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本研究旨在构建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的辅助质粒和微型基因组并验证其功能,为建立PPRV反向遗传操作平台奠定基础.首先构建表达PPRV分离株China/Tib/07的N、P和L蛋白的辅助质粒pCI-N、pCI-P和pCI-L.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验证3个辅助质粒转染细胞后的蛋白表达情况,并从mRNA水平上验证蛋白表达的正确性;扩增PPRV基因组两末端序列和eGFP报告基因,三者通过overlap-PCR连接并克隆至转录载体pOL-TV5中构建微型基因组.将构建的微型基因组分别与辅助病毒和3个辅助质粒进行共转染.经鉴定各辅助质粒完全正确,构建的微型基因组不论与辅助病毒还是与3个辅助质粒共转染,报告基因均表达.本试验成功构建了PPRV分离株的表达N、P和L蛋白的3个辅助质粒以及微型基因组,并用微型基因组验证了3个辅助质粒可以作为PPRV反向遗传操作的辅助质粒,为该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Ⅰ类新城疫病毒NDV08-004的微型基因组和辅助质粒,为构建病毒拯救体系奠定基础。方法根据Ⅰ类新城疫病毒NDV08-004的全基因组序列,采用SOE方法将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插入NDV08-004的3’-Leader和5’-Trailer区域之间后反向插入转录载体pOLTV5中,构建了NDV08-004的微型基因组pLGT-03。将pLGT-03转染辅助病毒NDV08-004感染的表达T7RNA聚合酶BSRT7/5细胞进行功能鉴定。采用RT-PCR将NDV08-004的NP、P和L蛋白基因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CI-neo中,分别构建了三个辅助质粒pCI-NP、pCI-P、pCI-L。通过构建的微型基因组pLGT-03和三个辅助质粒按照一定的比例共转染BSRT7/5细胞来验证辅助质粒的功能。结果微型基因组pLGT-03转染辅助病毒感染的BSRT7/5细胞后可见明显荧光,表明微型基因组构建成功。微型基因组和辅助质粒共转染可见荧光表达,表明三个辅助质粒均具有相应的功能。结论表明微型基因组和辅助质粒均具有相应的功能,为建立NDV08-004的反向遗传操作平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鸽新城疫是严重危害鸽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近年来流行呈上升趋势。为满足开展基因VI型鸽源新城疫病毒快速检测的迫切需求,针对国内流行的基因VI型新城疫病毒F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一种可特异检测基因VI型新城疫病毒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其他基因型新城疫病毒和常见禽病病毒无交叉反应,检测下限为5 copies/μL。利用该方法对临床采集的120份鸽口咽/泄殖腔拭子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病毒分离结果完全一致。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准确性好,可用于基因VI型新城疫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4.
2013年3月31日,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了上海和安徽确诊3例人感染H7N9亚型禽流感病例,顿时世界为之轰动,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此也高度关注。截止2013年4月25日,全国共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113人,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河南等多个省份。历史上,美国、蒙古、韩国等多个国家都曾从野鸟和水禽中检出过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但从未有过人感染发病的报道。这次发生首次展现了H7N9具有夸宿主传播的能力。病毒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这次流行的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株H7N9病毒,其HA 基因与我国南方水禽近年来分离到的H7亚型禽流感病毒密切相关,NA 基因则与2011年韩国野鸟分离到的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遗传关系较近,其余6个基因则与国内地方流行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因此,该病毒可能是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同一宿主体内经二元或三元重排而形成的新病毒。本文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历史分布和国内新出现的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性和遗传进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5.
本研究对DF-1细胞的培养条件及新城疫病毒(NDV)DF-1细胞的蚀斑纯化方法进行了优化摸索,结果显示相较于DMEM培养基,DF-1细胞更适宜在含1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生长,DF-1细胞以3×105/孔的剂量覆盖6孔板能获得最佳的铺板效果,吸附病毒后1.5 h覆盖第1层琼脂,48 h后覆盖第2层琼脂能获得最佳的蚀斑形成效果。通过对蚀斑纯化株F和HN基因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蚀斑纯化后无任何变异。通过此方法可在1个星期之内获得稳定的纯化毒株,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强、纯化效率高。  相似文献   
36.
本研究采用罗氏、天隆、赛默飞世尔等公司生产的5种核酸提取试剂盒,对新城疫病毒RNA的提取效率进行比较,以优选出提取效率高、耗时短、成本低的核酸提取方法,为各级实验室开展新城疫病毒核酸检测提供技术参考。采用5种商品化核酸提取试剂盒,对不同浓度(稀释度10~0~10~(-8)/EID50 10~(8.3))的新城疫病毒标准样品进行RNA提取,通过实时定量荧光RT-PCR进行检测,以Ct值评价5种试剂盒的RNA提取效率,并对试剂盒的RNA提取时间和价格等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显示:High Pure Viral RNA Kit(罗氏)、动物疫病病毒RNA核酸提取试剂盒(天隆)和Lab Serv Viral Total NA Kit(赛默飞世尔)的RNA提取效率较高。其中,Lab Serv Viral Total NA Kit对低浓度样本的RNA提取效率最高,价格最便宜;Tian Long的RNA提取所需时间也较短,但操作最为简便。综合提取效率、时间及成本等因素,分析认为Lab Serv Viral Total NA Kit(赛默飞世尔)性价比最高,适用于大批量临床样品的集中检测。  相似文献   
37.
一株Class Ⅰ新城疫病毒中国分离株分子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从健康家鸭中分离到的一株Class I新城疫病毒分离株Duck/China/08-004/2008进行了遗传进化特性研究。利用RT-PCR扩增了该分离株F基因的主要功能区片段,并进行了克隆与序列分析。序列测定结果已经登录到GenBank,登录号为EU589149。该分离株F蛋白裂解位点的组成为112E-Q-Q-E-R-L117,具有典型新城疫弱毒株的分子特征。同源性分析表明其与国内普遍使用的弱毒疫苗株LaSota和V4核苷酸的同源性较低(分别为55.4%和57.7%)。通过构建F基因的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在分类地位上属于ClassI,与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弱毒疫苗株LaSota(Class II中的基因II型)和V4(Class II中的基因I型)处在不同的进化分支。通过构建57株ClassI新城疫病毒的遗传进化树,表明本分离株与近年来香港活禽市场分离株较为类似,同属于基因3型。  相似文献   
38.
鸭星状病毒是近年来危害我国鸭业发展的新发病原之一,给养鸭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其中鸭星状病毒3型(DAstV-3)是近年来感染率较高的星状病毒。为实现DAstV-3的快速检测,根据DAstV-3的RNA依赖性核糖核酸聚合酶基因(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设计特异性探针与引物,建立了DAstV-3的荧光RT-RAA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和临床适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建立的RT-RAA方法能够在39℃恒温条件下,在20 min内实现对DAstV-3的快速检测,与H9亚型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鹅星状病毒、禽呼肠孤病毒等常见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最低检测限为101 copies/μL;临床样本检测发现RT-RAA方法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RT-PCR方法,且检测时间较RT-PCR更短。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T-RAA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临床适用性好,适合DAstV-3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9.
小反刍兽疫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动物疫病,也是全球计划根除的动物疫病,我国拟在2016—2020年间根除该疫病。通过对危害的识别、风险框架的确定、路径风险的分层分析,对某县退出小反刍兽疫免疫开展了定性风险评估。初步确定该县取消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后,2017年再次发生小反刍兽疫的风险为中级。在风险管理上,提出了该县应继续加强小反刍兽疫免疫、强化检疫监管、加强宣传、提高养殖户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改善疫病扑杀补偿机制、激励基层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参与疫病防控的积极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40.
对1株Ⅰ类新城疫病毒分离株NDV08-046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基因组长度为15 198 nt,符合"六碱基原则".与Ⅱ类新城疫病毒的基因组序列相比,该分离株在基因组P基因的2 381~2 382 nt的位置(根据La Sota株的基因组序列,包含15 186 nt)有12 nt的插入(TGGGAGACGGGG).NDV08-046株F蛋白裂解位点的序列为112-ERQERL-117,具有典型的新城疫弱毒株特征.全基因组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所有的新城疫毒株能够被分为2个明显不同的分支,即Ⅰ类和Ⅱ类,NDV08-046分离株在分类地位上属于Ⅰ类新城疫病毒基因2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