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4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猪神经内分泌生长轴各因子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内分泌生长轴各因子(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抑素、生长激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以及它们的受体、结合蛋白等)及相关基因在动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综述了猪内分泌生长轴各因子及相关基因的研究概况,以进一步探讨猪的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63.
为了获得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的转基因小鼠,从黑曲霉中克隆得到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进行体外表达检测甘露聚糖酶活性后,将此基因插入到含有猪腮腺分泌蛋白(PSP)基因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PSPBGPneo中,得到在腮腺组织特异表达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的载体pPSP-manA,总长为16.3 kb,将其进行线性化后回收得到高质量DNA片段,通过显微注射得到17只原代小鼠,进行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发现有6只阳性转基因小鼠,表明转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小鼠制备成功.  相似文献   
64.
刘德武 《猪业科学》2012,29(7):40-4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动物蛋白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养猪业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65.
母猪妊娠诊断有助于在妊娠早期识别空怀母猪,并调整管理方案。正确的妊娠诊断是保证繁殖机能正常发挥、缩短胎间距、提高繁殖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和影像诊断3方面介绍了母猪相关妊娠诊断技术,并对其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展望。  相似文献   
66.
胎次和热应激程度对广州地区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不同胎次和热应激程度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体细胞数和高峰奶量的影响,收集了广州某奶牛场360头荷斯坦泌乳母牛近5年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DHI)数据,用R (Version 3. 3. 2)和SPSS 20. 0软件分析了不同胎次和热应激程度对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结果:相比于其他胎次的奶牛,头胎母牛产奶量、高峰奶量较低(P<0. 05);头胎牛的脂蛋比显著高于其他胎次牛(P<0. 05),其余各胎次间差异不显著(P>0. 05);随着胎次的增加,牛奶中体细胞数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P<0. 05)。中度热应激下的产奶量、高峰奶量显著低于轻度热应激(P<0. 05);中度热应激下产犊的奶牛体细胞数会稍稍偏高,但与无热应激和轻度热应激下产犊的奶牛相比差异不显著(P>0. 05);乳脂率、乳蛋白率各组差异不显著(P>0. 05)。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中国南方地区的山羊养殖数量逐年增加,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华南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极易引起山羊的热应激反应,进而导致生产性能降低,阻碍了南方养羊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在热应激调控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多集中于缓解热应激营养型添加剂的研发,热应激对山羊瘤胃微生物影响及瘤胃结构破坏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未来有必要对衡量山羊是否处于热应激状态与热应激程度的评价指标进行系统研究,开展山羊热应激条件下分子应答机制、细胞因子和热应激蛋白(HSPs)的研究。作者重点从热应激对山羊行为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山羊热应激期的分子调控机制及热应激的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华南地区开展山羊的规模化养殖及进行夏季热应激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杜泊羊、澳洲白绵羊与湖羊杂交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湖羊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本试验在相同舍饲条件下,对杜泊羊、澳洲白绵羊分别与湖羊杂交利用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后裔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杜×湖和澳×湖杂交组合的羔羊成活率均比纯繁湖羊低,但杂交组合的产羔率较纯繁湖羊分别提高了13.97%和8.88%。杜×湖F1的2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初生至3月龄的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纯繁湖羊(P0.01),澳×湖F1和杜×湖F1的这3个指标均显著高于纯繁湖羊(P0.01)。4月龄时,杜×湖F1和澳×湖F1的体高、胸围、腹围和管围等体尺指标均高于纯繁湖羊,但差异不显著(P0.01)。另外,对杜×湖F1组、澳×湖F1组、纯繁湖羊组每组挑选4只进行屠宰试验,澳×湖F1的眼肌面积极显著大于纯繁湖羊(P0.01),屠宰率显著高于纯繁湖羊(P0.05)。两组杂交组合F1与纯繁湖羊的肉色和剪切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杂交组合F1的熟肉率在数值上有所提高。杜×湖F1和纯繁湖羊的失水率均极显著大于澳×湖F1(P0.01)。说明,杜泊羊和澳洲白绵羊两个肉用品种与湖羊的杂交后代都表现出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肉用体形特征明显、屠宰性能好、肉品质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69.
旨在分析肥胖相关基因(FTO)多态性位点(g.400CG与c.46-139AT)与杜洛克猪群的生长性状的关联性,为该位点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集了广东某猪场374头杜洛克猪核心群公猪的DNA样本,并测定杜洛克公猪的生长性状,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技术检测基因型,并进行标记-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FTO基因g.400CG和c.46-139AT位点多态性分别与杜洛克公猪100 kg背膘厚、瘦肉率、饲料转化率、体高、体长等性状存在显著相关。g.400CG位点CC基因型个体平均背膘厚显著低于CG与GG型,瘦肉率显著高于后两者,GG型个体的饲料转化率显著低于CC型与CG型个体(P0.05);c.46-139AT位点AT基因型在体长和体高上均显著高于AA型和TT型(P0.05),存在明显的杂合子效应。g.400CG位点CC基因型是优势基因型,可用于背膘薄、瘦肉率高的新品系的选育,而GG型具有更高的饲料化率,有一定的潜在价值;c.46-139AT位点在体长和体高方面存在杂合效应,可为选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细胞永生化是一项运用多种手段人为地将不同类型的外源性永生化基因导入目的细胞,打破细胞的正常分裂周期并使其具备无限增殖能力的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动物原代细胞中。为了探究促使细胞永生化的几种常用方法如何介导细胞永生化,不同方法之间的相关因素有何关联和区别,以及这些方法如何应用到不同动物的细胞中,本文通过对几种促使细胞永生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及其在不同动物细胞(如猪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系、牛肠上皮细胞系、牦牛瘤胃上皮细胞系、鸡前脂肪细胞系、鸡胚胎成纤维细胞系、鸭肠上皮细胞系、兔黑色素细胞系和斑节虾淋巴细胞系等)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概述,发现细胞永生化主要涉及端粒与端粒酶激活、病毒基因[如人类疱疹病毒(EBV)、猴空泡病毒40(SV40)和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的转染整合,以及运用Cre-LoxP介导的重组系统对细胞进行可回复性永生化等多个方法,且其核心都是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调控。此外,不同动物细胞可通过上述多种方法实现永生,但是也有极少部分细胞受其自身性质的影响,只可选择某一特定方法。因此,对不同动物原代细胞永生化方法及其应用进行研究,不仅可为建立具备功能性的永生化细胞系提供理论依据,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