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332篇 |
免费 | 412篇 |
国内免费 | 69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799篇 |
农学 | 813篇 |
基础科学 | 1232篇 |
1113篇 | |
综合类 | 7041篇 |
农作物 | 927篇 |
水产渔业 | 841篇 |
畜牧兽医 | 3700篇 |
园艺 | 1390篇 |
植物保护 | 5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7篇 |
2023年 | 372篇 |
2022年 | 425篇 |
2021年 | 467篇 |
2020年 | 358篇 |
2019年 | 558篇 |
2018年 | 578篇 |
2017年 | 270篇 |
2016年 | 433篇 |
2015年 | 406篇 |
2014年 | 934篇 |
2013年 | 689篇 |
2012年 | 799篇 |
2011年 | 822篇 |
2010年 | 754篇 |
2009年 | 808篇 |
2008年 | 692篇 |
2007年 | 770篇 |
2006年 | 745篇 |
2005年 | 607篇 |
2004年 | 605篇 |
2003年 | 492篇 |
2002年 | 435篇 |
2001年 | 464篇 |
2000年 | 555篇 |
1999年 | 476篇 |
1998年 | 467篇 |
1997年 | 501篇 |
1996年 | 453篇 |
1995年 | 446篇 |
1994年 | 418篇 |
1993年 | 447篇 |
1992年 | 381篇 |
1991年 | 322篇 |
1990年 | 319篇 |
1989年 | 242篇 |
1988年 | 103篇 |
1987年 | 115篇 |
1986年 | 111篇 |
1985年 | 89篇 |
1984年 | 77篇 |
1983年 | 65篇 |
1982年 | 82篇 |
1981年 | 44篇 |
1980年 | 27篇 |
1979年 | 15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6篇 |
1959年 | 12篇 |
1957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柑桔矢尖蚧(UnaspssanonensisKuwana)属同翅目Homoptera盾蚧科DidsPdidae。主要以1龄若虫危害寄主 ,2龄若虫和成虫固着在寄主上 ,此虫具有雌雄二型现象。雌虫一生只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发育阶段 ,雄虫一生经过卵、若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属于过渐变态类型。雌虫2龄后分泌一层蜡质物覆盖体表 ,起保护作用 ,雄虫1龄后开始形成一层白色粉状物 ,亦起保护作用 ,羽化后不易发现。雌、雄1龄若虫常群集取食危害。由于该虫具有上述生物特性 ,常给防治带来巨大的困难。为进一步了解掌握其生… 相似文献
42.
43.
为探究铜藻(Sargassum horneri)的有机碳释放速率、与净初级生产力(NPP)之间的关系及主要的调控因素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三变量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测定铜藻在不同温度(5、15和25℃)、光照[86、172和258 μmol/(m2·s)]和光照周期(L∶D=6 h∶18 h、L∶D=12 h∶12 h、L∶D=24 h∶0 h,L表示光照时长,D表示黑暗时长)条件下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的释放速率和初级生产力。结果显示,DOC和POC释放速率的范围分别为0.653~4.785 mg/(g·h)和0.066~0.322 mg/(g·h);温度和光照强度分别是铜藻释放DOC和POC的主要调控因素;铜藻在高温、中光、L∶D=6 h∶18 h条件下的DOC释放速率最高[4.785 mg/(g·h)],在高温、高光、L∶D=24 h∶0 h条件下的POC释放速率最高[0.322 mg/(g·h)];铜藻释放的DOC和POC占NPP的比值分别为4%~130%和0.4%~5.9%;DOC释放速率与NPP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OC释放速率与NPP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铜藻的生理生态学特性及其对沿海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4.
近几年来,我们采用薄膜袋子充满气衬垫在肠管内的简易吻合的方法,共收治猪小肠断端13例,除其中2例因腹膜严重感染,引起腹腔积水而手术失败外,其余全部治愈,治愈率达85%,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5.
46.
南丰蜜桔优良株系——“杨小2—6”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丰蜜桔为我国十大优良柑桔品种之一。抚州地区柑桔研究所(原南丰县柑桔试验站)与南丰县柑桔科技工作者自70年代初开展南丰蜜桔营养系选种,1973年从南丰县桥背乡杨梅村选出了南丰蜜桔优良株系——“杨小2-6”。迄今为止,在省内外已推广株系苗百万余株。经过20多年省内外的试种及系统观察鉴定,其优良性状稳定。现将选育经过及其主要性状报告如下。王选育经过1.1初选1972年由南丰县柑桔试验站主持,县园艺场、垦殖场和各乡的柑桔技术人员组成选种协作组,于1刃3年在水南乡(现桥背乡)杨梅大队第二生产队首次选出一小果系单株,当年为…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测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糖原合成酶激酶基因MoGSK3敲除突变体表型,明确MoGSK3在稻瘟菌中的潜在生物学功能,为挖掘防治稻瘟菌新型药剂的潜在靶标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同源重组原理,用split-PCR方法获得稻瘟菌MoGSK3敲除突变体菌株,将MoGSK3基因克隆到pFL2载体上得到MoGSK3-C融合载体,并将其通过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导入MoGSK3突变体中得到回补菌株。培养观察野生型菌株Guy11、突变体菌株G3-9及回补菌株GC-1的菌落形态和生长状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稻瘟菌产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观察稻瘟菌不同菌株的分生孢子形态,通过附着胞洋葱表皮穿透试验及接种水稻叶片,研究其致病力;通过KI-I-2染色对野生型菌株Guy11及突变体菌株G3-9分生孢子和附着胞中的糖原运输能力进行观测。【结果】稻瘟菌MoGSK3突变体存在多个表型缺陷,与野生型菌株Guy11相比,MoGSK3突变体菌株G3-9菌落直径显著变小,生长缓慢,产孢相关基因表达量下降且分生孢子出现末端伸长畸形的状态。MoGSK3基因缺失还会导致稻瘟菌菌丝末端无法形成正常的分生孢子梗,附着胞无法穿透洋葱表皮形成侵染菌丝,接种划伤水稻叶片也无法形成褐色病斑。对MoGSK3突变体菌株G3-9分生孢子及附着胞进行糖原染色后发现,突变体菌株G3-9在糖原转运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缺陷。【结论】MoGSK3基因参与稻瘟菌的生长、分生孢子形成及形态建成、侵染、糖原转运等过程,是稻瘟菌重要的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48.
该文针对我国10kV配电线路单相接地的现状,介绍了采用基于配电自动化技术的配电网接地故障检测方案。该方案不但可以提高配电线路接地故障选线的精度,同时还使自动寻找接地故障点,隔离接地区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