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6篇
  15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温敏核不育系株1S、陆18S的主要特征特性观察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株1S和陆18S是两个来自同一亲缘的籼型温敏核不育系,生育期短,属长江流域早籼中熟类型,株1S比陆18S短2-5d;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低,档1S的在23.0℃以下,陆18S的在23.5℃以下,在不育期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彻底;柱头外露率较高,株1S为75.6%,陆18S为73.8%;株1S的柱头活力比陆18S的要高;开花习性好,花时相当早;植株偏高,不抗倒伏,对“九二○”反应均相当敏感。  相似文献   
132.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普及农业机械化程度,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农机工作者,我们要转变服务方式,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提高农机新技术应用水平,让农机新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3.
吊兰生长对锌污染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观赏植物吊兰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测定吊兰根际、非根际以及未栽培吊兰的空白组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化学性质,研究吊兰对重金属锌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有机质含量及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均表现为吊兰根际组>吊兰非根际组>未栽培吊兰的空白组.而土壤锌总量、pH、电导率及氧化还原电位均表现为未栽培吊兰的空白组>吊兰非根际组>吊兰根际组.土壤锌浓度为200mg/kg时,细菌、真菌的数量最多,土壤呼吸作用强度、脲酶及磷酸酶的活性也达到最高值;土壤锌浓度为500 mg/kg时,放线菌数量最多,且蔗糖酶活性达到顶峰.三类微生物对锌的敏感性顺序为真菌>放线菌>细菌.土壤酶对重金属锌的敏感性顺序为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通过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可知,放线菌的变化对土壤酶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真菌,细菌影响最小.吊兰生长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环境,在重金属锌污染修复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4.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下,我国如何积极全面地倡导和参与国际机制,为中国的和平与安全提供可靠保证,已经成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战略选择。构建以新安全观为指导的区域维和机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有实践意义,是这个战略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区域维和机制的定义,并从法理、政策、实践和资源等角度剖析区域维和机制的构建基础,从遵循原则、维和职能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阐释区域维和机制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35.
促使畜牧业养殖方式变化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过程中,养殖方式也正由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规模化生产已成为我国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本文总结了促使养殖方式发生变化的因素,即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疫病防控、国际市场竞争、养殖收益、政策导向以及先进技术,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养殖方式变化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36.
随着栽培方式的日益简化,草害成了水稻减产的重要因素,笔者以常规除草剂除草方式为对照,研究了转基因抗草铵膦杂交早稻香125S/Bar68-1在直播、抛秧和机插3种栽培方式中草铵膦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栽培方式中,草铵膦除草效果都优于常规除草,尤其在杂草较多的直播田优势更加明显;虽然个别产量相关性状在不同年份存在显著差异,但草铵膦除草剂除草对转基因早稻的实际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7.
杂交水稻母本机插秧制种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引进杂交水稻制种母本专用插秧机,在Y两优1号制种基地进行母本机插秧试用试验,以母本人工移栽、人工撒直播作对照,观察3种方式的生育特性、苗数动态、群体穗粒构成和抽穗开花特性.结果表明:机插秧母本的播始历期较人工移栽长2d、比撒直播长7d,群体穗粒构成和抽穗开花特性与人工移栽、撒直播方式无太大差异,完全能达到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要求,且能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8.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Y58S冷灌繁殖高产优质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2007—2009年冷灌繁殖Y58S实施的技术措施和产量情况,认为冷灌繁殖是繁殖Y58S的有效方法,适宜冷灌的水温为20.5~21.5℃;同形可育杂株和头季落田谷成苗混杂是Y58S冷灌繁殖保纯遇到的主要问题,核心种子和原种生产中严格隔离是清除同形可育杂株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9.
为了解决当前土壤种植条件下土壤病原菌富集、盐分积累、土壤酸化等问题,本文总结了日光温室水果黄瓜岩棉椰糠复合基质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日光温室准备、基质栽培系统构建、品种选择、育苗、栽培管理、吊蔓整枝、采收、采后处理等方面内容,以期实现水果黄瓜的周年无障碍生产,达到效益提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0.
为研究结实期(始穗期至成熟期)温度对杂交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以13个杂交中籼组合为材料,设置7个播期,实地记录结实期的田间温度,对10项稻米品质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各杂交水稻组合不同播期的稻米品质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结实期温度对杂交水稻稻米品质影响大,10项稻米品质指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垩白度、垩白粒率、透明度、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胶稠度、长宽比、粒长、糙米率。相关分析表明,几乎所有组合的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与结实期温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大多数组合的碱消值与结实期温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大多数组合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透明度与结实期温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糙米率、胶稠度、粒长、长宽比与结实期温度无明显的相关性。不同杂交水稻组合米质对结实期温度存在敏感性差异,敏感性弱的杂交水稻组合稻米品质受结实期温度影响小,稻米品质较稳定。优质杂交水稻组合在湖南长沙种植,宜安排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始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