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论述国外几个发达国家及我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精确农业,分析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发展,促进农业信息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22.
 为研究病毒和类病毒在马铃薯试管苗不同部位的积累规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DAS-ELISA两种方法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 PSTVd)、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 PLRV)和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 PVS)在马铃薯试管苗基部和顶端继代培养5代(继5代)后的含量。结果表明:PSTVd,PLRV和PVS在马铃薯试管苗常规组织培养过程中是逐代传递的,其在马铃薯试管苗顶端和基部的积累规律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分别供试的7个品系中,存在PSTVd顶端积累和基部积累效应的各3个品系,存在PLRV顶端积累和基部积累效应的分别为4个和2个品系,存在PVS顶端积累和基部积累效应的分别为3个和2个品系,其中PSTVd的顶端积累效应最强为基部的4倍;同一马铃薯品系的顶端和基部对不同病毒和类病毒的积累趋势相对一致。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灵敏度很高的定量检测马铃薯病毒和类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
文章总结了2018年云南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叙述了发展马铃薯产业在加快云南省扶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对策和建议,为加快云南省扶贫攻坚步伐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以曲靖市建立"属地管理、风险评估、分级控制、动态监管"的监管模式为例,介绍了曲靖市动物卫生监督系统在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建立风险监管制度的内容,简要分析了动物卫生风险监管模式在实施应用中取得的实效,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5.
种薯大小及播种密度对马铃薯青薯9号种薯繁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原种和一级种薯为材料,研究青薯9号种薯不同大小和播种密度对其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原种繁育中,种薯大小20.0~25.0 mm处理出苗时间较早,出苗率随播种密度增加而降低,一级种繁育中,出苗时间没有差异,种薯大小45.0~55.0 mm和切块处理出苗率与原种繁育一致,而种薯大小35.0~45.0 mm处理出苗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2)原种繁育中,播种密度对薯块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种薯大小20.0~25.0 mm处理薯块产量比种薯大小17.5~20.0 mm高,播种密度17.5万株/hm~2可获得最大薯块产量;一级种繁育中,播种密度对薯块产量影响差异显著,种薯大小45.0~55.0 mm和切块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是9.0万株/hm~2,种薯大小35.0~45.0 mm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是4.5万株/hm~2。(3)原种繁育中,获得最高薯块数量的最佳播种密度是17.5万株/hm~2;一级种繁育中,种薯大小45.0~55.0 mm和35.0~45.0 mm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是9.0万株/hm~2,7.5万株/hm~2则是切块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4)提高播种密度对增加中小薯个数占比具有促进作用,原种繁育播种密度高于12.0株/hm~2、一级种繁育播种密度高于6.0万株/hm~2时均能获得较理想的中小薯数量比。(5)综合以上各因素,有利于青薯9号小整薯种植模式的种薯繁育最佳播种密度推荐为原种17.5万株/hm~2、一级种整薯和切块薯块9.0万株/hm~2。  相似文献   
26.
马铃薯杂交育种成功的关键是根据育种目标配制杂交组合。不同品种的开花结实性差异很大,针对不同的杂交亲本,需要通过改善杂交圃的温、光、湿等环境条件、采用适合的杂交技术来配制需要的杂交组合。文章归纳了马铃薯的杂交技术规程,对影响杂交组合配制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介绍了提高马铃薯杂交结实率的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7.
引进彩色马铃薯资源的农艺性状及块茎性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的彩色马铃薯资源的农艺性状表现和块茎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引进彩色马铃薯资源普遍长势好,适应性强,块茎薯形好,色彩丰富,适合云南彩色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需要.50份彩色马铃薯资源中有36份的肉色为红色或紫色,其中9份的肉色为纯红色,5份为纯紫色;G06-10的皮色和肉色均为黑紫色,可作为高色素含量品种选育的亲本,G06-5块茎色素极为特殊,为白皮红肉,这在彩色马铃薯品种中未见报道,可用于马铃薯块茎色素分离规律的遗传研究.  相似文献   
28.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各种动物产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现,与畜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动物疫病、药物和激素残留、非法添加违禁物质等,严重影响着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如禽流感、疯牛病、瘦肉精……这些现象不仅仅带来行业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危害着人民的生活健康.这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新形势下做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保障肉蛋奶等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新时期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29.
贝扑草(Bupleurum)又名贝叶柴胡,伞形科草本植物.叶形酷似兔耳,又名兔耳草.  相似文献   
30.
以马铃薯脱毒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对N、P、K、Ca、Mg 5种元素的缺失、适量和加量而影响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生长状况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元素的用量对组培苗的初生根时间影响较小,无明显差异;不同品系的脱毒组培苗对各种元素的需求量不同,总的来说,P、Ca、Mg的加量使用能够促进组培苗的生长;各种元素的缺失和加量对组培苗的黑尖、分枝等不良性状的影响以及对组培苗的有效叶片数、生根率、平均根长、平均株高等指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品系间差异。因此,建立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的快繁体系要根据繁育品系的不同,使用相应的优化培养基,这样既能减少马铃薯组培苗生长过程中的黑尖、分枝和苗弱等现象,又能促进生根和有效叶片的形成,保障和提高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