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48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研究氮肥对羊草基本营养成分的影响,本文在轻度退化的羊草草场上施用了0kg·hm-2、65kg·hm-2、95kg·hm-2、125kg·hm-2和155kg·hm-2的氮肥,并进行一次溶解喷灌。在8月中旬取样并测定了羊草基本营养成分及cncps组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与氮肥投入量呈显著正相关;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随着氮肥增加而下降,并达到显著差异(P<0.05)。155kg·hm-2施用可以显著提高非蛋白质氮(NPN)含量(P<0.05)。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和中速降解碳水化合物存在显著提高(P<0.05),慢速降解碳水化合物只在125kg·hm-2水平上有显著下降(P<0.05)。施用不同剂量的氮肥对淀粉、可溶性蛋白质、不可利用纤维以及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氮肥投入可以提高羊草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减少其粗...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四川省把发展大豆生产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从2004年开始.启动实施了粮食增产增收“三百”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以大示范促进大带动.以大带动促进大豆生产大发展。针对全省人多地少、耕地复种指数较高的实际.积极创新种植模式,走耕地深度开发之路,采取增、间、套种等办法.在不与大宗粮食作物争地的情况下.努力扩大大豆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83.
不同播期对夏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很大,结果表明,夏大豆晚熟类型品种南豆12六月上旬为高产播期,产量达181.5kg/667m^2,6月上旬至6月下旬为适宜播种期;5月23日为优质播期,蛋白质含量最高,达51.78%;总品质最好,达69.58%。夏大豆在适宜的播种期范围内适当早播有利于获得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84.
本试验共设置了5种密度处理,研究了密度对玉米新品种爱农007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再下降,群体产量潜力随密度提高而增加,但收获指数降低。该品种适宜密度范围是7.24~8.28株/m2。  相似文献   
85.
饲料生产企业实验室是养殖业健康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和保障。该文通过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浅谈饲料生产企业实验室管理,其中人具体指实验室负责人、检化验员;机具体指检测仪器设备管理,主要包括档案管理、对比采购、安装验收、标识、操作(记录)、检定(校准)、维修保养、报废等环节;料主要指材料,包含实验室耗材和试验样品;法指检测、能力验证、学习和培训的方法;环指的是环境,包括实验室规划、安全和工作氛围,以期为饲料企业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6.
四川春播鲜食大豆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在生产基地、种子要求、耕地准备、播种与间苗定苗、肥料运筹与控旺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贮藏、生产档案等方面进行规范,为指导四川鲜食大豆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为筛选出适宜四川丘陵山区大豆生产的株行距配置,以结荚习性不同的两个大豆品种南夏豆25和南农99-6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株行距配置下的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密度为25万株·hm-2时,相同株距下行距配置的变化对主茎高度和重心高度影响不明显,株距从8 cm扩大到10 cm有利于抑制植株主茎高度的增加.重心高度/主茎高度表现为品种间差异显著而不同株行距配置间无显著差异,表明其主要受品种遗传特性调控.不同株行距配置对主茎节数无显著影响,但通过改变植株高度影响了主茎的平均节间长度;株距从8 cm扩大到10 cm有利于基部节间粗度的增加,基部节间的长粗比受行距和株距配置的共同调控.宽窄行有利于大豆单株粒数的增加,且在平均行距为40 cm时表现更为明显,并有利于大豆百粒重的增加,品种南豆25的表现更为明显.株距8 cm、宽窄行60 cm+40 cm的配置下大豆单株产量显著高于株距10 cm、等行距40 cm,植株分布均匀更有利于个体生产潜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88.
撒播量对大豆茎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粒重和植株生长特性存在差异的两个大豆品种南豆12和南夏豆25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撒播量下的大豆成活株数、茎秆特征和产量构成因素,为人工撒播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相同撒播量条件下,南豆12单位面积出苗数显著高于南夏豆25,成株数和成株率则显著低于南夏豆25,成株数表现为品种和撒播量互作显著。2)随着撒播量的增加,大豆茎秆粗度显著减小,主茎高度、重心高度和节间长度显著增加;群体密度的增加促进茎秆的伸长生长、抑制横向生长;茎秆机械强度和抗倒指数下降,倒伏率增加。品种间表现为南夏豆25对群体密度的增加响应更为敏感。3)随着撒播量的增加,南豆12单株粒数的下降幅度大于南夏豆25,百粒重的降幅小于南夏豆25,品种间产量构成因素对撒播量的响应程度不同;随着撒播量的增加,单位面积成活株数增加,群体产量表现为先升后降。品种间单株粒重无显著差异,成株数对产量形成的影响较倒伏更为明显,南豆12在90 kg·hm-2时产量最高,南夏豆25则在120 kg·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9.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大调整,我省退耕还林面积越来越大。由于退耕还林初期的前3年,幼林树木小,光、热及间闲空地资源十分丰富,经济林木及非经济林木又  相似文献   
90.
<正>在国家农业部、四川省政府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撑下,我省套作大豆发展迅猛,2009年播种面积达480万亩,2010年播种面积将突破500万亩。2010年3月初至5月下旬,四川全省大面积遭受了连绵阴雨、低温寡照危害,小麦、油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