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建立一种快速的猪伪狂犬病毒抗体检测方法,本研究参照已发表的PRVSA株基因组序列,PCR扩增了长约1070bp的gD基因片段,将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到pET30a原核表达载体,转化BL21表达菌,经IPTG诱导后获得了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gD蛋白。重组蛋白纯化后,经免疫印迹检测证明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以该蛋白作为包被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为二抗,建立了检测猪伪狂犬病毒抗体的PPA—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与其他7种常见猪病病毒(CSFV、PPV、PRRSV、JEV、PCV-2、PEDV、TGEV)的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批内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小于5%,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小于10%;与IDEXXgD-ELISA试剂盒相比较,符合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0%、95.1%和88.1%。本研究建立的PRVgD-PPA—ELISA抗体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为PRV的免疫猪群抗体监测、快速诊断和PRV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2.
43.
44.
ARV、REV与ALV三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椐GenBank中已发表的禽呼肠孤病毒(ARV)、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禽白血病病毒(ALV)等3种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了3对分别与ARV、REV和ALV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在建立各病毒单项RT-PCR技术的基础上,优化三重RT-PCR反应条件,建立了3种病毒的三重RT-PCR技术。结果表明,用这3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ARV、REV、ALV核酸模板进行三重RT-PCR扩增,可同时扩增ARV的247bp,ALV的675bp,REV的467bp的特异性片段,而对其他6种禽病病原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三重RT-PCR技术能检出10pg的ALV、1pg的ARV和10pg的REV模板。用42份临床病料对本研究多重RT-PCR技术和单项RT-PCR技术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两者的总符合率为92%以上。表明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快速、准确的特点,可用于对这3种病毒的同时检测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5.
伪狂犬病活疫苗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全国广泛推广使用的疫苗,其效力检验十分必要,而伪狂犬强毒毒价测定则是效力检验的一个必要前提。本实验选用BHK-21细胞及家兔和小鼠实验动物,来检测PRV的TCID50和LD50,旨在找出基于家兔和小鼠两种实验动物PRVTCID50和LD50之间的关系,以简化该苗的效力检验过程。结果表明:用兔子做效力检验时,可以用TCID50代替测LD50。  相似文献   
46.
在构建gE和gI双基因缺失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SA738株的基础上,以绿色荧光蛋白为标志,将gI-/gE-/PRV SA738转染BHK-21细胞,通过蚀斑法得到纯化的gI-/gE-/PRV SA738。毒价检测结果显示,TCID50由7.25下降至5.75,表明该病毒已被弱化,与预期结果相当。将该病毒灭活后,以不同滴度接种无母源抗体仔猪及妊娠母猪,安全性检测表明,gI-/gE-/PRV SA738对仔猪体温、生长,对妊娠母猪产仔及仔猪健康状况均无影响。随后将灭活的gI-/gE-/PRV SA738与弗氏佐剂混合乳化,分别接种家兔与仔猪,免疫后7、14、21、28d采血分离血清。经ELISA检测,家兔免疫后14d、仔猪免疫后7d均显示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抗体中和试验表明,家兔免疫后14d抗体水平比7d显著升高,但至21d,抗体升高不明显;仔猪抗体水平至28d,中和抗体水平达到1∶262.23,与21d相比差异极显著。免疫后28d,采用100LD50PRV强毒攻击动物,进行免疫保护性试验,结果显示,家兔免疫组只有一只出现轻微的一过性临床症状,未出现死亡,而对照组出现了奇...  相似文献   
47.
伪狂犬病活疫苗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全国广泛推广使用的疫苗,其效力检验十分必要,而伪狂犬强毒毒价测定则是效力检验的一个必要前提。本实验选用BHK-21细胞及家兔和小鼠实验动物,来检测PRV的TCID50和LD50,旨在找出基于家兔和小鼠两种实验动物PRVTCID50和LD50之间的关系,以简化该苗的效力检验过程。结果表明:用兔子做效力检验时,可以用TCID50代替测LD50。  相似文献   
48.
在构建gE和gI双基因缺失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SA738株的基础上,以绿色荧光蛋白为标志,将gI^-/gE^-/PRVSA738转柒BHK-21细胞,通过蚀斑法得到纯化的gI^-/gE^-/PRVSA738。毒价检测结果显示,TCID50由7.25下降至5.75,表明该病毒已被弱化,与预期结果相当。将该病毒灭活后,以不同滴度接种无母源抗体仔猪及妊娠母猪,安全性检测表明,gI^-/gE^-/PRVSA738对仔猪体温、生长,对妊娠母猪产仔及仔猪健康状况均无影响。随后将灭活的gI^-/gE^-/PRVSA738与弗氏佐剂混合乳化,分别接种家兔与仔猪,免疫后7、14、21、28d采血分离血清。经ELISA检测,家兔免疫后14d、仔猪免疫后7d均显示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抗体中和试验表明,家免免疫后14d抗体水平比7d显著升高,但至21d,抗体升高不明显;仔猪抗体水平至28d,中和抗体水平达到1:262.23,与21d相比差异极显著。免疫后28d,采用100LD50 PRV强毒攻击动物,进行免疫保护性试验,结果显示,家兔免疫组只有一只出现轻微的一过性临床症状,未出现死亡,而对照组出现了奇痒等较重的临床症状,且于5d后全部死亡;仔猪对照组攻毒后2d,出现了精神高度沉郁、不食、呕吐与腹泻等症状,并于5d后死亡;免疫组攻毒后3d,出现轻微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腹泻等症状,且于攻毒后6d恢复正常,免疫保护率为100%。以上结果表明,该gI^-/gE^-/PRVSA738-突变株有效诱导了机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9.
为了评估鲁北地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霉菌毒素含量及危害情况,在鲁北地区18家养殖场青贮池中采集青贮样品,利用ELISA检测方法,开展了呕吐毒素(DON)、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T-2、赭曲霉毒素(OTA)等5种常见霉菌毒素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呕吐毒素、T-2毒素检出率均为100%,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检出率分别为55.56%、27.78%、5.56%;5.56%的样品存在黄曲霉毒素B1超出限量标准,其他均在限量标准以下。添加乳酸菌制剂制备组的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3种霉菌毒素平均含量明显低于未添加组。全部样品中均检测出2种以上霉菌毒素,其中DON+T-2+AFB1三种霉菌毒素的组合检出率最高,达到38.89%,因此需提高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