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31篇
农学   99篇
基础科学   30篇
  76篇
综合类   166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土壤与植物中钙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对作物的生长及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论述植物与钙的营养机理的整体研究现状及植物对钙的吸收、运转和分布,讨论了钙与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阐述了肥料中的钙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并分析了钙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互相作用机理,最后对钙营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旨在为钙肥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以南京东郊中型哺乳动物露牙獐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09年47个物种痕迹点和江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8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在空间信息技术Geomatics支持下,采用最大熵法(Maxent)生态位模型,建立潜在生境预测模型。通过ArcGIS空间分析模块,构建露牙獐景观安全格局。结果表明:在快速交通网络的囚笼效应作用下,保护对象露牙獐的潜在生境呈高度破碎化空间分布格局;在影响露牙獐潜在生境的生态环境因子中,距公路距离(41.9%)、距铁路距离(17.8%)、距居民点距离(14.7%)3个因子的贡献率占74.4%;在研究区域,露牙獐有3个呈大陆一岛屿复合种群关系的栖息地,4条栖息地的源间联接通道,3个位于山间谷地和鞍部的战略点。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松材线虫危害程度进行时空预测,旨在为森林病虫害防治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4-2008年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林96个松材线虫病疫点定点观测数据为主要信息源,与松材线虫危害程度相关的6个生态环境因子作为辅助信息源,采用GIS平台及贝叶斯最大熵(BME)方法,对松材线虫危害程度进行了时空分析。【结果】2004-2008年,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松材线虫病各个疫点的林木平均死亡株数从29.96下降到8.17;在空间分布上,2008-2012年,紫金山西部的疫情得到缓解,中部的疫情得到控制,东部依然较为严重,死亡株数多的高疫点之间的连通性降低。2012年松材线虫病疫点林木死亡株数空间聚类结果表明,交通不便、林龄老化、蓄积量大、松林分布面积较广的紫金山深山区域,是松材线虫危害严重、需要重点防治的区域。【结论】借助于GIS平台和BME方法及少量的定点观测数据,可以对松材线虫的危害程度进行时空预测,这为森林重大有害生物入侵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
蓬莱松生物学特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蓬莱松为百合科天门冬属的草质藤本观叶植物。本文综述了蓬莱松的多种用途、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方法、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与分级等方面知识,以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5.
以南京东郊中型哺乳动物露牙獐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09年47个物种痕迹点和江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8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在空间信息技术Geomatics支持下,采用最大熵法(Maxent)生态位模型,建立潜在生境预测模型。通过ArcGIS空间分析模块,构建露牙獐景观安全格局。结果表明:在快速交通网络的囚笼效应作用下,保护对象露牙獐的潜在生境呈高度破碎化空间分布格局;在影响露牙獐潜在生境的生态环境因子中,距公路距离(41.9%)、距铁路距离(17.8%)、距居民点距离(14.7%)3个因子的贡献率占74.4%;在研究区域,露牙獐有3个呈大陆-岛屿复合种群关系的栖息地,4条栖息地的源间联接通道,3个位于山间谷地和鞍部的战略点。  相似文献   
46.
正杏树对外界环境条件适应性强,适栽范围广,但由于树种本身的原因,丰产性较差,因而有"杏树十年九不收"之说,影响了果农种植的积极性。北宅镇地处青岛市崂山区,离市区较近,地貌为山地,栽培果树以核果类为主,面积较大的有樱桃、桃、杏。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47.
半干旱地区雨水高效收集利用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水收集利用是使有限的降雨资源再分配,达到集水、节水、提高雨水利用效率的目的,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生产力和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雨水收集利用的研究和实践,结合干旱半干旱地区实际,总结我国目前雨水收集的主要模式为集雨节灌工程和沟垄微型集雨技术。对集雨节灌工程的主体设计思路、沟垄微型集雨技术的沟垄设计进行了探讨,同时对不同集雨模式的雨水收集利用效应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现有的研究现状,从干旱山地造林应用等方面提出了目前研究中的不足,并指出今后雨水收集利用研究和应用的重点方向,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合理和安全利用雨水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对长期施用五氯酚(PCP)作为钉螺杀灭剂的典型血吸虫病流行疫区河滩地的土壤微生物特征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大量施用PCP对河滩裸地土壤微生物种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降低了微生物的总体活性;而种植杨树有利于恢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对修复PCP污染土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Biolog结果显示土壤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能力的大小顺序为杨树林地〉对照〉河滩裸地,表明有机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主成分分析显示对照、杨树林与河滩裸地的碳源利用能力差异显著,表明PCP污染对微生物的碳源利用造成了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种类碳源利用计算结果表明,种植杨树导致林地土壤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杨树林地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对黄河流域下游城市群生境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开展研究,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05—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并使用InVEST模型分析区域生境质量的演变特征,通过空间分析探索生境质量的集聚效应,采用地理探测器探索生境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①2005—2020年,黄河流域下游城市群生境质量水平整体较低,平均生境质量指数为0.402 2,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②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生境质量在空间上高度相关且呈现出两极集聚特征,生境质量在中原城市群西部、北部及山东半岛城市群中部高—高集聚;在郑州市、青岛市等在城市群中经济发展突出的城市低—低集聚。③地理探测器探测结果显示,土地利用是影响黄河流域下游城市群生境质量的主要因子,不同因子间交互作用强于单个因子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结论] 黄河流域下游城市群生境质量高值区要继续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生境质量低值区要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强度,杜绝建设用地无序扩张,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0.
作者于2013年6月中旬到澳大利亚的金伯利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发现了8个自然居群,采集到了9份棉种样品。通过考察,不但在原来许多有记录的地点找到了目标野生棉,在没有记载的地点也找到了野生棉。同时,还发现一份新材料,形态上总体类似于似木槿组现有的棉种,但又有明显的区别。现场考察发现,金伯利棉种植株匍匐、多主茎、有肉瘤根,种子有肉脊,借助蚂蚁传播、营养繁殖等生殖方式,躲过火灾,表现出特殊的再生能力,以“示弱”方式维持了种群很强的生存优势。澳大利亚金伯利地区棉花分布广泛,可能还存在新棉种,建议对澳大利亚野生棉进行长期和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