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为了明确乳酸菌添加剂对低水分青贮过程中微生物组成及发酵品质的变化影响,探讨微生物与挥发性脂肪酸间存在的相互关系,采用气相色谱法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青贮过程中(3、5、7、10、15、30、60 d)挥发性脂肪酸生成量及微生物组成进行测定,并分析两者之间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物乳杆菌(5×106 cfu·g-1 FM)后可以显著降低低水分粳稻青贮的丙酸、正丁酸、异丁酸、正戊酸和异戊酸的生成量(P<0.05),提高乙酸生成量(P<0.05),并降低青贮中微生物多样性(P<0.05),提高厚壁菌门的丰度,抑制变形菌门的丰度,提高乳杆菌属的丰度,降低其他菌属特别是肠杆菌属所占丰度。低水分粳稻青贮过程中,优势菌门分别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蓝菌门,优势菌属分别为肠杆菌属、乳杆菌属、克雷伯氏杆菌属、沙雷氏菌属、乳球菌属、泛菌属、柠檬酸杆菌属、拉乌尔菌属、肠球菌属、沙门氏菌属和梭菌属。乳杆菌属与乙酸、戊酸分别呈正、负相关(P<0.05),同时与肠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日沟维肠杆菌属、乳球菌属、魏斯氏菌属等呈负相关(P<0.05)。乳球菌属、厌氧杆菌属、肠球菌属和梭菌属均呈现出与丙酸、正丁酸、异丁酸正相关,戊酸与气球菌属、芽孢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梭菌属、肠杆菌属等15属微生物均表现出正相关(P<0.05)。肠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勒克氏菌属、日沟维肠杆菌属等5属微生物与乙酸含量负相关(P<0.05),魏斯氏菌属表现出与丙酸、异丁酸正相关(P<0.05)。添加植物乳杆菌可以提高低水分粳稻青贮的发酵品质,抑制多种挥发性脂肪酸的生成,同时降低青贮过程中细菌组成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90只60日龄的健康雄性水貂,随机分为6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6组水貂分别饲喂2个蛋白质水平(32%和36%)和3个脂肪水平(10%、20%和30%)的6种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低蛋白质中脂肪和低蛋白质高脂肪组水貂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低蛋白质低脂肪和高蛋白质高脂肪组(P0.01),且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水貂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呈增加趋势,20%和30%脂肪水平组极显著高于10%脂肪水平组(P0.01)。水貂料重比以低蛋白质高脂肪组最低,显著低于低蛋白质低脂肪和高蛋白质高脂肪组(P0.05)。低蛋白质高脂肪组水貂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32%蛋白质水平组水貂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36%蛋白质水平组(P0.05)。低蛋白质高脂肪和高蛋白质高脂肪组水貂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低蛋白质低脂肪组和高蛋白质低脂肪组(P0.05)。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且最高组均为低蛋白质高脂肪组。饲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交互作用对水貂生长性能指标及蛋白质和脂类代谢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当饲粮蛋白质水平为32%、脂肪水平为20%~30%时,饲粮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率较高,育成期雄性水貂的生长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EE)水平对冬毛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以明确冬毛期水貂饲粮CP和EE的适宜水平。试验采用2×3因子试验设计,即2个CP水平(32%和36%)和3个EE水平(10%、20%和30%),共配制6种试验饲粮。选取84只(120±5)日龄健康雄性水貂,随机分成6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预试期7 d,正试期85 d。结果表明:32%CP组水貂平均日增重(ADG)、蛋白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及氮代谢各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36%CP组(P0.05或P0.01)。30%EE组水貂末重、ADG和氮沉积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0%EE组(P0.05或P0.01);30%EE组水貂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碳水化合物消化率、食入氮含量和粪氮排出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10%EE组(P0.05或P0.01)。饲粮CP和EE水平对水貂脂肪消化率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综合以上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CP水平为36%、EE水平为20%或30%时,冬毛期水貂可获得较佳的生长性能,且能够提高水貂对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究嗜酸乳杆菌分离成分对中华田园犬体重、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的影响。选择24只初始体重为(4.80±0.91) kg的中华田园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在采食基础饲粮后,4组犬分别经口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Ⅰ组,对照组)、嗜酸乳杆菌菌体(Ⅱ组)、嗜酸乳杆菌无细胞上清液(CFS)(Ⅲ组)和嗜酸乳杆菌菌液(Ⅳ组)。预试期3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各组犬各阶段体重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平均日增重、增重率和总增重最高,但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2)Ⅱ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且其他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Ⅲ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Ⅳ组血清胆固醇(CHO)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4)与Ⅰ组相比,Ⅲ组粪便中乙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Ⅲ组和Ⅳ组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