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不同无机盐浓度、不同激素配比与组合、不同体积分数CW对檀香丛生芽增殖生长的影响,得出最适合的檀香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1 mg.L-1+10%CW。  相似文献   
12.
文中对檀香无菌材料的构建,不同种类与不同配比的外源激素对檀香单节茎段离体培养与腋芽萌发的影响,不同体积分数CW对檀香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配方的生根培养基用于檀香幼苗生根的培养等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机农业的集聚与空间依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有机农业虽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但需要公共部门政策支持。准确把握有机农业空间分布特征,检验其集聚及空间依赖性,为公共部门选择和设计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基于2013—2018年中国有机生产面积和有机认证数据,首先采用Jenks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析中国有机农业的空间分布;然后运用EG指数、产业集聚指数和区位熵判别有机农业集聚程度;最后采用Moran’s I指数检验有机农业发展的空间依赖性,结合局部Getis-OrdGi*统计和标准差椭圆技术进一步探讨有机农业在局域的空间集聚与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有机农业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北和西部地区有机生产面积占比和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有优势,而东部地区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和获证企业数量居优势。2)中国有机农业的EG指数已超过0.05,有机农业集聚程度高;青海、内蒙古、宁夏、新疆和海南产业集聚指数和区位熵均大于1,显示这些省份的有机农业集聚优势明显。3)全局Moran’s I指数值大于0且逐年上升,显示毗邻省份的有机农业存在空间正依赖性;有机农业热点区主要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冷点及次冷点在中东部地区且呈现扩展趋势;标准差椭圆分析显示中国有机农业方向分布和重心均呈现先东北再西部的发展趋势。中国有机农业集聚逐年显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适宜于有机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禀赋外,公共部门政策、集聚效应和空间依赖性亦是重要驱动力。本文的政策启示是:支持生态环境良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有机农业可能更可取;有机农业集聚区的政府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支持政策,提升区域内有机农业集中度,形成集聚与扩散的良性循环;毗邻有机农业集聚区的区域可以利用集聚区的外溢效应,促进发展有机农业;公共部门采用瞄准型政策可能比普惠性政策更能促进有机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开发和振兴山区的对策与实践方面,国外的一些经验我国可以借鉴。这些经验集中起来有以下九条: 1、立法——形成全社会共识日本振兴山村首要是通过立法,进行开发的。使社会形成一股力量,做到政府和各部门依法行事,山村依法要求投资、补助理直气壮,全社会都为振兴山村出主意、想办法、作贡献,这样山区开发就有力量。 2、选择——致富的源泉由于山区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以铁炉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红树林自然分布点和生态修复造林地为研究对象,连续监测3年,比较其沉积物和海水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特性。结果表明:原生地和造林地沉积物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随着年份的增长呈增加趋势;原生地溶解氧(DO)和化学需氧量(COD)均随着的年份增加呈下降趋势,DO值在5.90~9.56 mg/L,COD在6.05~10.61 mg/L;2个样地的悬浮物含量在35.2~47.2 mg/L;无机磷含量在0.003~0.044 mg/L,均以NH4+-N为总氮的主要赋存形式,NO3--N含量次之,NO2--N含量最低。综合比较,2021—2023年原生地沉积物综合污染FF指数为0.67~1.12,级别为清洁~轻度污染,水质有机污染指数为2.11~2.60,水质为轻度污染;而造林地沉积物综合污染FF指数均小于1.00,级别为清洁;水质有机污染指数为0.57~1.67。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蒙古黄芪种子在不同浓度NaCl,Na_2SO_4和NaHCO_3处理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为蒙古黄芪在盐碱地的引种、驯化和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发芽盒进行种子萌发出苗试验,测定分析蒙古黄芪种子在不同浓度NaCl,Na_2SO_4和NaHCO_3处理下的萌发率、发芽势、相对盐害率及其苗根长、苗高及根茎比。[结果](1)蒙古黄芪种子在NaCl0.2%,Na_2SO_40.6%和NaHCO_30.3%的盐胁迫下能够正常发芽,萌发率和发芽势均高于对照,在大于此浓度的盐胁迫下萌发率和发芽势均开始下降。(2)蒙古黄芪种子在NaCl0.6%,Na_2SO_40.8%和NaHCO_30.3%时的相对盐害率为负值,促进种子萌发,大于此浓度时,相对盐害率为正值,抑制种子萌发。(3)蒙古黄芪幼苗的茎长、根长及根茎比随着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NaCl和Na_2SO_4浓度分别在0.4%和0.6%时,黄芪幼苗的茎长和根长达最大,NaHCO_3浓度分别在0.6%和0.3%时,黄芪幼苗的茎长和根长达最大,超过此浓度黄芪幼苗的茎长和根长开始减小;当NaCl,Na_2SO_4和NaHCO_3浓度分别为0.6%,0.8%和0.3%时根茎比达最大,分别为1.658,1.709,1.291,超过此浓度,根茎比开始下降,但均大于1。[结论]蒙古黄芪在NaCl0.6%,Na_2SO_40.8%和NaHCO_30.3%的盐胁迫下种子和幼苗能够正常萌发和生长。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早造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瑜 《现代农业科技》2010,(4):76-76,78
2009年进行了早造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龙安镇的弱酸田以施用尿素280kg/hm2、钙镁磷肥375kg/hm2、钾肥150kg/hm2为最佳施肥配方,增产显著;过量施肥及施肥不足,都会影响水稻生长、增加成本。  相似文献   
18.
用不同浓度混合盐(NaCl+NaHCO_3)、NaCl分别处理黑果枸杞种子,研究不同盐分对黑果枸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盐害率、复萌率和黑果枸杞幼苗鲜重、干重、含水量、根长、茎长及根茎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对照)相比,随着混合盐(NaCl+NaHCO_3)浓度的增加,黑果枸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为下降趋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根长、芽长、根茎比、鲜重、干重、含水量、复萌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对盐害率呈上升趋势。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黑果枸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根长、根茎比、干重、含水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茎长、鲜重呈下降趋势,相对盐害率、复萌率呈上升趋势。黑果枸杞种子对混合盐(NaCl+NaHCO_3)和NaCl具有不同的耐受性,通过比较发现黑果枸杞种子对NaCl耐受性较强。黑果枸杞幼苗在混合盐(NaCl+NaHCO_3)处理下生长情况好于NaCl处理,说明黑果枸杞幼苗更适应在混合盐(NaCl+NaHCO_3)环境中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