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6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林业   312篇
农学   157篇
基础科学   242篇
  344篇
综合类   1192篇
农作物   128篇
水产渔业   170篇
畜牧兽医   741篇
园艺   258篇
植物保护   17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4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31.
农业物联网的出现,对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具有积极推动的作用。在农业物联网中信息传输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到目前为止,普通的3G和4G通信网络已经不能提供农业物联网中进行信息传递所需要的频谱资源,而认知无线电网络恰恰可以满足农业物联网的需求。它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发现未被授权用户利用的频谱,来供给未授权用户使用,提高了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在认知无线电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进行频谱检测,笔者就是在双门限频谱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算法。该算法适当地选取条件好的认知用户进行数据融合,并不是采纳所有认知用户的本地检测信息。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可有效提高认知无线电系统中频谱感知的性能,降低虚警概率,以更好地为农业物联网提供可用的频谱资源。  相似文献   
132.
浅谈济南市的藤本绿化植物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体绿化是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有效途径,而藤本植物是进行立体绿化的重要植物材料。本文简要叙述了我市藤本绿化植物的现状,举例说明藤本绿化植物在园林绿地上的应用方式及种类,并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旨在提高人们对藤本绿化植物的重视,并在园林绿地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33.
选用6种常用药剂1.5%阿维菌素颗粒剂、1.0%阿维菌素颗粒剂加5%毒死蜱颗粒剂、15%涕灭威颗粒剂、25%二溴氟丙烷颗粒剂、10%硫线磷颗粒剂和20%克线磷颗粒剂进行防治根结线虫药物筛选,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结果显示:15%涕灭威颗粒剂、25%二溴氯丙烷颗粒剂和20%克线磷颗粒剂防治效果较好,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34.
以项目为载体的林业碳汇作为重要交易标的,已经在国内外主要的碳交易市场体系中频繁出现。但是,由于不同碳市场产生的背景、主要目标及交易规则的差异,对参与交易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标准与具体要求不尽相同。合格的可交易林业碳汇在全球林业碳汇市场中所占份额依然很小,林业碳汇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潜力。文中在对国内外林业碳汇市场发展概况进行简要梳理并对目前主要林业碳汇项目类型及其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碳市场发展与森林经营特点,提出了我国林业碳汇的未来发展策略:一是立足国内,建立多元化林业碳汇市场;二是立足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三是加强林业基础数据与信息化建设,降低林业碳汇项目交易成本;四是加强不同碳市场衔接与协同,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交易。  相似文献   
135.
阐述了依托资源,抓好“四大”商品基地;依托部门,办好“四大”龙头企业;依托产业,在服务上抓好“四个综合”,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36.
为揭示玉米受到UV-B辐射后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辐射响应的情况,以玉米杂交种垦玉7号为材料,分析了短暂UV-B辐射后玉米叶片和根系中POD、SOD和MDA等保护性酶活性。结果表明:供试的3个酶在叶片和根系中随处理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除根系POD活性显著降低外,辐射诱导的根系和叶片保护性酶变化幅度均差异不显著;值得关注的是,根系中3个保护性酶变化幅度最大时间点均比叶片早,提前12~36h。由此可见,UV-B辐射对玉米幼苗的叶片和根系中POD、SOD和MDA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地下部根系保护性酶对短暂UV-B辐射更敏感,尤其是POD酶。  相似文献   
137.
1发生与流行1.1牛弓首蛔虫的感染牛弓首蛔虫病,又称犊新蛔虫病,是指由弓首蛔虫寄生于0~5月龄内的犊牛小肠而引起疾病,患畜呈现严重的下痢和消瘦,重者可导致死亡。其成虫与猪蛔虫相似,成年雌虫寄生在水黄牛的小肠内产出的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虫卵。  相似文献   
138.
采用挂膜法在曝气式生物滤池中比较分析不同用量的呼吸环和陶瓷环处理养殖废水时NH_4~+-N,NO_2~--N的质量浓度变化,并构建浓度变化模型公式。结果表明,不同生物滤料、不同用量的NH_4~+-N质量浓度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NO_2~--N质量浓度先上升至峰值然后下降。14%红色呼吸环、10%红色呼吸环NH_4~+-N和NO_2~--N处理效果最优,处理的第21~23天NH_4~+-N达最低值(0.056±0.014)mg·L~(-1),去除率为97.37%;处理的第10天NO_2~--N达到峰值(1.722±0.014)mg·L~(-1),第24~26天达最低值(0.024±0.009)mg·L~(-1)。不同比例不同生物滤料NH_4~+-N去除效果满足模型公式y=a/(1+be~(cx))+d,NO_2~--N去除效果满足模型公式y=x~ae~((b/x+cx))+d。  相似文献   
139.
为揭示碳源和氮源配比对猴头菌胞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葡萄糖作为碳源,酵母膏作为氮源,以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菌种RT22为材料,基础培养基中葡萄糖与酵母膏配比为3∶1为对照,设置基础培养基中葡萄糖和酵母膏配制比例为5∶3、2∶1、7∶3、5∶2、7∶2、5∶1、6∶1、7∶1的液体培养基,摇床培养8 d后,取猴头菌菌液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滤纸纤维素酶、漆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葡萄糖和酵母膏配制比中,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半纤维素酶活性、淀粉酶活性、漆酶活性在葡萄糖和酵母膏配比为2∶1处理下最强;滤纸纤维素酶活性在葡萄糖和酵母膏配比为7∶2处理下最强;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葡萄糖和酵母膏配比为7∶1处理下最强,其中葡萄糖和酵母膏配比为2∶1处理与配比为7∶2处理的滤纸纤维素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在选用葡萄糖作为碳源、酵母膏为氮源时,基础培养基中碳源和氮源最适配比为2∶1,是适合猴头菌生长的最适碳氮配比。  相似文献   
140.
籽棉碰撞模型中恢复系数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籽棉与其收获及处理机具工作部件间发生碰撞时的碰撞模型,采用基于运动学方程的恢复系数测定装置,对籽棉恢复系数进行测定及分析。不同下落次数的籽棉恢复系数通过下落实验进行测试,实验装置下落高度范围200~400 mm、材料厚度2~6 mm,考察材料为Q235钢、铝合金、有机玻璃和橡胶的碰撞。针对含水率为12.54%的"中棉6913"籽棉品种,采用L8(41×24)混合正交试验方案研究碰撞材料、材料厚度、自由下落高度和籽棉个数四因素对籽棉恢复系数的影响,然后针对碰撞材料、下落高度和材料厚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并获得下落高度和材料厚度对恢复系数的影响规律及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籽棉恢复系数因素的显著性顺序为:碰撞材料下落高度材料厚度籽棉个数;其中籽棉个数对恢复系数影响不显著。由单因素试验结果可得:籽棉与碰撞材料之间恢复系数顺序为:Q235铝合金有机玻璃橡胶;在试验范围内,籽棉恢复系数随着下落高度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减小;随碰撞材料厚度的增加先呈显著增大后缓慢增大。上述结果可为籽棉收获及处理机具中相关工作部件的合理设计及籽棉与机构联合仿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