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目的】研究横坑切梢小蠹、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梢转干期在寄主云南松树冠和树干中的分布规律及三者之间的竞争互存关系,为其种群监测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根据生态位理论,从时间和空间资源利用上分析云南省大理市祥云县云南松梢转干期树冠和树干中3种切梢小蠹的种群分布和生态位关系。【结果】树冠中横坑切梢小蠹雌、雄高峰期均晚于云南切梢小蠹,短毛切梢小蠹无明显高峰期;横坑切梢小蠹主要分布在树冠下层,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主要分布在树冠上层;云南切梢小蠹入侵初期可分布于整个树干,随着横坑切梢小蠹由树干基部向上部入侵过程而逐步向中上部分布;横坑切梢小蠹虫口密度在树干不同高度差异显著,而云南切梢小蠹虫口密度则在蛀干后期差异显著;3种切梢小蠹种间在时间和空间资源利用上存在差异,且性别间也存在差异;横坑切梢小蠹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大于云南切梢小蠹,但在空间资源利用上弱于云南切梢小蠹,短毛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在时间资源利用上生态位分离;横坑切梢小蠹、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在1月对空间资源的利用最大。【结论】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通过对时空资源的分配和弥补达到种群共存和同源竞争,短毛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在时间资源利用上生态位分离。  相似文献   
42.
香蕉李     
香蕉李是中国李中的优良品种。辽宁省瓦房店市的香蕉李经过5年的考察,品评和鉴定,每次都被评为头名。1980年,62个李品种参加评比,香蕉李仍获第一。1983年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定为省名优产品,并获得省农牧业厅农业技术开发三等  相似文献   
43.
复县的苹果树栽培历史较久,株数多、面积广。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果农积累了许多修剪经验,对恢复树势,提高产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还有许多盛果期树,常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除了肥、水、土等管理条件没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索细菌表达dsRNA介导的RNAi在美国白蛾中的可行性,为RNAi技术在美国白蛾等林业害虫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几丁质酶HcChi基因作为靶标,设计有效的干扰片段,构建到L4440干扰载体上,并转入HT115大肠杆菌菌株。IPTG诱导HT115表达HcChi的干扰片段,用菌液持续饲喂美国白蛾幼虫,观察幼虫生长情况,定量PCR检测HcChi的转录水平。[结果]构建了带有HcChi-L4440表达载体的HT115菌株,经IPTG诱导能够合成HcChi-dsRNA,浓缩菌液持续饲喂幼虫显著抑制HcChi的表达,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了76.7%~90.3%,幼虫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增长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减小40.7%。[结论]成功构建HcChi RNA干扰载体,通过饲喂法在美国白蛾中获得RNAi效应。该体系首次在美国白蛾中建立,为该物种的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5.
双条杉天牛不同虫期体壁碳氢化合物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双条杉天牛幼虫期和成虫期体壁碳氢化合物的变化规律,对不同虫期体壁碳氢化合物成分、含量和比例进行分析,期望在此基础上探索体壁碳氢化合物在其生殖行为中的功能。[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溶剂浸提两种采样方法收集双条杉天牛不同虫期的体壁碳氢化合物成分,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提取物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成分在不同虫期的含量和比例。[结果]双条杉天牛体壁碳氢化合物成分主要包括C15-C31之间的正烷桂、烯桂、单甲基支链烷桂和二甲基支链烷桂。幼虫体壁碳氢化合物以C15~C31正烷桂为主,含量占64.67%,其中n-C27含量最高(21.57%);烯桂仅检测到角鲨烯,含量占19.4%;甲基支链烷桂仅检测到3Me-C25和11,15diMe-C27,含量占15.93%。在刚羽化的雌成虫中正烷桂占60.42%,甲基支链烷桂占39.58%;雄成虫中正烷桂占74.15%,甲基支链烷桂占25.85%。扬飞期雌成虫中正烷桂占53.13%,甲基支链烷桂占46.87%;雄成虫中正烷桂占45.99%,甲基支链烷桂占54.01%;雌雄成虫中均是n-C25含量最高。随着虫体的发育,正烷桂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甲基支链烷桂呈上升趋势。溶剂浸提法和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的体壁碳氢化合物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结论]双条杉天牛不同虫期体壁碳氢化合物各种成分含量的变化与其发育的性成熟度有关。幼虫体壁中未检测到11Me-C26,11Me-C27和3Me-C27,这3种成分在雌雄成虫中含量差异显著,推测其可能在成虫生殖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为进一步研究双条杉天牛接触性识别信息素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6.
β-葡萄糖苷酶广泛存在于各类水果、植物及微生物中,能够水解果蔬中本身不具有香味且不易挥发的风味物质,对果蔬风味增香及食品加工过程中香气物质的释放起重要作用。为促进β-葡萄糖苷酶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从β-葡萄糖苷酶的来源、主要性质、酶解增香机理及在工业加工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结合实际展望了该酶在工业化制备和改善饮品风味等方面进一步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7.
据调查,日前农村随着柴油机的普及,其耗油量日益增加,农民经济负担过重.现介绍6种有效的节能方法: 提高柴油机的冷却水温度柴油机的正常出水温度为65℃~95℃,而目前却普遍低于45℃左右,造成浪费油.  相似文献   
48.
【目的】克隆美国白蛾系统性RNA干扰缺失基因序列,对该基因进行序列特征分析和时空表达模式检测,并研究其在美国白蛾幼虫系统性RNA干扰中的功能。【方法】通过RT-PCR和RACE技术从美国白蛾幼虫中进行基因克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美国白蛾不同发育阶段和幼虫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利用RNAi和qPCR技术验证外源dsRNA对该基因的干扰效率,以及干扰该基因表达后对其他靶标基因干扰效率的影响。【结果】从美国白蛾幼虫中克隆得到一个美国白蛾系统性RNA干扰缺失基因并命名为HcSID-1(Gen Bank登陆号:MG696730)。该基因全长2 761 bp,开放阅读框(ORF) 2 613 bp,编码87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97. 08 kD,理论等电点(pI) 6. 81,有1个19 aa的信号肽。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Hc SID-1蛋白有1个长N末端(308 aa),序列中后段309—855位氨基酸之间具有典型的11个跨膜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HcSID-1与鳞翅目昆虫同源性较高,和家蚕的Bm SID-3亲缘关系最近;时空表达分析表明,HcSID-1在美国白蛾各发育阶段和幼虫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幼虫中肠组织表达量最高。注射HcSID-1 dsRNA可显著降低该基因在转录水平的相对表达量,且该基因的下调能降低HcChi dsRNA在美国白蛾幼虫中的RNA干扰效率。【结论】获得具有典型家族特征的美国白蛾SID-1基因序列,该基因的下调能够影响其他靶标基因dsRNA的RNAi效率,表明该基因可能具有与其他SID基因在系统性RNAi过程中相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49.
红玉苹果长果枝腋花芽复剪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玉苹果到了结果期以后,一年生长果枝常形成腋花芽,每枝腋花芽数少者二、三个,多者十个以上,群众叫做一串花。这些腋花芽在冬季修剪时很难辨认,直到萌芽现蕾期才能确认。生产上在冬季修剪时,对不易识别腋花芽的长果枝,多不短截,直到萌芽现蕾期,再进行复查修剪。 近年来在得利寺公社就试验推广过复剪红玉长果枝腋花芽这一技术措施,但群众有许多顾虑,怕剪丢了产量,为了明确复剪果枝腋花芽的效果,消除顾虑,1964年春,在推行红玉腋花芽复剪的同时,由领导、技术员与群众三结合的进行了这个试验。 试材与方法 红玉腋花芽复剪试验取材于得利寺三八队的山地果园与河东队的平地果园。山地土层较浅,为石砾土。平地土层厚,为沿河冲积油砂土。树龄均在三十年生上下,树势中庸,选下层主枝上的中、外部果枝,枝长30厘米左右。于1964年春初花期进行复剪(剪口距  相似文献   
50.
<正>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腔上囊病,简称IBD)是一种能导致免疫抑制的疾病,在国外已经有近二十年的流行历史,国内尚无发生此病的报道。1979年我们在京郊进行了初步调查,确诊北京地区有此病的发生和流行,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国内外概况IBD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传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