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36篇 |
免费 | 287篇 |
国内免费 | 42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73篇 |
农学 | 552篇 |
基础科学 | 487篇 |
424篇 | |
综合类 | 3701篇 |
农作物 | 489篇 |
水产渔业 | 484篇 |
畜牧兽医 | 2240篇 |
园艺 | 782篇 |
植物保护 | 2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8篇 |
2023年 | 229篇 |
2022年 | 225篇 |
2021年 | 298篇 |
2020年 | 241篇 |
2019年 | 302篇 |
2018年 | 330篇 |
2017年 | 167篇 |
2016年 | 200篇 |
2015年 | 221篇 |
2014年 | 551篇 |
2013年 | 350篇 |
2012年 | 426篇 |
2011年 | 398篇 |
2010年 | 444篇 |
2009年 | 377篇 |
2008年 | 396篇 |
2007年 | 371篇 |
2006年 | 345篇 |
2005年 | 353篇 |
2004年 | 354篇 |
2003年 | 334篇 |
2002年 | 325篇 |
2001年 | 314篇 |
2000年 | 271篇 |
1999年 | 269篇 |
1998年 | 267篇 |
1997年 | 262篇 |
1996年 | 204篇 |
1995年 | 201篇 |
1994年 | 218篇 |
1993年 | 181篇 |
1992年 | 153篇 |
1991年 | 154篇 |
1990年 | 132篇 |
1989年 | 107篇 |
1988年 | 49篇 |
1987年 | 38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5篇 |
1964年 | 2篇 |
1961年 | 2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生态效应评价——以河南省叶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各种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土地利用的变化必然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生态系统服务角度出发,运用Costanza等的研究方法,参考谢高地等修正的我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构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修正系数;以河南省叶县为例,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视角定量评价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叶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从2000年的15.83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26.30亿元,年均变化率达到2.57%;(2)2005—2010年,与其他单项服务价值相比,叶县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价值和调节服务价值大幅度增加;(3)2005—2010年,各乡镇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明显上升。通过分析叶县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进一步明确叶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调整方向,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决策和区域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3.
为探究隐花色素基因(cryptochrome,cry)在甲壳类中的节律调节功能,本研究根据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转录组序列,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脊尾白虾cry1基因cDNA序列全长并对其进行功能分析。脊尾白虾cry1基因全长2190bp,开放阅读框1845bp,5’端非编码区为241bp,3’端非编码区为104bp,共翻译出614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70.5kDa,理论等电点为5.09。同源性分析显示,脊尾白虾cry1基因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S)的同源性最高,为71.6%。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脊尾白虾cry1基因在眼柄、鳃、心脏、胃、肝胰腺、性腺、肌肉、肠道和腹索神经中均有表达,其中眼柄的表达量最高,性腺和心脏次之;不同时段的表达结果表明,其表达量在日节律(24h)中表现出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不同光色条件下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SRNAi)结果显示,注射后3~6h蓝光光照下脊尾白虾cry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白光光照,9~24h蓝色和白色光照下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而RNA干扰组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此结果显示cry1基因可能主要响应蓝光周期节律。目前对甲壳类生物钟的研究较少,该研究为深入探究甲壳类生物钟基因的调控机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4.
175.
河南省在当前小麦生产中缺乏对茎基腐病的抗病品种,近几年小麦茎基腐病发生与危害逐年加重。使用苗期茎基部滴注法对河南省6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小麦茎基腐病的抗性鉴定,旨在为抗病品种选育、利用以及病害防治提供可靠依据。结果表明:供试60个小麦品种(系)的病情指数在15.29~75.52之间。无免疫及高抗品种;中抗品种有豫农054和天民008,占3.33%;中感品种有郑麦366、望水白、国麦301和国麦206,占6.67%;高感品种(系)有植保273、郑麦99379、凭心1号等54个,占90.00%。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小麦品种对茎基腐病的整体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6.
177.
奶牛的产前截瘫多发于3~5胎怀孕中、后期的怀孕母牛和年老、衰弱、营养不均衡的怀孕母牛,主要是患牛血中钙、磷浓度急剧下降引起的运动机能障碍的一种疾病;此病的主要特点是患牛病初不能久站、交替踏步、最后发展到全身无力、卧地不起、口无烂苹果味、不昏睡、有强烈的站立意识。 相似文献
178.
掌握金枪鱼延绳钓钓钩的应力、变形等力学性能有利于改进钓钩设计和正确选用材料。实验针对生产实际中常用的2种钓钩(环形钩和圆形钩)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利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钓钩的等效应力、变形的分布模式和可能的破坏条件及形式;由同尺寸和同结构钓钩的拉伸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分析得到的最大应力和变形结果,并根据数值分析的结果对钓钩进行了结构优化分析。结果显示:(1)同规格环形钩的抗拉强度优于圆形钩15.80%~29.40%,环形钩X、Y轴最大变形率比圆形钩分别小3.00%和0.21%;(2)钓钩的主要受力区域在后弯处(承受83.00%~86.00%的应力),轴头孔下端存在应力集中;(3)对后弯、前弯表面进行压扁处理(压下率为15.00%),适当增加钓钩后弯的圆弧曲率(曲率半径由14 mm增至16 mm)、钩轴采用圆弧过渡等措施,可提升钓钩强度4.60%~10.80%。研究表明,圆形钩是良好的生态保护型钓钩,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可在延绳钓渔业中使用。 相似文献
179.
为了掌握库克群岛海域海洋环境因子对延绳钓渔业中大眼金枪鱼渔获率的影响,实验利用2013年9月8日—12月31日在库克群岛海域作业的延绳钓渔业调查数据,所获数据包括:钓钩深度数据,温度、叶绿素a浓度、三维海流的垂直剖面数据,作业参数,渔获统计数据,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钓钩预测深度计算模型,利用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大眼金枪鱼渔获率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库克群岛附近海域,大眼金枪鱼渔获率较高的水层、温度、叶绿素a浓度、东西海流、南北海流、水平海流和垂直海流分别为120.0~199.9 m、13.0~14.9 ℃、0.200~0.239 μg/L、0.1~0.2 m/s、-0.2~0 m/s、0.1~0.4 m/s和0.04~0.05 m/s。在该海域作业、以大眼金枪鱼为目标鱼种时,建议在大眼金枪鱼渔获率较高的水层、温度、叶绿素a浓度、水平海流和垂直海流范围内增加钓钩投放数量。 相似文献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