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鉴定引起狐狸肺炎的病原菌,采用常规鉴定法和16S rRNA PCR方法从肺炎的狐狸肺脏病料组织中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确定该菌为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菌的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分离菌与绿脓杆菌同源性达100%。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有致病性。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42.
为探究奶牛免疫布鲁氏菌A19疫苗(以下简称A19疫苗)后的抗体变化规律及向外排菌的风险,使用A19疫苗免疫30头3月龄奶牛,在首免和加强免疫后3个月内,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抗体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血液以及口鼻、阴道拭子的布鲁氏菌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首免后6 d,奶牛抗体开始出现阳转,60 d后绝大部分奶牛抗体转阴,而加强免疫后3d,又出现抗体阳转;仅在首免后2 d内的阴道拭子和首免后6 d内的血液中检测到布鲁氏菌核酸,而在口鼻拭子中以及其他时间点的血液和阴道拭子中均未检测到布鲁氏菌核酸。结果表明,A19疫苗免疫奶牛抗体阳转快,排菌期短,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3.
为探讨乌鳢体内嗜水气单胞菌携带情况,本调查以长春市售表观健康乌鳢为研究材料,从其体内分离并鉴定嗜水气单胞菌,并对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情况进行调查,同时选取代表株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共分离嗜水气单胞菌107株,其中56%以上分离株携带3种以上毒力基因,88.79%(95/107)的分离株携带Lux S基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携带毒力基因菌株对小鼠、斑马鱼均有一定致病性,随着菌株携带毒力基因种类的增多,致病力也相应增强。研究结果对研发食用乌鳢的公共卫生安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4.
为比较不同类型核酸提取试剂盒的布鲁氏菌核酸提取效率,选取6种核酸提取试剂盒(磁珠法、柱式法各3种),分别对布鲁氏菌灭活菌液和16份临床组织样品进行核酸提取,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评估提取效率。结果显示:6种试剂盒在提取10~2和10~4稀释度的布鲁氏菌灭活菌液核酸时,磁珠法的提取产物荧光定量PCR的Ct值整体低于柱式法,批内变异系数小于5%;提取临床组织样品时,2种柱式法细菌提取试剂盒能够提取全部样品的核酸,2种磁珠法细菌提取试剂盒提取了14份核酸,剩下的1种磁珠法和1种柱式法病毒提取试剂盒分别提取了12份和3份核酸。结果表明:6种试剂盒均能有效提取布鲁氏菌灭活菌液,其中磁珠法提取效率略高于柱式法;柱式法细菌DNA对临床组织样品的提取效率略高于磁珠法细菌DNA,但磁珠法和柱式法的病毒DNA提取试剂盒均不适用于临床组织样品的布鲁氏菌核酸提取。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实验室条件、样品数量和任务紧迫性等因素,选取应用合适的试剂盒。本研究为布鲁氏菌核酸提取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5.
为了研究肽聚糖相关脂蛋白(peptidoglycan-associated lipoprotein, Pal)在肠炎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和耐药中的作用,本研究构建了肠炎沙门菌的pal缺失株,对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进行检测,同时检测Curli菌毛和纤维素形成,以及检测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野生型菌株相比,pal基因缺失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降低,Curli菌毛分泌量降低,但纤维素形成无显著降低,生物被膜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为进一步分析pal基因在肠炎沙门菌耐药性中的作用,本研究测试了多黏菌素B对该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pal基因缺失株对多黏菌素B的MIC降低了75%。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pal基因影响肠炎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和耐药性,研究结果为肠炎沙门菌Pal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为研究狐源沙门菌双组份系统CpxR/A在细菌耐药和抗血清杀伤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λ-Red重组技术构建了cpxR基因缺失株S-ΔcpxR,评价其在生物被膜形成、耐药、抗血清杀伤和细菌毒力中的重要作用。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cpxR基因缺失株的生长速度、生化特性没有改变,但是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降低,对阿莫西林、阿米卡星和恩诺沙星的敏感性增加,血清中存活率和对小鼠的毒力显著降低。结果表明,沙门菌CpxR与毒力相关,为狐源沙门菌基因缺失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讨中西药联用对牛源肺炎克雷伯菌体外抑菌效果,筛选出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中西药组合,试验采用水提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7种药物对牛源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KpQHD1~14)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12个药物组合联用抑菌浓度(FIC)指数。结果表明:7种药物对牛源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菌株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单用时以恩诺沙星和头孢曲松抑菌效果最佳;在12个中西药联用组合中,恩诺沙星+黄连、头孢曲松+黄连、氟苯尼考+黄连组合对牛源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K.p QHD3、K.p QHD12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氟苯尼考+五味子组合对临床分离菌株K.p QHD1、K.p QHD4、K.p QHD6、K.p QHD9、K.p QHD5、K.p QHD7、K.p QHD8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说明中西药联用对牛源肺炎克雷伯菌有一定的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8.
为了测定24味中草药对美人鱼发光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并筛选出具有较好体外抑菌作用的单味中草药,试验采用水提法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琼脂平板打孔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24味中草药对美人鱼发光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诃子、知母、黄芩、女贞子、青皮5种药物抑菌效果较好,其中诃子、知母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平均30 mm以上,MIC为31.25 mg/m L。  相似文献   
49.
为了测定24味中草药对哈维氏弧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筛选出具有较好体外抑菌作用的单味中草药,试验采用水提法提取诃子、知母等24味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琼脂平板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中草药对哈维氏弧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乌梅、苏木、黄芩、夏枯草、连翘、女贞子这6种药物抑菌效果较好,其中黄芩和苏木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在25 mm以上,MIC和MBC均为31.25 mg/m L。说明中草药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50.
为了解迟缓爱德华菌鞭毛蛋白FliC的免疫特性,从迟缓爱德华菌基因组中克隆出鞭毛基因fliC,并将其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上,用原核表达的方法获得大量重组蛋白,将蛋白纯化后,通过动物模型确定该蛋白的免疫特性。结果表明,迟缓爱德华菌鞭毛蛋白FliC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对免疫动物应对强毒株感染具有一定保护效果。将Fli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混合免疫小鼠能够刺激机体产生较高水平抗BSA抗体,说明其佐剂特性。研究表明,迟缓爱德华菌鞭毛蛋白FliC具有优良的免疫原性和佐剂特性,是迟缓爱德华菌的保护性抗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