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0篇
  32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探讨了苏云金杆菌原药及其油剂剂型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效果,确定了苏云金杆菌对马尾松毛虫幼虫毒杀作用及其LC50和LC90,为药剂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2.
体细胞克隆对猪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克隆技术操作程序复杂、成功率低(1%~2%),又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在猪的体细胞克隆相关机理、关键技术环节上研究的不断深入,克隆猪生产流程得以简化、成本降低。此外,猪体细胞克隆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转基因猪研制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有效、经济的技术平台。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提高猪克隆胚胎发育能力及克隆效率所取得的进展,旨在为进一步提高猪体细胞克隆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为了解根际土壤中土传病害病原菌的积累与连作障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寻求缓解和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土传病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建立了以马铃薯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的干腐病病原菌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体系。结果显示,研究建立优化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引起马铃薯干腐病的优势病原菌茄病镰孢菌和接骨木镰孢菌进行快速检测和绝对定量,主要优化参数为:上下游引物各0.4 μL(10 mmol/L),DNA模板3 μL,退火温度60℃。连作马铃薯根际土壤茄病镰孢菌和接骨木镰孢菌随连作年限的动态变化趋势均表现为随连作年限的递增呈现上升趋势,其中CP5的累积量最大,为1.45×104拷贝/g,比CK增加了27.8倍。CP4、CP3、CP2、CP1根际病原菌累积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0.5,16.31,8.32,3.51倍。由此可见,茄病镰孢菌和接骨木镰孢菌的数量均随连作年限的递增呈上升趋势。根际镰刀菌随生育进程的动态变化因病原菌种类而异,茄病镰孢菌以收获期累积量最大,平均为1.2×104拷贝/g,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上升趋势。而接骨木镰刀菌是播前累积量最大,平均为1.55×104 拷贝/g,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下降趋势。因此,研究区马铃薯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的大量积累可能是导致马铃薯连作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4.
4U-1400FD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挖掘铲的参数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4U-1400FD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挖掘铲建立牵引阻力的数学模型,在此模型下分析挖掘铲的铲面倾角、作业速度、挖掘深度、铲体长度等因素对挖掘铲牵引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挖掘铲参数的最佳组合为铲面倾角20°,铲体长度470 mm,铲宽1 400mm.通过田间试验,该挖掘铲的性能符合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江阴市直播稻发展迅猛,为促进其更快更好地发展,阐述了江阴市直播稻的生产现状,分析了全市直播稻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直播稻生产问题的对策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6.
<正>水藤菜是重庆夏秋季的主要叶类蔬菜品种,对缓解7—9月秋淡蔬菜供应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栽培方法是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用种藤在"火窖子"内催芽,大棚内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移栽大田。由于传统方法育成的苗子较幼嫩,经受不起较大的"倒春寒"的寒害,栽培时间不能提前太多,一般最早栽培时间在3月20日左右,因此初收期要到5月1日前后,这样对重庆3月中旬—5月中旬的春淡蔬菜供应缓解作用较小。笔者于2015-2016年连续两年开展栽培试  相似文献   
107.
4U-14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内马铃薯收获依靠人工或小型挖掘机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了4U-14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收获机主要由挖掘装置、土薯分离装置、茎秆分离装置、垂直提升装置、装袋装置、传动系统、机架以及行走装置等部分组成,结构紧凑。通过运动学分析和试验,确定了各装置的关键参数。运用Solidworks软件绘制虚拟样机,进行模型验证,各零部件之间不存在干涉现象。该机可一次性完成2行马铃薯的挖掘、土薯分离、薯秧、杂草和残膜分离、垂直提升以及装袋等工序,克服了马铃薯收获机装袋技术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8.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建立了西双版纳、普洱和昆明三地普洱茶生熟茶鉴别和产地溯源模型.结果表明:由于生熟茶生产工艺差别较大,其在近红外谱图的10000—9000 cm-1波数的差异较明显,PCA对生熟茶的识别正确率为90.91%,PLS-DA最优模型的识别正...  相似文献   
109.
我国正处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过渡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畜牧业应向高标准方向发展。本文介绍畜牧业技术提升的意义及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阐述提升畜牧技术的措施。积极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全面发展我国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110.
微生物直接种间电子传递:机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玲艳  刘星  周顺桂 《土壤学报》2018,55(6):1313-1324
微生物种间电子传递(Interspecies electron transfer,IET)是指电子供体微生物与电子受体微生物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传递电子形成互营生长关系,从而共同完成单一微生物不能完成的代谢过程的现象。IET分为间接种间电子传递(MediatedIET,MIET)和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rect IET,DIET)。其中,前者一般需要氢、甲酸、核黄素等作为电子载体,而后者是指微生物间通过纳米导线、氧化还原蛋白、导电颗粒等进行直接电子交换。DIET是最新发现的IET方式,DIET的发现改变了微生物互营代谢必须依赖氢/甲酸等能量载体的传统认识。本文在论述MIET的同时,重点阐述了DIET的三种介导机制,列举了参与IET的典型微生物种类,系统介绍了IET在厌氧消化产甲烷、甲烷厌氧氧化、微生物脱氯等重要环境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潜力,并展望了微生物种间电子传递的未来研究方向。本综述有助于加深对微生物IET发生机制的认识,为理解微生物IET在自然界碳氮等元素循环、温室气体排放、污染物降解等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为IET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