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逐步优化昌平区果菜生产中施肥方式及结构,探索研究有机肥不同比例替代化肥实际效果,科学确定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结构,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污染风险、促进昌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番茄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机肥替代氮素化肥投入量20%、50%、80%分别设置3个处理,以试验地常规施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番茄产量、品质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番茄产量、结果数,提升果实品质,不同替代比例间差异并不显著;综合分析有机肥替代氮素化肥比例为20%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增产9.7%,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52%,且该处理在生育期的中后期有机肥矿化分解后可以有效补充土壤中的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在节本增效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污染风险,改善土壤养分环境。  相似文献   
52.
本研究以不同磷效率的4个柱花草基因型L6、L8、L10和Y3为材料,分析不同磷源处理对柱花草生物量、全磷含量、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和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Sg PAPs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不加磷处理(-P),添加外源DNA(+DNA)和速效磷处理(+P)均显著增加了柱花草的干重和全磷含量,但是,在添加外源DNA处理下,磷高效基因型L10与Y3的干重和全磷含量显著高于磷低效基因型L6与L8。在不加磷和添加外源DNA处理下,柱花草的根系内源和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增加,但L10和Y3的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L6和L8。Sg PAP7和Sg PAP10在4个柱花草基因型的根系中均受低磷胁迫(不加磷和添加外源DNA处理)诱导上调表达,且在L10和Y3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L6和L8。以上结果表明,磷高效柱花草基因型L10和Y3具有较高的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较强的活化利用外源DNA能力。当体内磷缺乏时,柱花草通过增加Sg PAP7和Sg PAP10的表达来调控酸性磷酸酶活性,从而增加对外源DNA的活化利用。本研究为磷高效柱花草的选育和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候选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53.
酸性磷酸酶(APase)是酸性条件下(pH < 7.0)能催化磷酸单酯或酸酐裂解从而释放无机磷酸根离子的水解酶类。紫色酸性磷酸酶(Purple acid phosphatase,PAP)是一类特殊的酸性磷酸酶,其具有鲜明的特征,如:酶的提取液呈紫色或粉色、酶活性不受酒石酸盐抑制、氨基酸序列具有5个保守结构域和双金属离子催化中心等。已有的研究表明,紫色酸性磷酸酶在植物适应低磷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紫色酸性磷酸酶的生化特性、亚细胞定位、生物学功能以及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4.
刘攀  耿兴敏  赵晖 《园艺学报》2020,47(5):916-926
为探讨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植物的耐碱性机理,以3个杜鹃花园艺栽培品种‘胭脂蜜’(R. obtusum‘Yanzhimi’)、‘红珊瑚’(R. obtusum‘Hongshanhu’)及‘红月’(R. obtusum‘Hongyue’)为试验材料,对植株进行为期2个月的NaHCO3和Na2CO3混合碱胁迫处理,观察植株在碱胁迫下的形态变化并测定叶片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溶质3个亚细胞部位中活性氧及抗氧化体系的活性。结果表明:根据碱害指数,3个杜鹃花品种耐碱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胭脂蜜’>‘红珊瑚’>‘红月’。在碱胁迫下,3个品种的3个亚细胞部位中H2O2和超氧阴离子水平显著提高,导致MDA含量增加,抗氧化酶的变化存在品种间差异。‘胭脂蜜’的3个亚细胞部位中SOD、POD、CAT和GR酶活性显著提高,APX在叶绿体和细胞溶质中的活性显著上升;而‘红珊瑚’仅叶绿体中的CAT和APX、线粒体中的SOD、POD和CAT以及细胞溶质中的SOD、GR活性显著提高;‘红月’的SOD活性在线粒体和细胞溶质中显著提高,CAT活性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显著提高,POD及APX活性显著下降,GR活性无显著变化。碱胁迫下,3个品种的非酶促抗氧化剂AsA和GSH含量在叶绿体中降低,在线粒体和细胞溶质中增加。抗碱性强的‘胭脂蜜’在碱胁迫后ROS水平较稳定,MDA含量较低,SOD、POD、APX和GR活性较高。3个亚细胞部位比较发现,细胞溶质中H2O2和超氧阴离子的水平显著高于线粒体和叶绿体,抗氧化酶SOD、POD和GR及抗氧化剂AsA和GSH也主要分布在细胞溶质中,活性氧与抗氧化系统的亚细胞分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APX主要分布在叶绿体中;CAT在线粒体活性最高。碱胁迫下不同亚细胞部位活性氧积累和过氧化损伤程度不同,相应的抗氧化防御体系在各亚细胞的响应也不同,细胞溶质是杜鹃花活性氧产生和清除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55.
为了探究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的植物营养成分含量特征,并对植物的营养价值进行科学评价,以5个不同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植物粗蛋白(Crude protein,CP)、粗脂肪(Ether extract,EE)、粗纤维(Crude fiber,CF)、粗灰分(Coarse ash,CA)、全磷(Total phosphorus,TP)等营养成分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量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草地植物的CP含量为12.78%~15.35%,EE含量为2.63%~3.38%,CF含量为17.56%~25.16%,CA含量为5.52%~11.53%,TP含量为0.11%~0.27%;各草地植物营养价值大小排序为:退化高寒草甸>原生高寒草甸>沼泽草甸>退化高寒草原>原生高寒草原;各草地植物单位面积营养成分量大小排序为:沼泽草甸>原生高寒草甸>原生高寒草原>退化高寒草原>退化高寒草甸;不同功能群植物营养价值大小排序为:豆科(Leguminosae)>杂类草(Forbs)>莎草科(Cyperaceae)>禾本科(Gramineae)。  相似文献   
56.
本研究以热研2号柱花草为材料,分析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SgPALs基因表达模式对生物胁迫(炭疽菌侵染)与非生物胁迫(干旱和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3种胁迫处理下,柱花草不同组织部位的PAL活性增加18.58%~123.56%,且叶片的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增加65.11%~68.00%、51.00%~76.87%和83.00%~262.08%,差异显著。在干旱和盐胁迫处理下,根系的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也显著提高43.77%~51.12%、45.46%~45.98%和60.45%~97.89%。随后对SgPALs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除SgPAL4外,其他3个SgPALs受炭疽菌侵染诱导上调表达;在干旱胁迫下,根系中4个SgPALs均增强表达,但叶片中仅SgPAL1SgPAL4上调表达;在盐胁迫下,根系中4个SgPALs也都上调表达,叶片中除SgPAL3下调表达外,其他3个SgPALs增强表达。综上所述,在遭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时,柱花草中的SgPALs基因表达及PAL酶活性升高,伴随着总酚与类黄酮含量的同步升高,表明其对环境胁迫的抗性升高。  相似文献   
57.
以黄河源区4类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0~2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和pH值表现均为高寒草原>人工草地>高寒草甸>沼泽草甸;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碳、氨氮、全氮含量均表现为沼泽草甸>高寒草甸>人工草地>高寒草原;土壤硝氮含量表现为人工草地>沼泽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土壤速效磷和全磷含量均表现为沼泽草甸>高寒草甸>人工草地>高寒草原;土壤速效钾和全钾含量均表现为人工草地>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沼泽草甸;2)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碳、氨氮、全氮、速效磷、全磷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全碳含量与氨氮、全氮、速效磷、全磷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碳氮磷元素呈强相关关系,三者之间高度耦合;3)在0~10、10~20以及0~20 cm土层,土壤质量高低排序均为沼泽草甸>高寒草甸>人工草地>高寒草原,各草地0~10 cm土层土壤质量均高于10~20和0~20 cm土层,0~20 cm土层土壤质量高于10~20 cm土层。  相似文献   
58.
刘全军  刘攀 《中国茶叶》2013,(12):30-30
秦巴汉水,茶歌紫阳。在桂花飘香的季节,“茶乡”陕西省紫阳县传来个喜讯:在第九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紫阳县一举获得2013年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陕西省紫阳富硒茶业有限公司被评为中国茶叶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  相似文献   
59.
以平均设计流量为指标的汛期分期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义了汛期平均设计流量,以其最小为优化准则,开展汛期分期计算研究。步骤为:采用3维非对称型Gumbel-Hougaard或Frank Copula函数构建分期洪水联合分布;给定联合分布重现期,求出以P-Ⅲ型为边缘分布的分期设计流量;根据汛期平均设计流量最小准则,选择最终的分期方式。以三峡水库为研究实例,根据1882-2007年实测坝址流量系列,研究结果表明:汛期分期方式有两种情形:当重现期较小时,偏于兴利考虑,主汛期可定为6月23日-8月17日;当重现期较大时,偏于安全考虑,主汛期可定为6月21日-9月16日。按照汛期平均设计流量这一评价准则,两种分期方式差异不大。由于三峡水库主要是防稀遇(重现期较大)洪水,最终采用主汛期为6月21日-9月16日的分期方式。本文提出的汛期分期方法从优化设计分期洪水的角度出发,为汛期分期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0.
本文根据组合式空调新风系统的工艺要求将新风系统和中央空调结合,主要对空调新风控制系统进行研究设计,以实现室内外空调过滤交换、自动控温,提出基于WinnCC触摸屏的组合式新风控制系统,详细说明了新风控制系统的整体方案、硬件与软件设计及监控系统的设计。系统设计应用性强,既可解决密闭环境下空气不新鲜、不流通的问题,还可通过新风系统中的热交换实现降低能耗的目标,经调试,稳定可靠,可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与传统的工控机相比,可以实时采集信息,灵活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