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目的]探究碱度对异育银鲫摄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从而为开展盐碱地区异育银鲫的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摄食量、生长率和存活率为指标,研究以碱度为1.47 mmol/L的曝气自来水作对照,碱度为4、7、10、15和20 mmol/L的5种水环境对异育银鲫健康养殖的适宜性。[结果]结果表明:4 mmol/L的水环境碱度能提高异育银鲫的生长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水环境碱度≥7mmol/L时,异育银鲫的生长率显著下降;水环境碱度≥10 mmol/L时,异育银鲫的摄食水平显著下降(P<0.05);异育银鲫的饵料系数随碱度的升高而升高,但碱度在1.47~7 mmol/L范围内饵料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1.47~10 mmol/L的水环境碱度对异育银鲫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当碱度≥15 mmol/L时异育银鲫的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4 mmol/L左右的水环境碱度适宜异育银鲫的健康养殖,而10 mmol/L以上的水环境碱度不利于异育银鲫的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几种植物油(大豆磷酯、豆油、花生油、菜籽油)和鱼油对日本沼虾抗氧化机能及肝胰腺和卵巢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在基础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6%鱼油、大豆磷脂、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饲养雌性日本沼虾(0.63~0.75 g)40 d。结果表明,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除鱼油组显著低于菜籽油组外,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大豆磷脂组肝胰腺SOD活力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大豆磷脂组和菜籽油组肌肉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显著高于鱼油组、豆油组和花生油组,大豆磷脂组、豆油组和菜油组肝胰腺CAT活力显著高于鱼油组和花生油组。肝胰腺和卵巢均检测到了饲料中未检测到的C20∶2n-6,鱼油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鱼油组肝胰腺和卵巢EPA(C20∶5n-3)含量和n-3/n-6的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n-6高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大豆磷脂组卵巢亚油酸(C18∶2n-6)含量显著高于鱼油组、花生油组和菜籽油组;豆油组肝胰腺n-6 PUFA含量显著高于鱼油组、花生油组和菜籽油组;花生油组卵巢DHA(C22∶6n-3)含量和n-3/n-6的值仅次于鱼油组,且均高于其他各组;菜籽油组肝胰腺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综上所述,豆油和菜籽油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鱼油应用于日本沼虾饲料中。 相似文献
24.
25.
为探讨盐度对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不同消化器官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1 200只个体均一的瘤背石磺[初均重(16.82±2.14)g]随机分成5组,分别置于不同盐度梯度(5、15、25、35和45)下饲养,期间用海泥与螺旋藻粉(m∶m=5∶1)拌饲投喂。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饲养30 d后测定消化道不同器官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试验结果显示:1)各消化酶在幽门胃、贲门胃、肝胰腺和肠中均有分布,但各消化器官之间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不同消化器官中蛋白酶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幽门胃[(91.46±0.57)U/g]、肝胰腺[(72.63±0.59)U/g]、肠[(44.78±0.66)U/g]和贲门胃[(40.12±0.45)U/g];淀粉酶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肝胰腺[(87.11±1.31)U/mg]、幽门胃[(45.72±1.06)U/mg]、肠[(26.52±1.05)U/mg]和贲门胃[(23.68±0.82)U/mg];纤维素酶活性以肝胰腺[(2.02±0.01)U/mg]最高,其次是肠[(1.01±0.01)U/mg],最低的是幽门胃[(0.53±0.01)U/mg]。2)盐度对各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除肝胰腺中的蛋白酶以外,幽门胃、贲门胃、肝胰腺和肠中各消化酶活性随盐度升高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分别在盐度15和25时活性最高,盐度45时活性最低。试验结果表明,低盐度(盐度5~25)对各消化器官消化酶活性均具有激活作用;其中,盐度15~25时消化酶活性最高,有利于瘤背石磺对饵料的消化吸收;而当盐度高于25时,则会抑制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26.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磷水平对黄鳝幼鱼生长、体成分、骨骼矿化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商业配方为基础,磷酸二氢钙为磷源[Ca(H2PO4)2],配制磷含量分别为0.67%、0.91%、1.05%、1.29%和1.53%的5种等氮等能饲料。每种饲料投喂3个网箱(1.5 m×2.0 m×1.5 m),每个网箱放养实验鱼[初始体质量(34.4±0.3)g]100尾,进行70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1)随着饲料中磷含量从0.67%增加到1.05%,黄鳝幼鱼各组增重率(WGR)、蛋白质效率(PER)和饲料效率(FE)显著升高(P0.05),当磷含量高于1.05%后各指标进入平台期。折线模型分析[Y=104.67-46.07(1.10-X),R2=0.944]显示,当饲料中磷含量为1.10%时可满足黄鳝生长需要;(2)随着饲料中磷含量的增加,实验鱼体的粗蛋白含量和肥满度显著升高(P0.05),而粗脂肪含量和肝体比显著下降(P0.05);(3)饲料磷含量增加,可显著提高实验组全鱼灰分和全鱼磷含量(P0.05)。折线模型分析[Y=0.988-0.635 4(1.05-X),R2=0.928]显示,当饲料中磷含量为1.05%时可满足黄鳝全鱼磷累积需要;饲料磷含量增加也显著提高了脊椎骨钙和磷含量(P0.05),但脊椎骨钙磷比无显著差异。折线模型分析[Y=7.696-0.985 5(1.10-X),R2=0.956]显示,当饲料中磷含量为1.10%时可满足黄鳝脊椎磷累积需要;(4)饲料磷水平对血清中的磷和钙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饲料中磷含量为1.10%,可以满足黄鳝对磷最大的组织储存需要以及最佳的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27.
以血红蛋白含量和肌肉蛋白含量为指标,以碱度为1.47 mmol/L的曝气自来水作为对照,研究了碱度为4、7、10、15和20 mmol/L的几种水环境对异育银鲫健康养殖的适宜性.结果表明:4 mmol/L的水环境碱度能提高异育银鲫血红蛋白含量,但差异不显著(JP>0.05),7 mmol/L的水环境碱度对血红蛋白含量也无显著影响(P>0.05),10、15和20 mmol/L的水环境碱度能显著降低异育银鲫血红蛋白含量(P<0.05);4、7和10 mmol/L的水环境碱度对异育银鲫肌肉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15和20 mmol/L的水环境碱度则会使异育银鲫肌肉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这说明,4 mmol/L左右的水环境碱度适宜异育银鲫的健康养殖,而7 mmol/L以上的水环境碱度不利于异育银鲫的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28.
越冬对黄鳝形体、肠道消化酶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初始体重(118.42±4.38)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对象,利用网箱研究越冬(时间为2012年11月20日至2013年3月25日)对黄鳝形体、肠道消化酶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越冬后黄鳝的平均体重、脏体比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6.50%、19.84%;肝体比极显著下降,降幅32.93%;越冬对黄鳝的肥满度无显著影响。越冬显著降低黄鳝肠道胰蛋白酶活力,降幅46.37%;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虽下降,但不显著。越冬极显著降低了黄鳝血清中过氧化氢酶活力,降幅66.19%;显著降低了溶菌酶活力,降幅29.59%;血清中丙二醛含量虽有下降,但不显著;血清中补体C3活力极显著上升,升幅28.57%;补体C4无显著影响。越冬显著影响黄鳝形体指标,越冬期间黄鳝主要消耗自身储备来维持血糖水平提供能量,并通过降低过氧化氢酶、溶菌酶和肠道胰蛋白酶活力和提高补体C3活力达到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29.
不同盐度条件下氨氮对双齿围沙蚕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双齿围沙蚕在不同盐度条件下对氨氮的耐受能力。[方法]在水温(27.0±0.5)℃、pH值为8.10的条件下,研究3种盐度(15‰2、5‰和35‰)下氨氮海水对双齿围沙蚕的急性毒性。[结果]在相同盐度下,氨氮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双齿围沙蚕的死亡率越高;在相同氨氮浓度下,盐度越低,双齿围沙蚕的死亡率越高,在15‰、25‰和35‰3种盐度下,总氨和非离子氨对双齿围沙蚕的安全浓度分别为3.31和0.23、3.84和0.254、.31和0.27 mg/L。氨氮对双齿围沙蚕的毒性表现出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并受盐度影响,盐度升高,毒性下降,双齿围沙蚕对氨氮的耐受能力增强。[结论]该研究为双齿围沙蚕的健康养殖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0.
将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幼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17-雌二醇(0.1 gL-1、1 gL-1、10 gL-1、100 gL-1和1 000 gL-1)中,于第2 、第4 、第6 和第8 天取样,分别测定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结果表明,第2 天时10 gL-1浓度组显著诱导双齿围沙蚕CAT、SOD和GST活性,1 000 gL-1浓度组显著抑制其SOD和GST活性。第4天时各浓度组SOD和GST活性均被不同程度诱导。第6 天时低浓度组(0.1 gL-1和1 gL-1)显著抑制双齿围沙蚕CAT活性,高浓度组(100 gL-1和1 000 gL-1)则抑制其SOD活性。第8天时,除1 000 gL-1浓度组外,其余各组CAT活性均被不同程度诱导(P0.05),而SOD活性则受到抑制,10 gL-1浓度组显著抑制其GST活性。试验结果显示,外源性17-雌二醇对双齿围沙蚕幼虫产生氧化胁迫,沙蚕幼虫SOD、CAT、GST对17-雌二醇的响应与其暴露浓度及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