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研究了对于平面点集如何进行凸包算法加速,主要思想是计算一个点集的边界,摒弃边界范围内的点集。其加速方法独到、对于均匀分布计算了最适合的加速因子,得到了在这种点集上时间代价为O(n)的凸包算法。  相似文献   
12.
首先提出D-最佳自相关序列偶的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类最佳自相关序列偶的定义。根据对序列一些变换进行的定义,研究了类最佳自相关序列偶的性质、存在的必要条件,运用这些性质和存在必要条件可以使类最佳自相关序列偶的搜索范围大大缩小,提高了对类最佳自相关序列偶搜索效率,也可以用已知的类最佳自相关序列偶构造出同长度的类最佳自相关序列偶。  相似文献   
13.
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SOS1(salt overly sensitive 1)是植物在抵御盐胁迫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必需基因之一。本研究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叶片中克隆得到一个MsSOS1基因,编码859个氨基酸,具有一个CAP-ED superfamily结构域、一个Crp superfamily结构域和一个Na+/H+ Exchanger superfamily结构域。与鹰嘴豆、大豆、羽扇豆、花生和葡萄的一致性分别是91%,87%,85%,84%和77%。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MsSOS1基因在根、茎、叶和花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花中最低。此外,MsSOS1基因在4℃、PEG和ABA的胁迫中的表达均受到调控,推测该基因的表达与紫花苜蓿的抗逆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苔草属植物是我国植物区系组成的主要大属之一.从生物学特性的角度,综述山西苔草属植物分布分类特点,提出了适宜作为草坪开发利用的苔草属植物品种.  相似文献   
15.
饲用玉米生产性能与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五个饲用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期、不同施肥量的生产性能以及主要营养物质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物候期观测,东陵白和中原单32为早熟品种,而科多8号、科青1号、科多4号为晚熟品种;(2)不同施肥水平对各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p〈0.05),450kg/hm^2和300kg/hm^2的施氮水平与150kg/hm^2和0kg/hm^2(对照组)差异显著,茎叶比变化显著,以中原单32和东陵白变化幅度较大,与其它3个品种差异显著;(3)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品种的CP、Ca、P、CA含量显著下降(p〈0.05),NDF、ADF、OM含量则显著上升(p〈0.05)。各品种在同一生育期内营养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与其它营养物质不同的是WSC含量在抽穗期显著(p〈0.05)高于拔节期和乳熟期。  相似文献   
16.
对饲草燕麦不同生育期的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营养成分以及饲料相对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晋北旱作条件下,饲草燕麦从孕穗期到蜡熟期株高增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鲜干比、茎叶比、干草产量变化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孕穗期最低,蜡熟期最高。鲜草产量乳熟期达到最高,为33777.78㎏/hm&;amp;lt;sub&;amp;gt;2&;amp;lt;/sub&;amp;gt;。干草产量从孕穗期持续增加,蜡熟期达到最高,为10184.71㎏/hm&;amp;lt;sub&;amp;gt;2&;amp;lt;/sub&;amp;gt;。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开花期最高,为10.00%,蜡熟期最低,为7.07%。饲料相对值(RFV)乳熟期最高,为95.85,蜡熟期次之,为86.03。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晋北地区旱作条件下,饲草燕麦在调制青贮饲料时应在开花期至乳熟期收割;调制干草时应在乳熟期至蜡熟期收割。  相似文献   
17.
以18份引进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材料,采用5种不同浓度NaCl下进行温室苗期耐盐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株高、存活率这4项指标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都呈递减趋势,且浓度间差异极显著(P<0.01),0.3%盐浓度偏小,不足以反映盐胁迫程度,而0.6%盐浓度过于偏大,导致试验后期幼苗枯萎、死亡,不适合作为引进紫花苜蓿耐盐性评价盐浓度。这4项指标作为耐盐性评价是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从耐盐生理评价显示,质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浓度间差异极显著(P<0.01),这两项指标也可作为耐盐性评价的辅助指标。综合以上耐盐性评价结果显示,材料13、14较耐盐,材料5、6、9、10、17耐盐性较差,其他11份材料为中等耐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获得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转录组数据库和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选取对照组和干旱胁迫组作为受试材料,采用Illumina HiSeq 4000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获得25.23 Gb数据(118580条Unigenes)。将所得到的Unigenes与基因库数据进行比较,对Unigenes进行功能注释,共50070条Unigenes获得功能注释。白羊草转录组中的Unigene根据GO功能大致可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三大类共54个分支。将Unigene与KOG数据库进行比对,根据其功能大致可分为25类。KEGG数据库作为参考,依据代谢途径可将Unigene定位到116个代谢途径分支。通过差异性分析发现,差异性表达基因共3987条,其中上调基因占39.45%,下调基因占60.55%,相差较大。[结论]本研究首次对白羊草转录组进行了分析,为白羊草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因组数据库资源。  相似文献   
19.
PEG渗透胁迫下鸭茅种子萌发特性及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20%聚乙二醇溶液(PEG-6000)作渗透介质,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20份野生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种质进行了萌发期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PEG胁迫降低了鸭茅种质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阻碍了胚芽和胚根的生长,种质间表现出较大差异.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20份种质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ZXY04P-148> ZXY04P-239> ZXY04P-189> ZXY03P-69> ZXY03P-22> ZXY04P-89> ZXY04P-22> ZXY04P-226> ZXY03P-191> ZXY03P-173> ZXY04P-207> ZXY04P-101> ZXY04P-75> ZXY04P-155> ZXY04P-4> ZXY03P-227> ZXY04P-57> ZXY03P-122> ZXY04P-136> ZXY04P-201.  相似文献   
20.
羊茅属植物耐盐性评价及其对盐胁迫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11  
采用6种不同浓度的NaCl对18份羊茅属植物进行耐盐性评价,结果显示,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大,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株高及存活率都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地上生物量下降幅度要大于地下生物量,且在0.6%,0.8%和1.0%三个NaCl浓度间差异极显著。材料评价结果表明,材料8,26,61和509相对较耐盐。在此基础上,从中选取7份材料进一步探讨盐胁迫下的的生理反应,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的升高,叶绿素和光合速率呈现递减趋势,脯氨酸呈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