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32篇
  16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试验旨在探讨慢性冷暴露对小鼠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体内慢性冷暴露模型建立:试验将12只3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冷暴露组),每组6只。冷暴露组小鼠每日随机放置在4℃环境中3 h,连续4周。冷暴露结束后将所有小鼠同时安乐死,并收集其血液和肝脏。体外冷暴露模型建立:将小鼠肝细胞系AML12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冷暴露1 h组、冷暴露3 h组、冷暴露6 h组),先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 h,然后将冷暴露组细胞置于32℃培养箱中分别亚低温冷刺激0、12、24、36 h,冷刺激结束后将细胞刮取下来进行后续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小鼠血清中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检测,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细胞和肝脏组织中抗氧化蛋白硫氧还蛋白-1(Trx-1)和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冷刺激36 h后AML12细胞数量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Trx-1的蛋白表达量在组织和细胞中都显著降低(P<0.05),TXNIP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  相似文献   
22.
有机肥与尿素配施对设施土壤盐分含量与组成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有机肥与尿素配施对设施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设施土壤的含盐量和电导率均随着施肥后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培养15~30 d较高,30~60 d降低,60 d后又缓慢升高.设施土壤含盐量与有机肥施用量旱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尿素用量无明显的相关性;电导率则与尿素和有机肥施用最均有极显著正相关.(2)施用尿素不同程度增加了K+、Na+、Ca2+、Mg2+、NO3-的含量,施用有机肥显著增加了K+、Na+、Cl-的含量,设施和露地土壤盐分总量和离子组成差异不显著.另外研究了土壤盐分总量和电导率分别与K+、Na+、Ca2+、Mg2+、SO42-、Cl-等含量的相关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3.
基于C8051F的340SOC芯片的固有硬件特性,提出一种系统温度采集测控软硬件实现方法。该系统通过采用基于单总线技术的温度传感器并利用USB通信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减小了数据传输系统的复杂性,达到了系统温度测控目的。  相似文献   
24.
土壤中硒含量、形态及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硒(Se)对于植物以及人体的有效性逐渐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富硒土壤被发现和利用,但目前人们对于土壤中硒的含量、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还没有形成系统、全面和准确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硒研究文献的整理和分析,认为当前对土壤中硒总量有较全面的数据,但对于硒的植物有效性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认识不一,主要原因在于研究前提(土壤类型、气候等)的差异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掩盖。今后应在相对控制某一变量的前提下,采用定量模型技术,分析土壤硒有效性的真实影响因素和定量规律。在区域大气-土壤-水-植物系统的硒平衡方面,针对大气沉降、硒甲基化(挥发)、硒的淋失等途径的定量规律和影响因素,应开展大尺度范围的监测和分析。利用硒同位素技术(自然丰度和加富标记),更加准确地追踪硒在土壤、植物等子系统的转化规律,从而为提高硒的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
为探究经济有效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首先通过等温吸附试验明确了废烟末、甘蔗滤泥和油菜籽油枯对Cd~(2+)的吸附特性,其次通过土培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有机物料添加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小白菜Cd含量和小白菜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有机物料对Cd~(2+)的吸附量大小顺序为:甘蔗滤泥油菜籽油枯废烟末,甘蔗滤泥的最大吸附量(Qmax)可达2 106.20mg·kg-1;废烟末、甘蔗滤泥、油菜籽油枯的施用均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幅分别为39.79%、48.81%、47.77%。施用甘蔗滤泥和油菜籽油枯可显著降低小白菜对Cd的吸收量,降幅分别为35.93%和34.43%。施用甘蔗滤泥和油菜籽油枯也可显著增加小白菜的鲜重和干重,鲜重分别增加了81.42%、96.88%,干重分别增加了131.75%、128.91%。因此,以甘蔗滤泥降低农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6.
本文旨在研究微生物发酵豆粕对仔猪生长及血清指标的影响,并且根据肠道组织形态学的微观变化,评价了不同处理的豆粕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形态的影响.选用60头35日龄断奶体重为(8.62±0.21)kg的同窝杜×长×大仔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分别饲喂以普通豆粕为对照组,微生物发酵豆粕为试验组的日粮.试验结果表明:饲喂微生物发酵豆粕使仔猪料重比降低8.39%(P<0.05),腹泻指数降低39.96%(P<0.01),血清尿素氮含量降低39.47%(P<0.01),血清IgG含量降低6.35%(P<0.05).豆粕经微生物发酵后减轻饲粮中大豆蛋白对肠道的过敏损伤,使肠道维持良好的结构形态,从而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27.
为探索黑龙江地区红小豆栽培生产中红叶螨绿色防控新模式,以两种不同抗性红小豆品种“珍珠红”(抗红叶螨)和“天津红”(感红叶螨)为研究对象,研究外源诱导剂处理对红小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并通过田间红叶螨发生数量调查,总体评价施用外源诱导剂对红小豆红叶螨的防御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水杨酸甲酯和茉莉酸甲酯处理浓度升高,红小豆不同抗性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均有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则较对照下降,脯氨酸含量呈现先升高又下降的趋势。其中,不同抗性品种对外源诱导剂的响应程度不同。不同浓度水杨酸甲酯处理下,红小豆红叶螨发生数量均低于对照,药后30 d防御效果为19.6%~33.9%。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处理下,红小豆红叶螨发生时期晚于对照,发生数量显著低于对照,药后30 d对红叶螨的防御效果为52.1%~97.5%。其中,0.50 mmol·L-1茉莉酸甲酯与助剂混用对红叶螨防御作用最好,为97.5%,高于单独使用茉莉酸甲酯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河南省小麦种衣剂应用中的问题与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省种子包衣始于90年代.首先在玉米上使用,1995年以来开始在小麦上推广应用,应用面积从1995年的513.6万亩扩大到1998年的2 583万亩.实践证明,种衣剂对小麦地下害虫和苗期传毒昆虫及冬前纹枯病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和控制效果,对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小麦粉粉质测定方法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质测定是评价小麦及面粉内在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文章介绍了粉质测定的基本原理 ,分析了粉质测定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小麦品质测试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0.
“夏日瓜田下,虫鸣蛙叫声”。蝈蝈、蟋蟀、金钟、纺织娘……这些过去在夏秋季节才能见到的“夏虫”。如今却成了不少市民寒冬里的“新宠”。与夏天的沿街叫卖不同,冬天,这些反季节昆虫的身价翻了数百倍。在安徽合肥,一只上好的“冬蝈蝈”最高身价可达800元左右,名贵的品种则达上千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