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胚胎晚期富集蛋白(LEA)广泛参与植物对多种逆境胁迫的反应。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紫花苜蓿中克隆了一个LEA4类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命名为MsLEA4-4。该基因编码512个氨基酸,结构分析显示MsLEA4-4包含5个重复的由11个氨基酸TAQAAKEKTQQ组成的序列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MsLEA4-4在不同逆境下的表达量,结果显示,该基因受干旱、NaCl、Cu2+、Zn2+和外源ABA诱导表达上调,其中NaCl胁迫2 h、Cu2+和Zn2+胁迫8 h,MsLEA4-4基因表达量最高;冷胁迫和干旱胁迫下,该基因的表达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了紫花苜蓿的抗逆性调控。构建植物超表达载体pCAMBIA3301-MsLEA4-4,采用农杆菌介导法侵染拟南芥花序,通过草铵膦(PPT)筛选和分子检测,7株抗性苗呈阳性,表明目的基因已成功导入拟南芥基因组中。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MsLEA4-4基因在紫花苜蓿抗逆性调控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三叶草作为优良的牧草,具有营养丰富、品质优良、适口性好等特点。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技术在三叶草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对国内外三叶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品质改良、抗逆性进行综述,以此找出我国在三叶草转基因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3.
为筛选出适合山西大同盆地推广种植的苜蓿品种,研究比较了国内外21个苜蓿品种的生育期、株高、越冬率、干草产量。结果表明:国内品种甘农1号、甘农3号、甘农4号、公农1号、公农2号、新牧1号、中苜1号、放牧苜蓿及目前大面积推广国外引进品种阿尔冈金苜蓿抗寒性强、越冬率较高、产草量高,适合在雁门关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国外引进品种前期生长快、产量较高,但越冬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雁门关地区苜蓿主推品种应以抗寒性较强的国内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34.
以18份引进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材料,采用5种不同浓度NaCl下进行温室苗期耐盐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株高、存活率这4项指标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都呈递减趋势,且浓度间差异极显著(P<0.01),0.3%盐浓度偏小,不足以反映盐胁迫程度,而0.6%盐浓度过于偏大,导致试验后期幼苗枯萎、死亡,不适合作为引进紫花苜蓿耐盐,陛评价盐浓度.这4项指标作为耐盐性评价是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从耐盐生理评价显示,质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浓度间差异极显著(P<0.01),这两项指标也可作为耐盐性评价的辅助指标.综合以上耐盐性评价结果显示,材料13、14较耐盐,材料5、6、9、10、17耐盐性较差,其他11份材料为中等耐盐.  相似文献   
35.
潘新怡  史昆  龚攀  韦宝  吴欣明  王赞 《草地学报》2021,29(5):866-875
为探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花色形成的分子机制,本试验以紫花苜蓿及其白花突变体为研究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紫花和白花之间共有差异表达基因4857个;代谢通路富集分析中,苯丙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等6条代谢通路显著富集;研究还发现类黄酮合成通路中关键基因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  相似文献   
36.
选用25个国内外育成的不同生态型饲草燕麦(Avena sativa)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测定并分析各品种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鉴选出适宜山西雁门关地区种植的饲草燕麦品种,为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青海444’生育期为74 d,属早熟品种;‘牧王’生育期最长,为88 d。‘白燕7号’和‘陇燕2号’干草产量最高,显著高于‘福燕A126’‘甜燕1号’‘甜燕2号’和‘青牧4号’(P <0.05)。2)各品种间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以‘甜燕3号’含量最高,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低的是‘白燕7号’。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3.697 2%;聚类分析将25个饲草燕麦品种分为5类。综合分析表明,适宜在雁门关地区推广的品种为‘白燕7号’‘陇燕2号’‘陇燕3号’。  相似文献   
37.
本研究以国内外180份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评价其表型遗传变异水平,结果表明180份饲用燕麦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以粒型(1.2)最大,粒色(0.67)最小;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以单株生物量(2.07)最大,有效分蘖数(1.82)最小。变异系数最大的是铃数(31.82%),最小的是粒长(8.97%)。主成分分析发现第1主成分反映的是穗部特征因子,第2主成分反映的是产量构成因子,第3个主成分反映的是种子特征因子。聚类分析将所有种质资源分为五类,其中种质群I、II、IV可分别作为筛选高产饲用型燕麦以及多目标性状品种、抗倒伏品种以及籽粒型燕麦品种的优良亲本,为饲用燕麦种质资源的筛选利用和遗传育种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