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3篇 |
农学 | 5篇 |
基础科学 | 12篇 |
14篇 | |
综合类 | 54篇 |
农作物 | 5篇 |
水产渔业 | 3篇 |
畜牧兽医 | 53篇 |
园艺 | 6篇 |
植物保护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水稻机械除草技术装备研究现状及智能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杂草是造成水稻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施用化学除草剂会带来作物药害、杂草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诸多负面问题,机械除草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绿色除草方式,可以有效地替代化学除草,缓解施用除草剂带来的危害。本文针对水稻株间机械除草的技术难点,从苗草根系差异特点的角度对水稻株间机械除草装置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介绍,归纳了水稻机械除草新技术的类型和特点,总结了几种新型水稻机械除草装备的特色和优点。提出具有高精度杂草定位功能的智能除草技术将是未来水田机械除草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2.
选取沈阳市1961~1999年1、7月和年平均温度、降水资料,采用相关系数法和R/S法对沈阳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选取新民对应月份和年份的资料,采用城郊对比法对沈阳城市气候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1989年沈阳1月平均温度和年平均温度均呈上升趋势,而7月平均温度呈下降趋势;R/S法检验1990~1999年资料显示,1990~1999年平均温度和1月平均温度变化趋势与过去趋势相同,均呈上升趋势,7月平均温度变化趋势与过去相反,即呈上升趋势,说明R/S法对沈阳地区较适合。分析沈阳和新民的温度、降水资料,沈阳城市热岛强度依次为1月年平均7月;沈阳1961~1989年1月降水量呈下降趋势,7月则呈微弱的上升趋势,年平均降水量随机性较大;1990~1995年资料验证结果显示,1月降水变化趋势将与过去趋势相同,仍呈下降趋势,7月和年平均的降水变化具有较大的随机性,R/S方法也可应用在降水量的分析,但不如对温度的分析效果好。 相似文献
73.
丹江口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分形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为分析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分形特征,揭示人类活动对土壤结构的影响,以库区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田、旱地、果园、人工林地、自然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经干筛和湿筛法测定团聚体组成,以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大团聚体含量(R0.25)和团聚体破坏率(PAD))、土壤团聚体直径指标(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均重直径(GMD))以及分形维数(D)作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丹江口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的测定,湿筛法相对干筛法重现性更好,能更真实反映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各土地利用方式总体上表现为林地(人工林和自然林)土壤稳定性和抗蚀性更好,其MWD和GMD值相对较高,D值相对较低;相反,旱作农地(果园和旱地)土壤团聚结构及其稳定性较弱,其MWD和GMD值相对较低,D值相对较高。说明各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均能从不同角度反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团聚体MWD、GMD值和D值与各粒径团聚体含量呈明显线性关系,在土壤团聚化过程中,土壤团聚体从微团聚体(0.25 mm)—中等团聚体(0.25~5 mm)—大团聚体(5 mm)的转化中,0.25,1,5mm粒级是较为关键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74.
75.
76.
77.
锡林郭勒草地MODIS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一代卫星遥感数据TERRA/MODIS,结合地面调查数据,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草地为研究区域,分析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草原、荒漠草原四种代表性草地植被指数(MODIS-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以2002年4~10月旬度变化为例,较详尽地反映草地在其生长期内各个阶段植被指数的变化,进而反映生长状况;以2002年9月的NDVI合成数据为例,对植被指数分级,分析各个级别NDVI值域在地理空间上的变化,反映各类草地在空间上的连续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78.
79.
不同氮钾水平及氮形态差异对土壤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不同氮钾用量下土壤氨(NH3)挥发和氧化亚氮(N2O)排放,为确定氮钾肥合理施用和大气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盆栽实验共9个处理:N0K0、(NO^-3-N)50K35、(NO^-3-N)50K80、(NO^-3-N)100K35、(NO^-3-N)100K80、(NH^+4-N)50K35、(NH^+4-N)50K80、(NH^+4-N)100K35、(NH^+4-N)100K80。分别采用静态箱法和通气法采集N2O和NH3。氮肥显著增大了N2O的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以及NH3的挥发速率和累积排放量。N2O的平均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从不施肥处理的15.8μg·m^-2·h-1和0.17 mg·kg^-1增加到氮肥用量100 mg·kg^-1时的45.6μg·m^-2·h-1和0.57 mg·kg^-1。NH3挥发速率和累积排放量在氮肥用量为100 mg·kg^-1时达到最大,分别为1.5 kg·hm^-2·d^-1和4.18 mg·kg^-1。铵态氮为氮源的各处理N2O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以及NH3挥发速率和累积排放量均高于以硝态氮为氮源的各处理。钾肥显著增大了NH3挥发速率和累积排放量,但在低氮水平下,钾肥显著降低N2O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化学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是NH3挥发和N2O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与硝态氮肥相比,铵态氮肥更易于NH3和N2O的排放。增施钾肥显著增大土壤NH3挥发速率和排放量,但降低了土壤N2O的排放通量,显著减少了整个生长季节N2O的累积排放量。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