为90%。免疫外科法去透明带分离的ICM在4种不同的培养液中,初次克隆率分别为16.4%、11.5%、21.8%、18.2%,但是其分离的ICM经传代后形成的衍生细胞不易发生分化,经过4~6代的传代,仍然保持其完整的形态,说明免疫外科法是一种理想的牛ICM分离法,培养液为D20+LIF(40ng/mL)可用于牛胚胎干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995.
2005年对于中国家禽业来说又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在上半年我们迎来了行业的春天,而到了下半年却遭遇了行业的寒冬。2005年12月初,正值禽流感疫情在我国不断发生、影响不断扩大之际,本刊记者前往山东益生种畜禽有限公司,对曹积生总裁进行了专访,以下是详细内容。记者:今年的禽流  相似文献   
996.
将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1/96(H5N1)株的NA基因及LacZ报告基因克隆到禽痘病毒载体pSY681中,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SY(NA+LacZ),将其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经蓝白斑筛选,纯化表达NA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rFPV-NA,用其免疫SPF鸡,检测该重组禽痘病毒的免疫原性。结果显示,该重组禽痘病毒能够在体外培养细胞内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NA蛋白,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为55ku;用该重组禽痘病毒免疫SPF鸡后,能够使免疫鸡获得对H5N1和H7N1两种亚型HPAIV攻击的部分保护。表明,重组禽痘病毒rFPV—NA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日龄的长爪沙鼠颌下腺IgA的定位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爪沙鼠的颌下腺由导管部和分泌部构成,分泌部主要由浆液腺构成,导管部包括闰管、纹管、颗粒曲管和小叶间导管等。DAB显色结果表明,IgA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浆液性腺泡、闰管、纹管、颗粒曲管和小叶间导管,并可分布于腺泡和腺管间结缔组织,IgA阳性产物的分布具有不均一性,无明显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性。阳性产物分布于胞质中,胞核呈阴性,对照组阴性。提示从浆细胞产生或循环而来的IgA先经结缔组织进入颌下腺组织,进而定位分布于浆液腺泡和各级导管,导管部有较多的IgA分布。  相似文献   
998.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据调查,兔弓形虫病的感染发病率在近几年有呈上升趋势。兔急性感染病例,通常死亡率比较高;慢性感染病例,对兔的生长发育及其肉、毛品质都会有不良影响。本病可给养兔生产效益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近五年来,共诊治本病460余例,其诊治报告如下:1病因分析引起本病的病原虫是弓形虫。弓形虫的终宿主是猫及其猫科动物,中间宿主是人和各种哺乳动物。弓形虫的有性繁殖阶段主要在猫的小肠上皮细胞内完成,最后形成卵囊而随猫粪排出体外。排出体外的弓形虫卵囊,可在外界环境中再经过孢子增殖发育成为…  相似文献   
999.
牛胃肠炎病,是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养牛业危害极大,给养牛生产效益可造成相当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近六年来,诊疗本病有百余例,现将其诊疗技术报告如下:1病因分析1.1对牛饲养管理不当而引发本病如,牛由长期放牧突然转为舍饲,或突然给牛变换饲料等,改变了对牛的饲养习惯,使牛过饥或过饱、久渴或暴饮;进入寒冷季节后,牛舍保暖措施不力,使牛遭受到寒冷侵袭;未能给牛定期进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使牛营养不良等因素,都可降低牛机体的防御能力,使平时腐生于牛胃肠道内原并不起致病作用的大肠杆菌、坏死杆菌等微生物,往往可在此时会增强毒力而…  相似文献   
1000.
猪食盐中毒病,是猪的一种常见病,可给养猪生产效益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近几年,已诊治本病有百余例,其诊治报告如下:1病因分析1.1中毒因素食盐(氯化钠),是维持猪正常生理活动的必需物质,但是猪若摄食盐量过多,则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据调查,引起猪发生食盐中毒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猪日常饲料中添加的食盐含量过高所致;二是猪在长期缺乏食盐(盐肌饿)的情况下,给猪喂进了大量含盐量高的食物(如食堂、饭店的残羹或含盐加工的酱渣等副产品)所致。1.2毒性作用食盐中毒的毒性作用主要有三点:一是患猪消化道粘膜在遭受大量食盐的刺激下,可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