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Camembert干酪成熟过程中的质构和流变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amembert干酪成熟过程中质构和流变学特性随成熟期的变化。【方法】利用TPA(Texture Profile Analysis)分析干酪不同部位的质构特性,包括硬度、黏着性、弹性、内聚性、咀嚼性和胶性等功能特性的变化,利用流变仪测定干酪成熟过程中的弹性模量G’、黏性模量G’’以及损失角δ的变化,利用SA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成熟时间对Camembert干酪的pH和水分活度影响显著(P<0.05),对水分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在成熟期内,干酪表面和芯部的质构和流变学特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成熟期延长,干酪表面的硬度、胶性和咀嚼性呈现下降趋势,而黏着性则呈现增长趋势;干酪芯部的硬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胶性和咀嚼性呈下降趋势,而黏着性则呈上升趋势;干酪不同位置的G’和G’’差异显著(P<0.05),干酪芯部的G’和G’’大于干酪表面;干酪芯部的G’和G’’在成熟过程中先增加后降低。【结论】干酪成熟过程中的质构和流变学特性变化与成熟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2.
63.
<正> 临朐是全国三大蟥灾区之一的鲁中南蚕区的蚕茧生产重点县,桑蟥(Rondotia menciana Moore)是当地高干桑第一大食叶害虫。幼虫从5月下旬开始危害,到9月中旬结束。一般年份夏秋叶损失10.5~30.3%,影响了夏秋蚕的饲养。并且,近两年桑蟥危害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到桑蚕生产的发展。为  相似文献   
64.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等pH值培养的适宜pH值为6.0。对单一补料分批培养进行理论分析,在准恒定状态下,稀释率与比生长速率基本相同,即μ≈D。采用全营养物料连续流加法,在对数生长末期进行补料操作,确定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起始流加速率为5.874×10-4m3/h。补料培养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菌体密度可达1.0×1010cfu/mL。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从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的特征、相互作用的机理以及混合发酵对胞外多糖和风味物质合成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其应用和菌株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微波是一种快速的加热技术.从三方面综述了微波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微波对乳品品质的影响,微波在乳品检测中的应用和微波在乳业废物降解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微波加热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乳品工业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乳酸菌产酸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研究了嗜热性乳酸菌、乳球菌的产酸特性以及影响后酸化的因素。结果显示,乳球菌最大产酸量为64.4^0T~72.7^0T;嗜热性乳酸菌的最大产酸量为106.8^0T~294.2^0T。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的最大产酸速率为20.75^0T/h、24.57^0T/h。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乳酸乳球菌乳油亚种、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丁二酮变种的最大产酸速率分别为7.65^0T/h、6.52^0T/h、9.65^0T/h。优良的菌株特性、低温贮存、较低的最终发酵酸度是保证乳酸菌低后酸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8.
对Edam干酪中乳酸、氯化钠、游离氨基酸以及游离脂肪酸4 种特征滋味物质进行测定,并通过口腔唾液、模拟唾液以及普通去离子水3 种处理方式对干酪样品进行处理,对比干酪中乳酸、氯化钠、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用滋味活度值判定对干酪滋味的贡献,同时对干酪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经3 种方式处理后,乳酸对干酪滋味无贡献;氯化钠主要赋予干酪咸味,且人体唾液和普通去离子水处理后的含量差异不显著;游离脂肪酸主要赋予干酪酸味和醇厚感,经人体唾液处理后,干酪中的游离氨基酸中的谷氨酸含量低于阈值,无法感知到鲜味;感官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9.
以红腐乳为原料分离到1株乳酸菌菌株BD-1,研究BD-1菌株与BD-1菌株发酵上清液对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ATCC 16365菌株产红曲色素(Monascus pigments,MPs)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该BD-1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通过设置0.2%、0.4%、0.6%、0.8%、1.0%的BD-1菌株活菌接种量及ATCC 16365菌株培养0、24、48 h后接种BD-1菌株分析发现,相比于对照组,在ATCC 16365菌株培养24 h后加入0.6%BD-1菌株,胞外红曲色素(extracellular Monascuspigments,EMPs)色价及合成促进率显著提高,分别达(6.24±0.05)U/mL与(146.55±7.84)%,胞内红曲色素(intracellular Monascus pigments,IMPs)色价及合成促进率显著提高,分别达(288.14±6.82) U/g与(16.07±0.30)%;此外,相比于对照组,BD-1菌株发...  相似文献   
70.
益生菌是指给予一定数量、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而导致组织器官受损的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多伴随有肠道菌群紊乱的现象,通过益生菌干预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避免了药物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策略。本文回顾近年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及益生菌干预策略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对其进一步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