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5篇
  48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夏季不同饮水器和水压对保育猪水利用情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养猪生产中猪饮水器用水中漏水将增加污水产生量,环境温度和供水水压及饮水器类型均会对饮水器总用水量产生重要影响.该文选择夏季不降温的保育猪舍,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饮水器和供水压力对保育猪用水量和浪费水量的影响.用水量和浪费水量每分记录1次.试验的第一个阶段,用10头/圈的保育猪比较了在水压为0.10,0.15和0.20MPa时杯式饮水器和swing饮水器对用水量和浪费水量的影响;第二个阶段,用5头/圈的保育猪比较了在水压为0.10MPa时带片swing饮水器和标准swing饮水器对用水量和浪费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压为0.1,0.15和0.20MPa时,杯式饮水器每头猪的用水总量分别为16.2±3.0,30.3±8.1和38.3±4.8L/d,swing饮水器的用水总量分别为5.7±1.0,8.7±1.9和10.3±0.4L/d.在0.1,0.15和0.20MPa下,杯式饮水器浪费水量/用水总量预测值分别为83.3%,85.1%和85.4%;swing饮水器浪费水量/用水总量分别为54.4%,48.3%和45.6%.带片swing饮水器每头猪用水总量(11.3±1.7L/d)没有显著高于标准swing饮水器的用水量(9.4±1.0L/d)(P>0.05).但是带片swing饮水器的浪费水量/用水量(60.2%)显著高于标准swing饮水器的浪费水量/用水量(46%)(P<0.05).因此,为了减少保育猪用水总量和浪费水量,应控制水压或者调节饮水器水流量至适宜值.在夏季不降温猪舍,与swing饮水器相比,杯式饮水器将增加用水总量和浪费水量.相对于标准swing饮水器,带片swing饮水器的使用没有减少水的浪费.  相似文献   
152.
饲养密度对饲养环境及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适宜肉牛生长的最佳饲养密度,提高肉牛场经济效益,该文研究了饲养密度对肉牛生产性能,行为活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在江西省高安市肉牛试验站选取体质量182~282 kg的杂交牛,在固定圈舍面积(18 m2)内分别饲养3、4、5、6、9头肉牛,对应占地面积为6.0、4.5、3.6、3.0、2.0 m2/头,饲养密度依次增加.由于肉牛体型较大,每个处理2个重复.结果显示,2.0 m2/头的试验组每头牛日采食量为11.90 k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但每头牛日增质量仅为1.09 kg;3.6 m2/头时,每头牛日采食量处于居中水平为10.96 kg,每头牛日增质量最佳,达到1.41 kg.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舍内二氧化碳浓度分别为1056.38、1108.44、1172.65、1200.89、1398.19 mg/m3,呈上升趋势;占地面积为2.0 m2/头时,舍内氨气浓度最高达3.23 mg/m3,而6.0 m2/头时仅为1.13 mg/m3;不同处理组之间有害气体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0 m2/头处理组1 d内站立时间(含打斗)为11.84 h,站立时间最长,脏污程度评分为2.09,体表最脏,3.6 m2/头试验组在打斗时间及体表清洁度方面均处于居中水平.综合上述指标,182~282 kg的每头牛适宜占地面积为3.6 m2,此时饲料转化率高,动物福利水平较好,利于农场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3.
利用整体分析法研究华北地区奶牛产业温室气体排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奶牛产业生产效率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对单位牛奶产量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甲烷、氧化亚氮和二氧化碳)进行科学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在该研究中,利用整体分析方法评估了2012年华北地区奶牛产业的总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单位牛奶的温室气体排放。估算的排放源包括奶牛胃肠道发酵以及粪便管理系统产生的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排放、奶牛饲养过程中耗能所带来的GHG排放、饲养奶牛所需作物种植管理过程中以及所需农业机械设备制造所产生的GHG排放、化学肥料生产和施用所来的GHG排放。估算方法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评估报告中的方法学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奶牛产业系统中总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2437.85×103t。甲烷(CH4)是主要的排放源,为8516.53×103 t,其中奶牛胃肠道排放占84%,粪便管理系统占16%;氧化亚氮(N2O)排放为6240.27×103 t,二氧化碳(CO2)排放为7681.05×103 t。基于排放强度,得出单位牛奶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3 kg/kg。  相似文献   
154.
<正>为了解决奶牛饲料的营养及配比平衡问题,国际上通常采用TMR日粮饲喂形式。"TMR"中文含义是全混合日粮,就是将精、粗饲料应用搅拌车或混合机混合成一种日粮的饲喂方式。配置TMR饲料是以奶牛动物营养学为基础,根据奶牛对粗蛋白、能量、粗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把铡碎的粗料、精料和各种添加剂利用机械的方法进行充分混合而制成营养平衡的日  相似文献   
155.
南四湖二级坝水利枢纽改造后,堰闸泄流条件发生变化,根据水文规范,利用声学多普勒流量仪(ADCP)收集资料,对现有泄流量推求曲线进行了分析验证.通过实测资料分析表明,泄流曲线已不适用改造后的工程出流条件,初步分析的部分流态系数曲线符合堰闸规律和二级坝工况实际.提出根据工程改造治理后的现状条件,开展二级坝泄流曲线以及湖区行洪研究的建议,为防汛调度、南水北调洪水资源利用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6.
养猪工艺与设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艺是建设规模化猪场需要明确的前题,如何做到整体布局规划合理?如何利用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使生产更加协调高效?如何饲养出健康优质的猪群领先一步占有市场?如何在生产的细小慎微处挖掘企业潜力?等诸多问题都是现代化猪场生产经营者们必须面对和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7.
中国西北地区肉牛舍冬季建筑热环境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设计中国西北地区满足肉牛冬季温度通风要求的肉牛舍,采用建筑环境模拟软件DEST模拟了不同围护结构和通风率肉牛舍的冬季自然舍温。结果表明,在屋顶传热系数为1.0W/(m2·K)时,非保温窗牛舍在通风率分别为5次/h、10次/h和15次/h时,1~2月日平均温度最低值分别为-7.4℃、-12.3℃和-14.4℃,高于肉牛低临界温度,但需对饮水加热;在通风率为10次/h时,保温窗和非保温窗牛舍1~2月日平均温度分别为-11.6~-8.7℃、-12.3~-8.2℃;在通风率为5次/h、10次/h和15次/h时,非保温窗牛舍1~2月舍内外温差分别为8.8~12.2℃、5.2~7.6℃和3.7~5.4℃。建议西北地区肉牛舍采用非保温窗,屋顶材料采用单层彩钢板或者传热系数为1.0W/(m2·K)的材料,冬季通风率取10~15次/h;天窗和窗户分别选用阳光板和塑料膜卷帘窗。  相似文献   
158.
为探究犊牛经济、适宜的垫料管理方案,该试验实测了在饲养密度为4.5~9 m2/头的条件下,每2天(Maximum replacement frequency,MAX)、4天(Medium replacement frequency,MED)或8天(Minimum replacement frequency,MIN)更换一次垫料对犊牛饲养环境、生长性能和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MAX组和MED组的氨气日平均浓度分别为(0.26±0.07)、(0.37±0.03)mg/m3,显著低于MIN组的(0.64±0.07)mg/m3;MAX组和MED组犊牛体表清洁度评分分别为1.16±0.06和1.74±0.06,均显著低于MIN组的2.11±0.05;此外,MAX组和MED组在试验17~24 d的腹泻率分别为(25.0±5.00)%和(30.0±6.55)%,均显著低于MIN组的(42.5±5.90)%。3个处理间的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在资金投入方面,MAX组每月成本是MED组成本的1.55倍,是MIN组的3.11倍;MED组每月成本是MIN组的2.00倍。综上所述,在饲养密度为4.5~9 m2/头的条件下,MED组即每4天更换一次垫料即能够提高犊牛体表清洁度,降低腹泻率,成本支出适宜,能够达到动物福利和养殖效益的双向需求,更适合在犊牛饲养管理中使用。  相似文献   
159.
近郊集约化养猪场排出污风时产生的臭味、细菌和颗粒物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试验旨在探讨次氯酸洗涤器对猪舍污风减排的效果及运行成本。选取楼房猪场底层1个妊娠猪舍单元排风端的次氯酸洗涤器为研究对象,舍内饲养猪只406头,饲养密度为2.71 m2/头。监测过滤前后的氨气(NH3)、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臭气、颗粒物和细菌浓度;同时监测每日耗水量、耗酸量和耗电量;试验期15 d。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次氯酸洗涤器对NH3、VOCs和臭气的平均去除效率(ARE)分别为39.4%、30.6%和50.1%,对细菌、总悬浮颗粒物(TSP)和PM10的ARE分别为50.1%、30.1%和7.8%,对PM1、PM2.5和PM4的ARE分别为-79.8%、-57.3%和-60.6%;试验过程中,单层猪舍(可饲养2 000头妊娠猪,饲养密度为2.22 m2/头)的洗涤器平均日耗水量为11.81 m3,每月排污量为77.21 m3,猪只的平均过滤除臭成本为0.117元/(头·d)。可见,次氯酸洗涤器对猪舍的排风除臭及抑菌具有一定效果,但对于小粒径的颗粒物去除效果较为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