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科学   17篇
  9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郏县红牛是全国八大良种黄牛品种之一,主产于郏县、宝丰、鲁山。以肉质细嫩而深得中外畜牧专家的好评。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饮食逐渐向追求品质方面转变,牛肉的品质愈发受到重视,郏县红牛的保种及选育改良愈发重要。本文从郏县红牛品种资源现状、保护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对策和肉用选育改良存在的问题、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2.
作为畜禽屠宰业的副产物,动物骨含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合理利用动物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从骨骼中提取回收胶原蛋白/多肽、并加工为高附加值产品被认为是一个具有潜力的发展方向。然而,胶原多肽的分子质量及分布会影响其溶解度、粘度、胶凝能力和稳定性等理化性质,从而影响胶原多肽基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以不同分子质量的牛骨胶原多肽为研究对象,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胶原多肽-羧甲基纤维素复合膜,通过测定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溶性指数、静态接触角等指标,考察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疏水性,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探究胶原多肽分子质量对复合膜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胶原多肽可以显著改善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疏水性,且在肽分子质量为700~1 000 u时复合膜性能最优,其表面结构致密,拉伸强度、断裂强度和杨氏模量较对照组分别提升2. 39、2. 55、10. 11倍,断裂伸长率较对照组降低40%,疏水性和热稳定性也最理想;但随着牛骨胶原多肽分子质量的增加,复合膜的水溶性增加,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3.
为了探讨青贮饲料的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模型在不同类型光谱仪器之间的转移,以傅里叶变换型近红外光谱仪Nicolet ANTARIS作为主仪器,光栅型近红外光谱仪FOSS 6500作为从仪器,采用斜率/截距和局部中心化2种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斜率/截距和局部中心化法转移之后,所建立校正模型的决定系数R2和交互验证决定系数R2cv均大于0.85.采用斜率/截距法转移之后,ANTARIS仪器校正模型对FOSS 6500仪器验证集的预测标准差为20.27 g/kg,系统偏差为-3.75,采用局部中心化法转移之后的预测标准差为27.67 g/kg,系统偏差为-6.17.2种方法模型转移后的预测结果与FOSS 6500仪器模型的预测结果(预测标准差为20.60 g/kg,系统偏差为-1.04)非常接近,比转移前的预测结果(预测标准差为39.65 g/kg,系统偏差为-33.60)有较大程度改善,2种方法均获得较好的转移效果.  相似文献   
54.
中国对虾与日本对虾轮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北方地区一年二茬对虾养殖模式,提高经济效益,1998年我们进行了中国对虾与日本对虾轮养试验,取得了总产商品虾2194.6kg,平均亩产109.73kg,亩纯利润4107.5元的好成绩。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基于组成特性的肉骨粉种属鉴别标志性变量挖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全面表征不同种属肉骨粉的组成特性,并进一步挖掘肉骨粉种属鉴别标志性变量,研究基于166个来源可靠的不同种属肉骨粉样本(猪、鸡、牛、羊源),从基本组分、元素组成、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组成4个方面全面获取物料组成特性信息。对比分析不同种属肉骨粉的69个组成变量,其中31个组成变量在种属间差异性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肉骨粉种属间特异性进行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元素组成和脂肪酸组成可以为猪、鸡、牛、羊肉骨粉提供特异性组成标志变量;氨基酸组成是反刍动物肉骨粉的特异性组成标志变量来源。综合PLS-DA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以VIP值大于1,P<0.05为指标,研究获取了不同种属肉骨粉之间的特异性组成标志变量,分别为:C10∶0、C18∶0、C18∶2n6c(猪肉骨粉);Ca、K、Zn、C18∶0、C18∶2n6c(鸡肉骨粉);Sr、C14∶1、C17∶0、C17∶1、C18∶0、C18∶2n6t(牛肉骨粉);H、Mg、Sr、C10∶0、C16∶0、C17∶0、C17∶1、C18∶0(羊肉骨粉);Sr、Ba、C14∶1、C17∶0、C15∶0、C17∶1、C18∶0、C18∶2n6t、C18∶2n6c、丝氨酸(反刍动物肉骨粉);K、Zn、C18∶0、C18∶2n6c(哺乳动物肉骨粉)。该研究可以为肉骨粉种属鉴别方法及其多元应用机理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并可以为肉骨粉多元应用细化至不同种属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6.
为了解豫西黑猪屠宰性能、肉品质等遗传性状,以及与河南地方猪确山黑猪间的差异,本研究挑选相同条件下健康的豫西黑猪(120.28 kg±6.96 kg)和确山黑猪(117.80 kg±8.76 kg)各8头,按相关规定开展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液指标测定,即对豫西黑猪与确山黑猪体尺指标(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等)、屠宰性能(胴体重、胴体长、皮率、骨率、屠宰率等)、肉品质(肉色、大理石纹、pH、肌内脂肪、粗灰分等)、血液指标(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小板数、血小板压积等)及两种猪肌肉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豫西黑猪体长、胴体长、皮率和头重均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5),背膘厚、瘦肉率、脾脏重、心脏重和眼肌面积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确山黑猪(P0.01;P0.05)。在肉品质方面,豫西黑猪大理石纹评分、pH_(45 min)、pH_(24 h)、粗蛋白质及粗灰分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5;P0.01),但水分和磷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确山黑猪(P0.05;P0.01)。在血液指标方面,豫西黑猪血小板数目和血小板压积均极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1),但其他指标与确山黑猪无明显差异(P0.05)。豫西黑猪精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确山黑猪(P0.05;P0.01),甘氨酸含量极显著低于确山黑猪(P0.01)。综上所述,豫西黑猪和确山黑猪在体尺指标、肉品质及血液指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在屠宰性能方面豫西黑猪稍优于确山黑猪,均可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优良的猪肉。  相似文献   
57.
为探讨郏县红牛成年母牛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运用SPSS 26.0软件对47头郏县红牛成年母牛体尺指标、体重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并建立了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郏县红牛的体重(ˉY)与体高(X1)、体长(X2)、胸围(X3)、坐骨端宽(X4)、管围(X5)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胸围、体长、坐骨端宽对体重的直接影响较大,而管围、体长、坐骨端宽对体重的间接影响较大.构建的最优回归方程为ˉY=-739.750+1.859X2+4.158X3+5.559X4.  相似文献   
58.
为适应人们对安全美味肉品的需求,文章总结了最近5年应用于猪生产改善肉质的植物的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应用于猪生产可改善肉质的天然植物可分为药用植物、可食用植物、经济用植物三大类。天然植物可通过改善风味氨基酸组成、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而改善肉的风味和嫩度。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可通过改善肌肉组织的抗氧化能力而改善肉质,降低滴水损失、蒸煮损失,改善嫩度。可用于改善肉质的植物种类很多,但其应用效果与使用量相关,因此,需要探讨各种特色植物的适宜使用量。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讨植物对肉质的影响,对机制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大多集中于抗氧化功效。未来应结合当地植物资源,通过植物及其有效成分在动物体内的有效沉积,探讨开发特色食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9.
DGAT1基因属于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yl Co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ACAT)基因家族,DGAT1基因催化反应的底物为二酰甘油和乙酰辅酶A(fatty acyl CoAs),该基因一方面参与脂肪的合成,在细胞中起到重要的中心代谢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影响家畜泌乳性状和脂肪沉积的重要候选基因,被认为对乳脂合成、脂肪含量和食用价值均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对DGAT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子结构以及该基因多态性与各类家畜经济性状的关联性进行综述,阐明该基因在家畜发育中的遗传表达规律,并对DGAT1基因在家畜育种方面的研究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0.
外泌体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细胞间质中的囊泡,多种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或在细胞外刺激等应激条件下都能产生外泌体,来自不同细胞类型的外泌体作用机制及功能有很大区别。外泌体可通过膜蛋白与靶细胞膜蛋白结合、膜蛋白碎片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膜与靶细胞膜直接融合等方式传递生物活性分子,从而参与机体免疫、细胞分化等过程。由于外泌体具有来源天然、穿越屏障能力好、生物相容性强等特点,在许多研究领域均受到广泛的关注。作者介绍了外泌体的形态特点、形成过程、作用机制、分离纯化、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应用;总结了近年来外泌体在畜禽研究中的应用。外泌体不仅可应用于动物遗传育种中,还可作为工具或载体来研究动物体内各种生化途径。该综述可为外泌体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