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确定患病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的病原,本研究从患病鱼肝脏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株CQ200825,对该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人工感染实验、毒力基因检测、组织病理观察以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CQ200825为短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通过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和生理生化特性,确认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人工感染实验组与自然发病鱼都表现为鳍条基部出血、肝脾肿大、有腹水等症状,同时从人工感染濒死鱼体内分离到与菌株CQ200825理化及分子特性一致的优势菌株,表明CQ200825为患病翘嘴鲌的病原菌,并计算出菌株CQ200825对翘嘴鲌的半数致死量为2.7×106 CFU/mL。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菌株CQ200825携带外膜蛋白(ompA)、溶血素(hlyA)、热稳定性肠毒素(ast)和细胞毒性肠毒素(act) 4种毒力基因。组织病理观察发现,患病翘嘴鲌的肝、脾、肾和肠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即肝细胞肿胀、坏死,血管中血细胞凝集,脾脏红白髓界限不清、胞核有轻微肿胀,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颗粒变性,肠绒毛大部分坏死脱落。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CQ200825对多西环素等17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等4种抗菌药物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等12种抗菌药物表现为耐药。本研究可为翘嘴鲌维氏气单胞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
施用磷肥的十措施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化肥养鱼在养殖业上越来越被重视。然而,人们只重视使用氮肥,而忽视磷肥的施用,相反,磷肥却被列为水体第一位限制性营养因素,需要量虽比氮少,但在天然水体中缺磷现象往往比缺氮更普遍,更严重。在实际生产中,磷肥的施用方法也很...  相似文献   
23.
针对传统水产动物疾病学实验教学存在的诸多缺点和不足,西南大学水产系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实验教学理念,以引入开放性及科研性实验为基本思路,紧紧围绕实验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为确定重庆彭水地区杂交鲟患病死亡的原因,从患病鲟肝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CQST-2,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人工感染、理化特性测定、分子生物学鉴定、毒力基因检测与药敏试验,进一步对患病组织进行病理观察。结果表明,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感染健康杂交鲟可复现与自然患病鱼类似病症;16S rRNA、gyrBrpoBcpn60基因与维氏气单胞菌的同源性分别达99.7%、99.9%、99.4%和99.8%,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支;在水温为(22±1)℃时,对杂交鲟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0×105 CFU·g-1;毒力基因检测发现,该菌携带ompAactaerhlyAalt等5种基因;病理组织观察发现,患病鱼肝细胞结构模糊,肝血窦扩张充血,肠绒毛坏死脱落,肌肉层充血,鳃小片弯曲,上皮细胞增生。药敏试验表明,菌株CQST-2对氧氟沙星、氟苯尼考等18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麦迪霉素、吉他霉素、青霉素等9种抗菌药物耐药。研究结果表明,菌株CQST-2是杂交鲟的致病菌,该菌对杂交鲟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引起多个器官发生病变。  相似文献   
25.
26.
朱成科  吕光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287-12289
针对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开放式教学的新模式。该模式主要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实行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地点、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开放,使教学活动呈现出多元化的开放格局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种开放的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匙吻鲟的养殖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匙吻鲟的养殖现状,分析了水库养殖的环境适应性、饵料条件及经济效益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匙吻鲟水库合理养殖的前景。  相似文献   
28.
东湖水库浮游生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东湖水库浮游生物进行了研究,共发现浮游生物45种(属),其中浮游植物28种(属),浮游动物17种(属)。春、夏、秋、冬浮游植物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453、4.431、4.832、1.06mg/L,硅藻门和绿藻门占优势,优势种为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尖头针杆藻(Synedra acus);浮游动物的平均生物量为1.355、3.58、2.672、0.321mg/L,枝角类和桡足类占优势,优势种(属)为长肢秀体溞(Diaphanosoma leuchtenbergianum)、剑水蚤(Thermocyclops)。  相似文献   
29.
提高《鱼类增养殖学》教学生产实习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从<鱼类增养殖学>教学生产实习的特点、重要性和必要性等方面出发,探讨了教学生产实习过程中校方的地位和作用;实习的目的、方式、内容和具体要求;以及学生如何把握实习过程中的技术环节、基本要领和注意事项等.以为今后的教学生产实习及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0.
报道了细鳞鲴(Xenocypris microlepis)繁殖生物学的初步调查研究。细鳞鲴雌雄个体在繁殖季节的显著特征是有无“珠星”。繁殖季节雄雌性比为1.55:1,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繁殖群体主要由2、3龄组成。细鳞鲴的绝对繁殖力F为8247粒至157899粒,平均78629.3粒。体重相对繁殖力FW为 95-487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894-5110粒,平均相对繁殖力FW为225.8 ±58.32粒、FL为 2738.4±135.53 粒。其绝对繁殖力F随体长(L)、体重(W)、空壳重(W0)、性腺重(Wx)的增加而增加,对相对繁殖力FL和FW影响较大的分别是性腺重(Wx)和性成熟系数GS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