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19篇 |
免费 | 56篇 |
国内免费 | 13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57篇 |
农学 | 276篇 |
基础科学 | 225篇 |
216篇 | |
综合类 | 1527篇 |
农作物 | 273篇 |
水产渔业 | 161篇 |
畜牧兽医 | 891篇 |
园艺 | 391篇 |
植物保护 | 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89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109篇 |
2018年 | 115篇 |
2017年 | 76篇 |
2016年 | 79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182篇 |
2013年 | 134篇 |
2012年 | 173篇 |
2011年 | 176篇 |
2010年 | 200篇 |
2009年 | 211篇 |
2008年 | 219篇 |
2007年 | 214篇 |
2006年 | 243篇 |
2005年 | 211篇 |
2004年 | 179篇 |
2003年 | 123篇 |
2002年 | 117篇 |
2001年 | 94篇 |
2000年 | 104篇 |
1999年 | 92篇 |
1998年 | 76篇 |
1997年 | 81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81篇 |
1993年 | 107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81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84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39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35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4篇 |
1963年 | 3篇 |
1960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临床上,鸭患葡萄球菌病少见报道。2005年3月底,内黄县城郊张某饲养的3000只52日龄麻鸭突然发病,经用痢菌净、环丙沙星等药物治疗5天后,效果不佳,此时已死亡49只。第6天张某来我局中心门诊就医,诊为鸭葡萄球菌病,经治疗病情得以控制。1临床症状病鸭精神沉郁,呆立,缩颈,食欲减退,有的废绝,双翅下垂,排灰白色稀粪,也有黄绿色稀粪。胸腹部皮下浮肿,触诊部分病鸭,皮下浮肿部位有液体波动感,病程稍长的不能站立,最后因体质衰竭而死。2剖检病变剖检6只病鸭可见整个胸腹部皮下充血、出血,呈弥漫性紫红色,其中两只皮下有胶样浸润,液体呈黄棕色;胸腹腔… 相似文献
83.
为了建立鉴别检测小反刍兽疫疫苗毒与野毒的快速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通过对自行测序的疫苗毒基因组序列及GenBank中登录的野毒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设计了2套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对实时荧光RT-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小反刍兽疫疫苗毒与野毒实时荧光RT-PCR鉴别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证实,该检测方法只能检测到目的病毒核酸,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试验发现,检测疫苗株的最低检测限可达1.38mg/L的总RNA,检测野毒株的最低检测限为0.16mg/L的核酸。对同一样品进行重复性检测,检测的荧光扩增曲线阈值完全重舍,证明其重复性极好。从180份临床样品中,检测出2份疫苗病毒株阳性样品,其余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能对小反刍兽疫疫苗毒及野毒进行鉴别检测,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极好的优点,是开展小反刍兽疫疫情监测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4.
骈永亮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1,32(7)
由于大豆采用膨化工艺破坏了一些大豆中抗营养因子,改变了大豆的蛋白质、淀粉及纤维的结构.使营养更易与消化酶接触而分解,同时提高了饲料有效能值。为了研究膨化大豆对饲料消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用膨化大豆替代部分豆粕对海兰褐壳蛋鸡消化率的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组蛋鸡对干物质、粗纤维和有机物的消化率分别为61.54%-87.23%、-29.32%-31.98%、62.68%~87.43%:B组蛋鸡对千物质、粗纤维和有机物的消化率分别为77.27%-82.67%、-10.55%-29.27%、80.6%-86.53 相似文献
85.
86.
试验旨在了解林蛙养殖场地土壤菌群组成和结构特征、喷洒益生菌后的土壤菌群变化和潜在致病菌的种类与数量。试验设置3个组:养殖场地组、益生菌喷洒组和半人工养殖组,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检测。3个试验组共获得191 588条有效序列,1 369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经分类学鉴定分属于438个属,29个门。3组样本菌群数量较大,多样性水平也相对较高。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优势菌属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热单胞菌属(Thermomonas)、Sphingopyxis、紫杆菌属(Porphyrobacter)、蓝细菌纲中未定种类(norank-c--Cyanobacteria)。各分组之间菌群多样性差异不显著,各组菌群结构相似度高。土壤中潜在的红腿病致病菌在属的水平有气单胞菌属(Aeromonas)、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喷洒益生菌后土壤菌群变化不明显。本研究为全面了解东北林蛙养殖场地土壤微生物组成及变化、发掘有益微生物种类和东北林蛙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88.
89.
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以猪圆环病毒2型Cap基因的保守序列为靶序列设计并筛选出一组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建立了快速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核酸的RPA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猪圆环病毒1型(PCV1)、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病毒(PP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灵敏性高,最低可检出核酸浓度为0. 87×10-4ng/μL,简单快速,且重复性好。利用所建立的RPA方法对183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实时荧光PCR方法符合率为98. 9%。本研究为猪圆环病毒2型核酸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尤其适合基层实验室或养猪场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0.
利用优质高产种公牛冻精,采用不同繁育技术措施,对奶牛进行人工输精遗传改良。本试验通过对情期受胎率、产犊率、产母犊率及产奶量、乳脂率变化对比研究,进一步讨论分析了影响奶牛遗传改良效果的综合技术措施。结果显示:(1)同种细管输精后,同组间高中(低)奶牛产犊率、情期受胎率、繁殖率、产母犊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2)性控与高产组间,产犊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情期受胎率差异显著(P﹤0.05),繁殖率、产母犊率差异极显著(P﹤0.05);(3)高中低产奶牛头次产奶量分别达6 225±12kg、5 270±15kg、3 360±10kg,提高2.05%、3.33%、8.39%;高中低产奶牛乳脂率变化差异性不显著(PP﹥0.05)。表明在奶牛遗传改良工作中,改进繁殖方式,优化技术措施,利用优质冻精,精准化授精,对加快良种奶牛繁育速度,改善牛群整体质量,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可持续的增加奶牛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