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5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林业   411篇
农学   388篇
基础科学   255篇
  236篇
综合类   1881篇
农作物   216篇
水产渔业   197篇
畜牧兽医   936篇
园艺   333篇
植物保护   196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284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为了解龙眼miR166初级体基因Pri-miR166 S53结构特点及其前体和成熟体在龙眼体胚发生早期的表达模式,采用SMART~(TM) RACE试剂盒和PCR扩增技术克隆龙眼体胚早期miR166基因的初级体(Pri-miR166 S53),确认其转录起始位点,并预测其含有的潜在ORF;利用龙眼基因组数据库提取其启动子序列,预测其含有的顺式作用元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龙眼体胚发生早期及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胚性愈伤组织中miR166基因的前体(Pre-miR166 S53)和成熟体(miR166a.2)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获得长317 bp的Pri-miR166 S53基因初级体序列,对其进行翻译,得到一条长13个氨基酸序列的miPEP(MLCFVDALFLIST)。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Pri-miR166 S53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发现,除了具有TATA/CAAT-box外,还含有生长素、脱落酸、乙烯、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及spl、HSE等特异作用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在2,4-D调控的龙眼体胚发生早期过程中,从胚性松散型愈伤组织发育到球形胚的过程中,Pri-miR166 S53基因的前体pre-miR166 S53和成熟体miR166a.2都表现为下调趋势;而在无2,4-D调控的龙眼体胚发生早期中,pre-miR166 S53和miR166a.2表达模式不同。此外,pre-miR166S53随ABA和乙烯处理浓度升高呈下调表达,而对不同浓度2,4-D处理无应答;miR166a.2随2,4-D、ABA处理浓度升高呈下调表达,而在乙烯处理下呈上调表达。上述研究结果提示miR166前体和成熟体在对外源激素应答的模式上并不呈简单线性相关,可能存在多层次、多方位的调控。  相似文献   
972.
黑斑病是影响白术种植的主要病害之一,2015—2017年从浙江省磐安、天台、新昌和嵊州4地采集、分离得到137株白术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其对甲基硫菌灵和腐霉利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的黑斑病菌群体 (n = 137) 对甲基硫菌灵的高水平抗性频率为77.4%,中等水平抗性频率为22.6%,未检测到敏感菌株;对腐霉利的抗性频率为20.4%,含21株低水平抗性菌株和7株中等水平抗性菌株。7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对白术黑斑病菌的活性最高,EC50值为0.15 mg/L。供试的137株白术黑斑病菌对咪鲜胺的EC50值分布在0.05~0.87 mg/L之间,平均EC50值为 (0.29 ± 0.11) mg/L,可作为敏感性基线。  相似文献   
973.
2007-2009年连续3年应用探照灯诱虫器和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并结合雌蛾卵巢解剖对稻纵卷叶螟种群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探照灯诱虫器能有效监测稻纵卷叶螟种群动态,其数量变化规律与佳多测报灯灯下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监测峰次多于佳多灯.探照灯诱虫器对稻纵卷叶螟的诱蛾量显著高于佳多灯,且对起飞迁出、过境、迁入降落虫群均具有较强诱捕作用.据此提出了以探照灯诱虫器、佳多测报灯诱虫突增情况和雌蛾卵巢解剖情况为标准的探照灯诱虫器诱蛾虫源性质判断方法,并以此方法,对探照灯诱虫器诱捕迁入、过境和迁出稻纵卷叶螟进行了个例分析.  相似文献   
974.
为明确玉米螟为害对玉米造成的经济损失,制定合理的防治指标,及时进行科学防治,2018年和2019年调查了田间自然条件下玉米螟在不同品种上发生为害情况,对虫口密度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2018年玉米螟发生为害程度明显重于2019年;雌穗受害程度明显高于茎秆.虫口密度在0~4头/株范围内与单稳重呈负...  相似文献   
975.
除草剂混合效果判别法(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试验上应注意的问题 1.测定的试验条件利用等效线法进行混合效果的测定,对某种除草剂的混配本身是增效或是拮抗,还不能下结论,即,在采用前述的混合效果定义中,等效线法不论除草剂的作用特性和药量反应曲线的形状怎样不同,都能适用。但与此同时,出现了由于测定条件的变化而引起混合效果的测定结果改变的可能性。例如,在杂草生育抑制率为50%水平上,有增效效果,还不能就此断定抑草效果在90%水平上也具有同样的增效效果。对1叶期的稗革有很高的增效作用,也就不能就此断定对3叶期的稗草有同样高的增效作用。一般认为,若是具有显著增效作用的混剂,即使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976.
天敌伴迁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行为学意义,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Reuter)捕食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St?l)的卵和低龄若虫,因此,明确迁飞习性及其与褐飞虱的伴迁关系,有助于指导褐飞虱的综合治理。2008-2012年在广西兴安县设置探照灯和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监测黑肩绿盲蝽和褐飞虱的季节性消长动态。结果发现,黑肩绿盲蝽在两种灯下的始见期都迟于褐飞虱,相同时间段内两者的诱集量呈显著正相关;7月下旬至8月下旬是黑肩绿盲蝽的发生高峰期;蝽虱比达到或超过1:1.1时对褐飞虱的种群发展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灯诱黑肩绿盲蝽种群中性比一般大于1:1。  相似文献   
977.
为明确两种有机硅助剂Silwet 408和Greenwet 7618对四氯虫酰胺防治菜青虫的增效作用,本文采用喷雾法测定四氯虫酰胺以推荐剂量、50%推荐用量分别与Silwet 408和Greenwet 7618的3 000倍稀释液混用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四氯虫酰胺以50%推荐用量分别与Silwet 408和Greenwet 7618混用,药后3 d对菜青虫的防效均与单独使用推荐剂量的防效无显著差异;药后7 d,50%推荐用量与Greenwet 7618混用对菜青虫的防效与推荐剂量的四氯虫酰胺仍无显著差异,而50%推荐用量与Silwet 408混用的防效显著降低;在药后14 d,所有处理对菜青虫无防治效果。因此,建议在生产上推广50%推荐用量的四氯虫酰胺与Greenwet 7618的3 000倍液混用防治菜青虫。  相似文献   
978.
康保县2001年防治草地螟技术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螟在河北省康保县主要为害亚麻、豆类、马铃薯、甜菜、蔬菜、向日葵等经济作物。种群从1995年开始回升,到1997年大发生,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第三个暴发周期,截止到2001年在本县已连续5a严重发生。 2001年草地螟来势猛、虫量高,一代、二代连续严重发生。一代幼虫发生面积3.2万hm2,幼虫密度平均21.4-135头/m2,高的477.8头/m2。二代幼虫发生面积3.9万hm2,虫口密度一般400-700头/m2,高的1711.8头/m2。 根据2001年草地螟的发生特点,康保县植  相似文献   
979.
用光学和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热胁迫对辣椒花粉形成发育、生活力、萌发率及雌性系统的影响。发现辣椒不同耐热性品种在高温胁迫下,花粉、花药发育过程出现异常,花粉生活力、体外萌发率下降,花粉管生长延迟,正在生长的花粉管伸长停滞。这些影响感热性品种比耐热性品种表现更为明显。在雌性系统中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80.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对小麦的产卵选择性及其是否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威胁,本研究以玉米和小麦作为测试寄主,比较分析了草地贪夜蛾对两种作物不同部位的产卵选择性,并利用两性生命表方法研究了取食小麦、玉米对其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更喜欢在玉米上产卵,其在玉米、小麦叶片、玉米和小麦茎秆上的产卵量存在显著差异(df=102,F=15.593,P<0.05),以玉米叶片背面卵块数量(7.11±1.55)块/笼最高;草地贪夜蛾取食小麦可以完成生活史,但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和世代存活率低于取食玉米。取食玉米的幼虫发育历期为(16.31±0.15)d,显著高于取食小麦的(14.66±0.12)d,蛹期、蛹重、产卵前期、成虫寿命和世代周期无显著差异。取食小麦羽化出的雌虫寿命、平均单雌产卵量显著高于取食玉米,分别为(16.39±0.40)d、(976.31±57.21)粒和(14.64±0.32)d、(831.57±30.55)粒。生命表参数显示取食玉米的净增殖率为363.14,显著高于小麦的258.63,但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平均世代周期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草地贪夜蛾在小麦上的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