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统计分析了屯昌母猪、大屯母猪(大约克夏猪×屯昌猪)和长屯母猪(长白猪×屯昌猪)共135头母猪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在母猪的繁殖生理方面,屯昌母猪的初次发情及适配日龄均早于其杂交后代母猪,但平均妊娠天数稍高于杂交后代母猪;在两个杂交后代母猪中,长屯猪的初次发情及适配日龄又早于大屯猪。在母猪的繁殖性能方面,屯昌母猪的平均窝产仔数为12.6头,比大屯和长屯母猪的产仔数分别高12.5%和8.62%。3种母猪相比,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均以屯昌母猪最高,而长屯母猪的繁殖性能要好于大屯母猪;初生窝重则杂交母猪后代明显好于屯昌母猪的后代,并且窝产仔数越多,初生重越小。  相似文献   
62.
统计分析了屯昌母猪、大屯母猪(大约克夏♂×屯昌猪♀)和长屯母猪(长白猪♂×屯昌猪♀)3种类型共135头母猪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在母猪的繁殖生理方面,屯昌猪的初次发情、性成熟及适配日龄均早于其杂交后代母猪,但平均妊娠期稍高于杂交后代母猪,在2个杂交后代母猪中,长屯猪的初次发情、性成熟及适配日龄又早于大屯猪。在母猪的繁殖性能方面,屯昌猪的平均窝产仔数为12.6头,比长屯和大屯母猪的产仔数分别高8.62%和12.5%,3种类型的母猪相比,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均以屯昌猪最高,而长屯母猪的繁殖性能要好于大屯母猪,出生窝重则杂交母猪后代明显好于屯昌母猪的后代,并且窝产仔数越多,初生重越小。  相似文献   
63.
本试验旨在研究环境高温与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28~42日龄肉鸡生产性能、氮代谢和氮排放的影响。试验选取576只爱拔益加肉鸡,采用2因子3水平试验设计:因子1为饲养方式,设有23℃恒温自由采食组(23℃ad libtum group,23℃AL组)、23℃恒温配对组(23℃pair-fed group,23℃PF组,其饲粮按照28/32℃日变高温自由采食组采食量供给)、28/32℃日变高温自由采食组(28/32℃ad libtum group,28/32℃AL组,28℃—32℃—28℃日变循环高温);因子2为饲粮CP水平,设21.19%、18.18%、14.90%3个水平,通过补充人工合成必需氨基酸(EAA),使各组饲粮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水平满足肉鸡营养需要,且保持一致。试验分为9组,每个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结果表明:1)相同饲粮CP水平下,28/32℃AL组体重(BW)、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显著低于23℃AL组(P<0.01),但与23℃PF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23℃AL组相比,28/32℃AL组氮利用率显著降低(P<0.01),单位采食量氮排放量显著增加(P<0.05)。2)补充人工合成EAA,饲粮CP水平从21.19%降低到14.90%,肉鸡的单位体增重氮排放量、单位采食量氮排放量均显著减少(P<0.01),氮利用率、BW、ADG、ADFI均无显著变化(P>0.05)。由此可知,在日变循环高温条件下,肉鸡生产性能、氮利用率显著降低,氮排放量显著增加;补充人工合成EAA,饲粮CP水平降低到14.90%可以减少氮排放量而不影响肉鸡的BW、ADG、ADFI。  相似文献   
64.
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紫花苜蓿草粉和鲜草,研究苜蓿草粉及鲜草对禾花鲤生长性能、鱼肉品质、消化酶活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整齐一致的2龄禾花鲤1440尾,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80尾,分置于18个试验池中饲养。各处理饲粮中苜蓿草粉的添加量分别为0,4%,8%,12%,16%和0 鲜草,正试期50 d。研究结果显示:1)添加苜蓿草粉后,试验Ⅱ组的尾均日增重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Ⅲ组的上述2项指标高于对照组,试验Ⅳ组低于对照组,苜蓿鲜草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2)和对照组相比,添加苜蓿草粉显著(试验Ⅳ组)或极显著(试验Ⅰ、Ⅱ、Ⅲ组)提高了禾花鲤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随着苜蓿草粉添加水平的增加,肌肉中粗脂肪和胆固醇水平显著下降,肌肉中水分含量呈先降后升的二次变化趋势,苜蓿鲜草组的肌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和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变化。3)添加苜蓿草粉后对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及淀粉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试验II组的酶活性最高。添加苜蓿鲜草对消化道各部位酶活性无显著影响。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经济效益均有所提高,但以试验Ⅱ组最好。以上结果表明,在鲤鱼饲粮中添加8%紫花苜蓿草粉对鲤鱼生产性能、鱼肉品质及消化酶活性指标有较显著的改善,但紫花苜蓿鲜草不适宜直接投喂鲤鱼。结合生产实际,建议在鲤鱼饲粮中添加8%紫花苜蓿草粉。  相似文献   
65.
为了探究猪Lbx1和Lbx2基因的甲基化模式,本研究采用亚硫酸盐测序技术,在猪背最长肌中分析Lbx1和Lbx2基因启动子和外显子1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发现,Lbx1基因的甲基化差异区在外显子1处的CpG岛内;Lbx2基因的甲基化差异区在CpG岛外的启动子区。Lbx1基因CpG岛内的高密度甲基化可能参与下调该基因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66.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海南和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12头体重和胎次相近的海南和牛(日本和牛×海南黄牛),体重为(148.17±15.52) kg,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头牛,分别饲喂干稻草和维生素A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2 500 IU/kg(试验Ⅰ组)、5 000 IU/kg(试验Ⅱ组)、7 500 IU/kg(试验Ⅲ组)的试验日粮,试验期为40 d.结果表明,维生素A可以显著提高海南和牛的日增重(P<0.05),并且以7 5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效果最好;海南和牛增重成本随维生素A添加量的提高而逐渐降低,经济效益也逐渐提高.综合试验结果认为,海南和牛日粮中维生素A的添加量以7 500 IU/kg为最佳,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紫花苜蓿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泛、最重要的豆科牧草之一。紫花苜蓿营养价值很高,粗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氨基酸平衡、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素有“牧草之王”之称.紫花苜蓿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生长期内即可青饲、放牧,又可调制干草或青贮饲料。依据苜蓿栽培种植条件及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以上任何一种方式,因地制宜地对紫花苜蓿综合利用嘲。  相似文献   
68.
试验旨在研究植物单宁和植物单宁复合蛋白对文昌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肠道微生物以及替代抗生素的促生长效果。选取1日龄文昌鸡5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抗生素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00 mg/kg恩拉霉素,植物单宁组饲喂基础日粮+250 mg/kg植物单宁,植物单宁复合蛋白组饲喂基础日粮+250 mg/kg植物单宁复合蛋白。试验期40 d。结果显示:植物单宁复合蛋白组文昌鸡的平均试验末重和平均日增重与抗生素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植物单宁组和植物单宁复合蛋白组料重比和死亡率降低(P>0.05);盲肠微生物在门水平相对丰度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占微生物群落总数的84%以上;植物单宁复合蛋白组和植物单宁组与抗生素对照组相比,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文昌鸡饲粮中添加250 mg/kg植物单宁复合蛋白,可以达到与抗生素对照组同样的生长效果,提高文昌鸡肠道中颤螺菌科和巴恩斯氏菌科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维持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