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40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10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8篇 |
农学 | 163篇 |
基础科学 | 89篇 |
57篇 | |
综合类 | 950篇 |
农作物 | 152篇 |
水产渔业 | 59篇 |
畜牧兽医 | 792篇 |
园艺 | 247篇 |
植物保护 | 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59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61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58篇 |
2015年 | 61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109篇 |
2012年 | 144篇 |
2011年 | 191篇 |
2010年 | 141篇 |
2009年 | 168篇 |
2008年 | 147篇 |
2007年 | 160篇 |
2006年 | 128篇 |
2005年 | 211篇 |
2004年 | 145篇 |
2003年 | 116篇 |
2002年 | 66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142.
牛蒡(Aretium Lappa L.),又名白肌人参,蒡翁菜。菊科,二年生或三年生草本植物。人们食用其较长的肉质根。牛蒡是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之一。烟台地区从1992年起对其高产优质栽培进行研究.该项目还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现将其成熟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3.
烟草过氧化物酶基因NtPOD1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烟草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功能及结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烤烟品种K326中克隆出了过氧化物酶基因Nt POD1的c DNA全长,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运用q RT-PCR的方法,分析了该基因的组织器官及逆境胁迫表达模式。结果显示,该基因c DNA全长981 bp,编码326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为37.19 ku,等电点为8.89。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是一个亲水性蛋白,结构域中含有4个保守的二硫键和2个保守的钙结合位点,可能定位在细胞外(包括细胞壁),属于植物血红素依赖性过氧化物酶超家族的Ⅲ类分泌氧化酶,与渐窄叶烟草POD42、美花烟草POD42、马铃薯POD42等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该基因在烟草根、茎、叶、花中均有表达,其中叶中表达量最高,花中表达量最低。同时,Nt POD1的表达受高盐、干旱、低钾、ABA和H2O2诱导。结果表明,Nt POD1基因属于烟草的过氧化物酶,并可能在烟草非生物逆境胁迫响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4.
抗虫棉多茎株型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棉花高产简化栽培新途径,通过十年连续田间试验,对棉花株型调控技术、不同株型不同部位及叶枝的成铃质量、多茎株型适宜的种植密度及品种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叶枝塑造的株型为多茎倒伞型,其株型调控技术是留叶枝早摘心,主茎12 台果枝打顶、叶枝7 月5 日(初花期)摘心处理籽棉产量最高,较其他处理增产9.0%~10.9%;叶枝成铃单铃重高于多茎株型及常规株型下部1~4 台果枝结铃单铃重,纤维品质无明显差异;多茎株型栽培适宜的密度适应范围是3.3 万株/hm2~5.1 万株/hm2;多茎株型品种适应性广,叶枝发达的杂交棉品种增产潜力更大。多茎株型栽培高产简化技术关键是:扩行距、适密度、留叶枝、早摘心。 相似文献
146.
10种杀虫剂对褐飞虱田间防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了进一步明确当前防治褐飞虱主打药剂的田间效果。在大田中,采用喷雾施药法对10种杀虫剂进行了防治褐飞虱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药3、7、14天后,对褐飞虱控制效果最好的是烯啶·吡蚜酮,达85.88%、96.81%、97.78%,最差的是吡虫啉,仅51.44%、65.40%、62.92%。用药21天后,对褐飞虱控制效果最好的是吡蚜酮+毒死蜱,达96.81%,最差的是噻虫嗪,仅50.04%;防治效果在90%以上有吡蚜酮+毒死蜱、烯啶·吡蚜酮、呋虫胺、吡蚜酮+异丙威、吡蚜酮+仲丁威5种;防治效果在80%~90%的有烯啶虫胺1种;防治效果在70%~80%的有吡蚜酮、噻虫嗪2种;防治效果<70%的有吡虫啉、噻虫嗪2种。因此,呋虫胺、烯啶·吡蚜酮、吡蚜酮与毒死蜱、吡蚜酮与异丙威、吡蚜酮与仲丁威混用等5种药剂能有效控制褐飞虱为害。 相似文献
147.
转基因抗虫棉与陆地棉种质间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NCⅡ交配设计,对5份转基因抗虫棉、6份柱头外露种质资源和彩色棉等陆地棉优异亲本组配杂交,分析杂种F1的11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主要产量性状皮棉产量,超高优势的平均值为6.18%,16个组合具正向的杂种优势;中亲优势的平均值为37.41%,24个组合均具有正向的中亲优势;竞争优势的平均值为-15.19%,8个组合出现正向竞争优势.其它产量性状铃重、单株铃数的杂种优势最为明显.纤维品质性状、2.5%跨长、比强度和伸长率的竞争优势明显.高亲值、中亲值和低亲值与F1平均值的相关关系表明,多数性状F1代平均值与中亲值和低亲值相关性密切.经配合力分析,双价321、新棉33 B、HK-1、96-67、惠无3055和01 HN 06表现较显著的GCA效应;SCA效应显著的7个性状中,A 1×B 6、A 2×B 5、A 2×B 3等组合有7个性状的SCA效应为正值. 相似文献
148.
70%吡虫啉WDG防治杭白菊蚜虫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控制杭白菊上蚜虫危害,进行安全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来优化70%吡虫啉WDG防治蚜虫的应用技术。结果表明,70%吡虫啉WDG对不同品种杭白菊(‘金菊2号’、‘小黄菊’、‘早小洋菊’、‘异种大白菊’、‘麻城福田白菊’)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浙江和湖北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吡虫啉WDG对菊花上的棉蚜、桃蚜、菊小管蚜等蚜虫具有很好速效性和持效性的防治效果;使用量为52.5ga.i./hm2时,喷雾1天后的校正防效即可达70%以上,喷雾3天后的防效达85%以上,喷雾7天后的防效达90%以上,喷雾14天后的防效仍维持在80%以上,且没有观察到对杭白菊和非靶标生物的不利影响。70%吡虫啉WDG适宜在杭白菊上登记防治蚜虫,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