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探讨刈割株高对饲用苎麻(Boehmeria nivea)产量的影响,对饲料专用苎麻品种-‘中饲苎1号’进行了不同高度处理下的生长性能、产量和饲用品质变化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9月份之前,‘中饲苎1号’旺长期的生长速率高于苗期,且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风干物年产量和粗蛋白年产量随着刈割株高的增加而增加;饲用品质和叶茎比随着刈割株高增加而下降。综合试验期间的生长性能、产量和饲用品质,‘中饲苎1号’在湖南长沙地区一年内不同时间段的最佳刈割株高为:3月6日—4月20日阶段建议为125~135cm;4月21日—7月11日阶段建议为75~85cm;7月12日—8月27日阶段建议为85~95cm;8月28日—10月3日阶段建议为105~115cm。  相似文献   
22.
为明确苎麻(Boehmeria nivea L.)青贮、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青贮、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及芦笋皮的饲用价值,利用饲料分析技术及氨基酸分析仪进行了测定,并对其饲用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芦笋中粗蛋白质(CP)、粗脂肪(Fat)和粗灰分(Ash)的含量最高;苎麻青贮中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最高;构树青贮中干物质(DM)和总能(GE)为最高;芦笋的总必需氨基酸与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芦笋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可消化干物质(DDM)、相对饲用价值(RFV)和有机物质消化率(OMD)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粗饲料(P<0.05),苎麻青贮的饲用价值显著低于其他3种粗饲料(P<0.05)。本研究可以为苎麻青贮、构树青贮、芦笋及芦笋皮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汉麻籽、汉麻籽粕和汉麻籽壳对黑山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年龄相近、体重为(11.68±1.04) kg的黑山羊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黑山羊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5%汉麻籽、5%汉麻籽粕和5%汉麻籽壳的全混合日粮(TMR).预试期1...  相似文献   
24.
通过常规饲料分析方法测定了不同刈割高度象草的营养成分含量,并对其饲用价值进行了评定。结果发现: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加,象草中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180 cm与60 cm高度相比,分别降低了64.79%、23.55%和56.54%;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呈先增后降的抛物线趋势,在刈割高度为60 cm时最低,相对于140 cm而言,分别降低了18.21%、12.40%和19.66%;干物质采食量(DMI)、可消化干物质(DDM)、相对饲用价值(RFV)和有机物质消化率(OMD)呈先降后增的抛物线趋势,在刈割高度为60 cm时达到最高,比140 cm高度分别提高了12.62%、10.09%、21.24%和17.50%。综合分析,象草以株高60 cm刈割时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汉麻(Hemp,Cannabis sativa L.)是汉麻科草本植物,其叶、籽中蛋白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多,是一种优良的饲料资源,且其提取物中富含多酚、黄酮类、萜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具有抑菌、抗炎、护肝等药理作用,相关研究已成为汉麻领域的热点。本文从汉麻提取物的主要成分、生物学功能及汉麻在动物营养上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汉麻提取物在动物营养领域作为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汉麻|提取物|生物学功能|添加剂  相似文献   
26.
本文就饲用苎麻的营养特点,影响其产量、品质的因素及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为研究不同苎麻与精料配合比饲粮对朗德鹅生长性能和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发育的影响,选取体重接近的7日龄健康朗德鹅200羽,分3阶段进行饲养试验,每阶段设5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8只鹅。试验A组为全精料饲喂的对照组,试验B~E组在试鹅2~4周龄和5~7周龄饲粮中分别按1∶1、1∶2、1∶3和1∶4比例进行苎麻与精料配比,试鹅8~10周龄各组均只饲喂精料补饲肥育。结果表明:1试鹅2~4周龄和5~7周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以对照A组最优,且显著优于试验B~E组(P0.05),而试验B~E组试鹅2~4周龄和5~7周龄平均日增重随着苎麻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料重比则随着苎麻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补饲精料后,试验B~E组8~10周龄试鹅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A组(P0.05),而F/G则明显低于对照A组(P0.05),且试验C、D和E组试鹅10周龄末重与对照A组无显著差异(P0.05)。27周龄末试鹅的肠道总重量对照A组显著高于试验B组(P0.05),但与C、D和E组差异不显著(P0.05);回肠、空肠和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随苎麻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回肠、空肠隐窝深度随苎麻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因此,以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结构发育为评价指标,肉鹅2~4周龄和5~7周龄2个阶段饲粮中饲用苎麻的添加比例控制在50%以内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8.
瘤胃微生物甲烷产生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体内甲烷的产生是瘤胃发酵能损失的一主要原因,减少甲烷产量对提高反刍动物的能量利用率和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就反刍动物甲烷生成的机制及影响其生成量的因素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青贮苎麻替代基础饲粮对朗德鹅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养分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21日龄朗德鹅360羽,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9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处理Ⅰ(对照处理)饲喂基础饲粮,试验处理(处理Ⅱ~Ⅴ)分别饲喂用20%、30%、40%和50%青贮苎麻替代基础饲粮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3 d。结果表明:1)处理Ⅱ~Ⅴ试验鹅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处理Ⅰ(P0.05),处理Ⅲ、Ⅳ、Ⅴ试验鹅的料重比均显著高于处理Ⅰ(P0.05);处理Ⅱ试验鹅的平均日增重最高,但各处理间试验鹅的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2)各处理间试验鹅的肠道总长度、十二指肠长度、空肠+回肠长度、盲肠长度以及肠道重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Ⅱ试验鹅的回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高于处理Ⅰ(P0.05)。3)处理Ⅰ试验鹅的总能和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处理Ⅰ、Ⅲ试验鹅的粗脂肪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处理Ⅲ、Ⅴ试验鹅的粗纤维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4)各处理间试验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尿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生长性能、养分表观代谢率、肠道发育及血清生化指标为评价依据,20%青贮苎麻比例替代基础饲粮饲喂21~64日龄朗德鹅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30.
试验旨在研究木薯渣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及其以不同比例替代日粮中玉米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2个试验。试验1:选用8头健康、体重(22.46±1.08)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作为试验动物,进行木薯渣养分消化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5 d。试验2:选择160头健康、体重(21.09±0.7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4组分别饲喂以5%、10%、15%和20%木薯渣替代基础日粮中玉米的试验日粮。预试期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木薯渣中粗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较低,分别为2.73%和0.68%,而粗纤维含量却高达15.34%,总能含量为13.55 MJ/kg;氨基酸含量也较低,赖氨酸(Lys)含量为0.11%,苏氨酸(Thr)含量为0.08%;钙、磷表观消化率较低,分别为40.24%和34.76%,总能的表观消化率为65.62%;16种氨基酸中精氨酸(Arg)、谷氨酸(Glu)、酪氨酸(Tyr)、蛋氨酸(Met)、亮氨酸(Leu)和缬氨酸(Val)的表观消化率均高于80%;随着日粮中木薯渣添加比例增加,猪的平均日增重降低,其中添加15%和20%木薯渣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添加5%和10%木薯渣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 >0.05);通过对饲料成本分析,添加木薯渣5%和10%组的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0.01和0.05元。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20~50 kg生长育肥猪日粮中木薯渣的添加量以5%~10%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