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由于红细胞的结构比较简单,起初,人们认为红细胞的功能只是O和CO的运输载体.但是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红细胞的功能不仅仅只是运输载体,还有参与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红细胞具有识别、黏附、浓缩、杀伤抗原、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能力,参与机体免疫调控,并且有完整的自我调控系统,许多疾病的免疫发病机制中,红细胞天然免疫缺陷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许多疾病的发生同样会引起红细胞黏附能力的变化[1].红细胞天然免疫功能的测定可以为药物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兽医研究以及其它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42.
通过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作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观察大鼠品系、给药剂量、给药次数对大鼠成模率、死亡率的影响,同时研究利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判断大鼠糖尿病成模率的意义。随机取16只SD大鼠设置正常对照组。试验一: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中剂量组(55 mg/kg,n=12)和高剂量组(65 mg/kg,n=12);试验二: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STZ(55 mg/kg,n=12),与1中的Wistar大鼠作对比;试验三:SD大鼠随机分为一次给药组(n=16)和两次给药组(n=16),注射剂量均为55 mg/kg,观察期间进行OGTT。结果表明,Wistar大鼠成模率和死亡率均高于SD大鼠;采用SD大鼠、中剂量给药和两次给药的方式可提高成模率,并降低死亡率;在有明确胰岛病理改变的模型组大鼠,其OGTT异常阳性率显著高于空腹血糖异常阳性率。用STZ诱导糖尿病模型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过瘤胃脂肪对泌乳早期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高产荷斯坦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6头。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每头每天添加200g、300g和400g过瘤胃脂肪;Ⅳ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20d。在饲喂前、饲喂后10d和20d检测试验奶牛血浆葡萄糖、β-羟丁酸、游离脂肪酸、尿素氮、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Ⅲ组血糖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浆β-羟丁酸、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变化均不显著(P0.05)。这些结果表明过瘤胃脂肪能提高血糖水平,从而改善奶牛的能量负平衡。  相似文献   
44.
黑龙江省主栽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黑龙江省34份马铃薯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45对引物中筛选出20对引物能在34份马铃薯品种间扩增出较好多态性片段,共扩增出DNA条带170条,多态性条带84条,多态性比率为49.4%,每对引物平均可扩增出4.2条多态性条带。聚类分析表明,34份马铃薯品种间相似系数为0.514~0.903,平均相似系数为0.671;供试材料可分为3大类7亚类。研究表明,黑龙江省主栽马铃薯品种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多样性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45.
用从健康奶牛瘤胃液中分离的产琥珀酸放线杆菌3株即HL1、HL2、HL3,进行体内外发酵试验。体外发酵试验是按瘤胃液是否添加菌株分为对照组(C),添加HL1组(T1),添加HL2组(T2),添加HL3组(T3),以便筛选出产酸能力最强的菌株。体内发酵试验是将筛选出产酸能力最强的菌株添加到粗精比60∶40组(T4),粗精比50∶50组(T5),粗精比40∶60(T6)日粮中,对照组(C)为不添加菌株的各自日粮,检测该菌株在日粮变化的情况下在瘤胃中产酸的能力。试验结果显示:(1)在体外发酵试验中,三组pH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均明显低于C(p0.05);T1组中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均显著高于C、T2和T3(p0.05),而T2和T3却不显著高于C(p0.05);T1组和T3组乳酸浓度明显低于C(p0.05)。(2)在体内发酵试验中,T4组与自C相比,pH显著降低(p0.05),丙酸、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乙酸和乳酸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T5组与自C相比,pH未明显降低(p0.05),乙酸、丙酸、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乳酸浓度显著减少(p0.05);T6组与自C相比,pH明显降低(p0.05),乙酸、丙酸、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乳酸浓度未显著降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最强的产琥珀酸放线杆菌(HL1)体内外均能提高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降低乳酸的浓度,对反刍动物的能量代谢和酸中毒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6.
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很常见,也是非常难防控的老大难问题,其发生普遍、原因复杂损失巨大仔猪腹泻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从病原角度看,多为菌群失调造成,母猪奶水不足、仔猪不能吃足母乳等均可引发仔猪菌群失调从而导致腹泻。许多研究证明,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病原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轮状病毒。现针对大庆某猪场腹泻仔猪进行的病原学  相似文献   
47.
教学是高等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近年来,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和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中,要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综合  相似文献   
48.
荷斯坦奶牛乳房炎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房炎是当今困扰奶牛生产者的主要疾病之一。而链球菌则是引起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可致人或动物的各种化脓性疾病、肺炎、乳腺炎、败血症等。由于奶牛乳房炎常常引起泌乳量下降 ,乳品质降低 ,给奶牛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 ,我们对牡丹江某荷斯坦奶牛场的乳房炎患牛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以期为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病料采集 :用灭菌的青霉素小瓶采集乳房炎症状明显的荷斯坦奶牛 (弃去头 1~ 2把乳后 )的乳汁 10份 ,冷藏保存并送检。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病料接种到鲜血琼脂板中 ,经3 7℃培养 2 4h…  相似文献   
49.
本研究旨在了解过瘤胃脂肪对奶牛产后发情的影响,为提高集约化牛场奶牛繁殖性能提供科学依据。选取年龄、体重、胎次及泌乳量相近的健康泌乳奶牛40头,按添加过瘤胃脂肪的量分为高(H,400g/d·头)、中(M,300g/d·头)、低(L,200g/d·头)和对照组(0g/d·头)四组,每组10头,试验期为产后30d至70d。在产后30d、45d、60d、70d以及发情时记录试验奶牛采食量、体况分及泌乳量,调查繁殖性能,检测血浆血糖、游离脂肪酸、雌激素和孕酮的浓度。结果显示,试验奶牛繁殖性能从高到低依次为H组、M组、L组和对照组;第一情期血浆葡萄糖浓度为H组〉M组〉L组〉对照组(P〉0.05);第一情期间血浆雌激素水平随着能量摄入增加而升高,孕激素水平变化不大(P〉0.05)。M组奶牛产后发情最早,繁殖性能最高。本研究得出结论:集约化奶牛场奶牛日粮能量水平能明显地影响奶牛产后生殖机能。日粮能量摄入越低,奶牛配种率与受胎率越低,产犊间隔越长。产后30d每天饲喂300g过瘤胃脂肪能改善奶牛生殖机能,提高奶牛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50.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出血症俗称兔瘟 ,是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系统出血、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本病于 1984年初 ,首先在我国江苏等地爆发 ,随即蔓延到全国多数地区。此后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报道了本病。兔病毒性出血症在临床上易与兔巴氏杆菌相混淆。因此 ,有必要通过实验室来确诊该病 ,提出正确的防治措施 ,确保养兔业的发展。现将养兔户发生的兔出血症诊治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某养兔户饲喂种兔、子兔、青年兔共 70余只 ,2 0 0 2年 5月2 6日突然有 1只死亡 ,随后连续发病 ,5d内共死亡 3 0只 ,死亡率高达 4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