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林业   420篇
农学   248篇
基础科学   246篇
  181篇
综合类   1556篇
农作物   189篇
水产渔业   193篇
畜牧兽医   875篇
园艺   359篇
植物保护   5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彝黑糯1号和彝黑糯2号是由云南楚雄益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利用玉米单倍体技术选育出的2个鲜食玉米新品种。文中从亲本选育及组合组配、综合表现及特征、高效制种技术及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对这2个品种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总结了育种体会,旨在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红鳍东方鲀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鱼油为主要脂肪源,配制五种等氮饲料,以初始体重14g的红鳍东方鲀进行为期56天的投喂养殖实验。设置适宜脂肪含量(8%)的对照组,并在对照组添加0.02%及0.10%的胆汁酸,分别获得低胆汁酸添加组(BA)和高胆汁酸组(HBA)。另设一高脂组(脂肪含量12.5%,HL组)及高脂+0.02%胆汁酸组(HLBA组)。结果表明,添加胆汁酸的处理组肌肉和肝脏MUFA均低于对照组,其中HBA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肉中n-6PUFA含量在HLBA和HL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在适宜脂肪含量的三个处理组间,肝脏中的C20:0、C16:1n-7、C18:1n-9、C18:2n-6、C20:4n-6、C18:3n-3、C18:4n-3、C20:5n-3和C22:6n-3都呈现随着胆汁酸添加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有随着胆汁酸添加而升高的趋势,且在高脂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则呈现相反的趋势。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而BA组氧化还原酶1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在高脂组添加胆汁酸显著升高了过氧化氢酶的基因表达量。综上所述,饲料中胆汁酸的添加降低了饲料及鱼体组织中一系列长链脂肪酸的含量;胆汁酸对血清抗氧化蛋白活性的影响与其对肝脏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3.
建立了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桃中春雷霉素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1.0%甲酸-甲醇提取,氯化钠盐析后,取1.0 mL提取液,经Waters ACQUITY UPLC BEH Amide Column分离,乙腈∶0.2%甲酸水为60∶40(V/V)作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经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化,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在10~1 000μg/k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10、100、200μg/kg等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6.2%、91.0%、89.5%,相对标准偏差RSD(n=7)分别为2.2%、3.7%、4.5%,方法检出限为3.0μg/kg,定量限为10.0μg/kg。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满足桃中春雷霉素的残留检测要求,为春雷霉素的科学使用以及在食品中的残留分析和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4.
以水稻单作模式为对照,研究了长期稻虾共作模式对不同施氮量下直播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明确2种模式下的最佳施氮量。结果表明,相对于水稻单作模式,长期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增加16.3%,且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来实现的;长期稻虾共作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以及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5.3%、7.6%和22.7%;采用线性+平台模型确定在长期稻虾共作模式和水稻单作模式下直播水稻氮肥合理用量分别为102.4 kg/hm~2和139.6 kg/hm~2,长期稻虾共作模式的直播水稻合理施氮量较水稻单作模式降低了26.6%。由此可见,长期稻虾共作模式能够大幅增加水稻产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5.
渭北旱塬不同水肥条件下气象因子对苹果树干茎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基于苹果树干茎流的果树蒸腾耗水规律及水肥、气象因子的影响,于2018年在陕西渭北旱塬苹果园开展了不同水肥处理(低肥中水、中肥中水、高肥中水、中肥高水和中肥低水)对苹果树茎流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树茎流速率在生育期内不同月份,昼升夜降,昼增夜减的日变化特征明显。灌水量一致时,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果树日茎流量与日均气温、日辐射量和日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逐渐减小;施肥量一致时,日辐射量、日均气温和地表温度与茎流量的相关性在中肥中水时取得最高值。苹果树茎流在不同水肥处理下排序为:中水高水低水;中肥高肥低肥,低水和低肥处理都会明显降低苹果树的茎流速率,灌水对于苹果树茎流速率的影响要比施肥显著,水肥耦合效应对果树茎流有更大的促进作用,比单肥水平处理和单水分处理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6.
随着减抗替抗的时代到来,研究和开发新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中草药是一种绿色无污染天然的饲料添加剂,不仅具有预防病、保健、改善生产性能和动物品质等多种功能,还具有种类多、残留少、不易产生药性等特点.中草药不但能抑菌杀菌,还能提高动物的免疫和抗病能力.黄芪多糖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草药绿色饲料添加....  相似文献   
107.
锦秀红是从灵宝一果园中选出的华冠早熟、浓红芽变新品系.该果园1987年定植,1992年进入结果盛期,1996年在其中1棵华冠树上发现内膛1小枝上的果实明显比该株及周围其他树上的果实着色早、色泽浓红,外观及着色情况明显优于其它果实.1997年将其定为优系,代号为Ⅱ-1159,并开始进行高接对比试验.经过多年对母树和高接树的观察,其嫁接后无性后代表现性状稳定,果实8月下旬开始上色,9月中旬全面着鲜红色,比普通华冠提早20天上市,正值传统的中秋之际成熟,外观鲜艳秀丽,故暂定名为"锦秀红".  相似文献   
108.
新垦淡灰钙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玉米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设置在宁夏红寺堡灌区开垦4 a的淡灰钙土上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对新垦淡灰钙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不同处理相比,化肥配合羊粪效果最好,单施羊粪次之,单施化肥最低;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对玉米的增产效果极显著,各处理作用效果的排序为:氮磷 羊粪>氮磷锌钾>氮磷锌>氮磷>氮>羊粪>不施肥,氮磷 羊粪处理与单施氮肥和单施羊粪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化肥与有机肥羊粪配合施用既能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又能使玉米产量显著提高,因此是新垦淡灰钙土施肥的最佳选择。土壤微生物量碳与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其与土壤肥力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价新垦地土壤质量变化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9.
伏牛山属秦岭山脉的支脉,位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区线,是物种南北过渡、东西交汇的"陆桥",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条件,使本区保存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通过对伏牛山区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的分析,找出薄弱环节,提出发展利用建议,以期为伏牛山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为研究温度及密度对大蜡螟生长繁殖的影响,在相对湿度60%±10%RH条件下,设置25、 30、 35℃3个温度梯度,40、 60、 80、 100、120粒(64 cm3体积内) 5个卵密度梯度饲养大蜡螟。(1) 25、30、35℃条件下,大蜡螟世代周期及各虫态历期均随温度升高呈减小趋势。大蜡螟幼虫体重和体长、蛹重和蛹长、雌雄蛾体重及体长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雌蛾产卵量30℃最高,其次为35℃、25℃(P>0.05)。3个温度下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大蜡螟卵孵化率。10头大蜡螟幼虫7 d内取食人工饲料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P>0.05)。(2) 25和30℃时,大蜡螟卵孵化率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小(80粒时最高),35℃时密度40粒孵化率大于密度60 (P>0.05),80粒时最高,随后依次递减。小于0.100 0 g幼虫数随密度增加而增加;0.100 0~0.200 0 g幼虫在25℃密度60、 80粒时最多,40、100、120粒时减少,30、35℃时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30℃80粒时最多,35℃60粒最多);大于0.200 0 g幼虫数随密度增加而减少。温度对大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