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探究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烯草酮?精喹禾灵对紫花苜蓿田老根马唐的防除效果及助剂安融乐对上述4种药剂的增效作用, 在室内测定马唐幼苗和成株对4种除草剂及添加助剂的敏感性, 并在田间验证上述4种除草剂与助剂混用对老根马唐的防效?室内结果表明, 成株马唐对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烯草酮?精喹禾灵的耐药性增加明显, 其中精喹禾灵的耐药性增加最大; 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烯草酮?精喹禾灵与安融乐混配后, 成株马唐的鲜重GR50(有效成分)较单用上述除草剂分别减少16.6%?31.0%?31.5%?6.2%, 其中烯草酮与安融乐混配增效作用最为明显?田间结果表明, 安融乐的加入能提高上述4种除草剂对老根马唐的防效, 其中烯草酮和安融乐混配对老根马唐的增效最优, 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较单用分别增加10.39和8.58百分点, 并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产量?  相似文献   
42.
河南省小麦田杂草发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河南省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从而制定合理、有效的杂草防除策略,对河南省10地市15个县(市、区)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小麦田主要杂草有17种,其中禾本科杂草4种,阔叶杂草13种。阔叶杂草播娘蒿、猪殃殃、荠菜在河南省发生较为普遍,成为小麦田恶性阔叶杂草,而禾本科杂草节节麦近年来发生逐步加重,成为麦田杂草防治的难点。河南省不同地区草相有较大差异,杂草发生呈现区域分化特点。南阳地区杂草的种类最为丰富,达2.93种/m2;而信阳地区的杂草发生密度最大,达158.00株/m2,危害最严重。河南省杂草总体发生情况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加剧的态势。  相似文献   
43.
阮文刚  吴仁海  郑少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398-10401
现有环境承栽力在概念、内涵及量化方法上,都存在一些有争议的地方,值得进一步研究。针对这一现状,首先把生态服务功能的概念加入环境承栽力中,把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定义为由多维度综合向量合成;其次,介绍具有专家决策及统计学分析优点群组决策法,将其引入计算环境承载力的指标权重;再次,在现有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尚无统一定论的基础上,尝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佛山市为基础进行研究,检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4.
为探究安全、高效的胡萝卜田苗后杂草化学防除技术,采用盆钵法研究了13种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对胡萝卜的室内安全性,并对筛选得到的苗后除草剂进行了初步的田间药效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13种除草剂中扑草净对胡萝卜的安全性较好,在225 g(a.i.)/hm2剂量下,胡萝卜苗的鲜重为53.61 g,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未出现药害反应;在450、750 g(a.i.)/hm2剂量下分别出现了1级和2级的低级别药害反应;而噁草酮、氰草津、嘧啶肟草醚、双草醚、辛酰溴苯腈、乙氧氟草醚、乙羧氟草醚、咪唑乙烟酸、灭草松、噻吩磺隆、双氟磺草胺和氯吡嘧磺隆在推荐剂量下,对胡萝卜鲜重抑制率为19.30%~100.00%,出现了3~5级的药害反应。扑草净对胡萝卜田杂草有较好的防效,在剂量为450~600 g(a.i.)/hm2时对胡萝卜田杂草总体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到80.56%以上,且对胡萝卜安全,无药害反应。胡萝卜田苗后杂草化学防除建议使用450~600 g(a.i.)/hm2扑草净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可达到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有效防除,且对胡萝卜安全。  相似文献   
45.
氰草津防除小麦田播娘蒿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时期以不同剂量的40%氰草津或氰草津与50%异丙隆、75%苯磺隆混用防治麦田杂草播娘蒿,结果表明,40%氰草津悬浮剂(ai)840~960 g/hm2苗前封闭1、200~2 160 g/hm2冬前喷雾对播娘蒿防治效果达到96%以上,对其他杂草防治效果达98%以上。春季拔节期,40%氰草津悬浮剂(ai)720 g/hm2与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ai)1 500 g/hm2或与75%苯磺隆水分散剂(ai)11.25 g/hm2混用,药后30 d(4月17日)对播娘蒿的防效高于90%,显著高于75%苯磺隆水分散剂13.5 g/hm2对播娘蒿的防效。各处理无药害,表明氰草津对小麦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6.
药用菊花对菊花瘿蚊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单株虫瘿量作为指标就我国常见的14种药用菊花对菊花瘿蚊的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祁菊为高感品种;怀小白菊、小亳菊为感虫品种;温茶菊、杭菊、大亳菊、贡黄菊为抗虫品种;贡白菊及3种野菊花等为高抗品种。抗性机制研究表明,菊花瘿蚊对不同菊花资源的产卵存在选择性差异。各菊花品种瘿蚊蛹重差异不大,但死亡率差异较大,存在抗生性差异。  相似文献   
47.
菊花瘿蚊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菊花瘿蚊的生活习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冬季培土育苗,春季提前移栽,以确保栽种无虫苗木;苗期摘除虫瘿、适时打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下一代虫口数量;保护寄生蜂越冬、保存和释放越冬寄生蜂是利用有益生物控制瘿蚊发生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48.
本研究通过室内外试验评估了12种苗前除草剂对红花的安全性和除草效果。盆栽试验表明,50%乙草胺EC有效剂量675~1 350 g/hm~2,33%二甲戊灵EC 495~990 g/hm~2,960 g/L精异丙甲草胺EC 675~1 350 g/hm~2,24%乙氧氟草醚EC 60~180 g/hm~2,30%吡氟酰草胺SC 54~162 g/hm~2,250 g/L噁草酮EC 270~540 g/hm~2,50%丙炔氟草胺WP 45~90 g/hm~2,对红花生长抑制相对较小,鲜重抑制率基本上低于20%。田间对上述除草剂及其混用的安全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960 g/L精异丙甲草胺EC 900 g/hm~2+250 g/L噁草酮EC 450 g/hm~2对红花生长抑制较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其他除草剂单独使用或混配使用对红花苗前期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叶色、株型等无明显影响,整体药害程度较轻。调查表明,除草剂混配使用较除草剂单用对杂草控制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49.
麦田新型除草剂砜吡草唑的除草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杂草严重影响小麦的丰产丰收,而使用除草剂是麦田杂草防除中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砜吡草唑是新型广谱、高活性的苗前土壤处理除草剂。明确砜吡草唑对麦田杂草的除草活性是该药剂在麦田应用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其对麦田常见杂草的杀草谱及除草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砜吡草唑土壤处理对麦田禾本科杂草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雀麦Bromus japonicus、棒头草Polypogon fugax、蜡烛草Phleum paniculatum,阔叶杂草大巢菜Vicia sativa、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麦家公Lithospermum arvense、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但对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和野燕麦Avena fatua的防除效果略差。在推荐剂量180 g/hm^2下,对鹅观草、多花黑麦草、雀麦、棒头草、蜡烛草、大巢菜、播娘蒿、麦家公、泽漆的株抑制率和鲜重抑制率均可达到90%以上。而对节节麦和野燕麦的ED 90分别为209.54和886.43 g/hm^2,高于砜吡草唑的田间推荐剂量。砜吡草唑具有广泛的杀草谱及较高的除草活性,可作为小麦田杂草化学防除的重要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50.
为了解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河南省主播小麦品种的安全性,对河南省主播小麦品种进行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包衣示范试验,调查其对小麦发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在推荐剂量(4 mL 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包衣1 kg小麦种子)下使用对供试小麦品种均无不良影响。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处理可明显提高秋乐2122、周麦27、西农979、豫麦158、矮抗58、济麦4号、开麦21、泛麦8号、丰德存麦1号的出苗率,其出苗率分别为90%、98%、89%、96%、96%、70%、83%、98%、81%,未经药剂处理的出苗率分别为75%、86%、82%、72%、89%、62%、76%、78%、69%;基本苗数调查结果显示,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处理对各小麦品种出苗无不良影响;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处理可明显提高豫麦158、百农207、天民198等的分蘖数、地上鲜质量,经药剂处理后分蘖数分别为5、4、4个,未经药剂处理的分蘖数分别为4、3、3个,经药剂处理后地上鲜质量分别为8.31、8.25、7.10 g,未经药剂处理的地上鲜质量分别为6.62、6.11、5.72 g,说明该种衣剂对小麦植株的生长有促进作用;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处理可明显提高西农979、周麦22等的根数(经药剂处理后根数分别为11、10条,未经药剂处理的根数分别为9、8条)、根长(经药剂处理后根长分别为11.8、11.4 cm,未经药剂处理的根长分别为10.2、10.1 cm)、地下鲜质量(经药剂处理后地下鲜质量分别为0.91、0.65 g,未经药剂处理的地下鲜质量分别为0.81、0.45 g),说明该种衣剂对小麦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综上,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在推荐剂量(4 mL 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包衣1 kg小麦种子)下使用对供试的河南省主播小麦品种安全,且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