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5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1篇 |
农学 | 12篇 |
基础科学 | 18篇 |
4篇 | |
综合类 | 96篇 |
农作物 | 3篇 |
水产渔业 | 3篇 |
畜牧兽医 | 70篇 |
园艺 | 14篇 |
植物保护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7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江苏省泗洪县现代农业园规划设计立足于区域内的资源环境特色以及区位优势,以把园区建设成为现代生态农业标准化设施园艺生产区、农产精深加工区、农产物流贸易区、观光农业综合区等4个功能区为目标,采用"一园四区,四位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将园区努力打造成一个融生产生活、生态保护、科技研发、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信息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综合发展区,以辐射和带动泗洪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72.
73.
作为重要的农业国,小麦与玉米在我国大规模种植,是解决温饱、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
键。本文针对小麦与玉米的种植模式展开探讨,针对多种种植模式加以对比,提出适用于不同区域农
业环境下的小麦与玉米种植模式,为提升农作物产量提供支持,以期给农业人员提供可行参考。 相似文献
74.
[目的]不同耕作方式对华北高寒区砂质栗钙土耕层含水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探讨区域水分高效利用途径,为作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供试材料为当地主栽晚熟莜麦品种品五。采用烘干法,分别于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和收获期测定耕层土壤水分。[结果]耕层平均含水率苗期免耕为6.26%,高于松耕的5.33%和翻耕的5.39%,分蘖期之后三者差异不显著。不同耕作方式不同生育时期间莜麦耗水强度无显著差异,生育期耗水强度变化趋势一致,呈双峰双谷型,峰值分别出现在苗期和抽穗期为2.31~2.51 mm/d,谷值出现在分蘖期和收获期为1.07~1.32 mm/d。免耕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为2.24 kg/(mm.hm2),显著小于松耕和翻耕的4.10和4.07 kg/(mm.hm2),莜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年际间与耗水变异趋势相同,但同一年内不同耕作方式耗水量差异不显著,而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华北高寒区免耕能在苗期提高土壤耕层含水率,但在苗期之后作用不明显;莜麦耗水强度主要受气候因子的影响,不同耕作方式对其影响不大;翻耕和松耕莜麦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免耕,松耕是该地区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及农田稳产增收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低蛋白日粮补充必需氨基酸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必需氨基酸的合理添加及降低养殖成本提供依据.[方法]将90头体重40 kg肥育猪随机分成3组(Ⅰ、Ⅱ、Ⅲ组),分别饲喂传统高蛋白(14.7%)日粮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降低1.5%和3.0%同时添加必需氨基酸的低蛋白日粮.分析在育肥阶段各处理组在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等方面的差异,研究低蛋白日粮补充必需氨基酸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低蛋白日粮补充必需氨基酸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各方面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肥育猪的饲养中可以考虑饲喂低蛋白质日粮补充必需氨基酸来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6.
77.
鸡IL-2基因克隆及其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对自行设计的引物,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ConA诱导的5周龄SPF鸡脾细胞中扩增出鸡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片段,其长度为439 bp,经酶切鉴定,初步确定为鸡IL-2基因.再将该IL-2基因片段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经DNA序列鉴定,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含有IL-2基因,该基因的cDNA序列与Sundick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然后,将IL-2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并导入菌株BL21, 经诱导培养、蛋白提取和SDS-PAGE,获得分子量约为42 000的蛋白条带,表明所克隆的鸡IL-2基因在原核细胞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78.
耕作方式对冀西北栗钙土土壤物理性状及莜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为了探索不同耕作方式对冀西北栗钙土农田土壤物理性状及莜麦生长的影响,以河北省张北县10 a栗钙土长期定位试验莜麦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免耕、松耕和翻耕对莜麦田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土壤硬度及莜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松耕和翻耕可以显著降低莜麦播种期到拔节期土壤容重,播种期免耕土壤容重1.49 g/cm3,松耕和翻耕分别为1.31和1.30g/cm3;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含水率影响不大;免耕显著提高土壤硬度,拔节期免耕土壤硬度58.51kg/cm2,为松耕1.74倍(P0.05),为翻耕2.53倍(P0.01);栗钙土土壤硬度与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关系模型表明高土壤容重条件下土壤硬度对土壤含水率更敏感,低土壤含水率条件下土壤硬度对土壤容重更敏感;免耕莜麦株高和叶面积生长受到抑制,穗数和穗粒数显著降低,经济产量413.79 kg/hm2,分别为松耕和翻耕的62.27%和51.64%。栗钙土莜麦田免耕与松耕、翻耕相比土壤容重大,土壤硬度高,莜麦产量显著降低;3种耕作方式中,松耕是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的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79.
冀西北半干旱区作物与茬口的土壤水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冀西北坝上半干旱区水源匮乏、土地瘠薄、作物低产的现状,采用交叉式种植方法,设置区域5种主栽作物的倒茬定位试验,比较不同作物及其茬口对0~80cm土体耗水的影响,以为水分平衡的作物配置方式提供技术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莜麦(Avena sativa)、甜菜(Beta vulgaris)田呈耗亏土体贮水趋势,且对40cm以下土壤贮水消耗明显;蚕豆(Vicia faba)田累积土体贮水;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玉米(Zea mays)田耗水量介于两者之间。甜菜、莜麦生物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WUE)均最高,蚕豆最低。适宜的倒茬方式其生长季作物WUE是连作莜麦、甜菜和马铃薯的1.96~3.00倍,是连作蚕豆、玉米的1.11~1.13倍。利用作物间耗水特性差异进行茬口适应种植,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促进坝上半干旱区农田可持续生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0.
维多利亚葡萄系欧亚早熟种,引种在资源县栽培,栽植株行距1.5 m×2.5 m;采用双十字V形架避雨栽培,疏花疏果,加强肥水管理,重点防治花期灰霉病,采收后防治白粉病、叶蝉。所产果实,果肉硬脆,品质优良,丰产,栽植第二年667 m2产量达1 500 k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