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通过2%立克秀WS玉米催芽拌种室内盆栽试验表明:2%立克秀WS400-600g/100kg种子拌芽,虽然使玉米出苗期延迟0-2d,但能促进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对玉米安全。玉米田间出苗率提高3.6%-7.8%,苗期株高增加0.9-1.3cm,苗期株鲜重增加0.16-0.19g。  相似文献   
32.
通过解剖镜检分析了长白山地区中国林蛙寄生虫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长白山林区中国林蛙寄生虫为线虫3种(Rhabdia bufonis、Cosmocercella sp、Oswaldocru sp)、吸虫3种(Rowsbiella tineri、Pelystoma integerimrn、Pelystoma ocellatrm),分别隶属5科5属;其主要感染肺线虫Rhabdia bufonis和肠道寄生虫Oswaldocru sp,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56.66%、4.87和67.33%、9.25;不同种类寄生虫在长白山林区林蛙体内分布有一定规律,不同种类寄生在适宜自身的生态环境中,表现出寄生部位及感染寄生虫的专一性;长白山林区林蛙寄生虫的感染率和强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不同地点中国林蛙的寄生虫感染率及感染强度普遍较高,不同地点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感染率及强度存在差异;雌、雄林蛙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3.
在吉林长白山池北区对区内分布的大花卷丹野生植株连续进行了5 a人工驯化栽培和物候观测,结果表明:充分气干种子的千粒重为5.707 g,播种量1.5 g·m-2左右,当年生苗高可达30~50 cm;在长白山区气候条件下,人工栽培群体的植株4月下旬开始萌芽,6月中旬现蕾,蕾期时间长达50 d;初花期为7月末,单花开放时间5...  相似文献   
34.
新疆杨,乔木,高达30m;枝直立向上,圆柱形树冠,干皮灰绿色,老时灰白色,光滑,很少开裂。短枝叶近圆形,有缺刻状粗齿,背面幼时密生白色绒毛,后渐脱落近无毛;长枝之叶边缘缺刻较深或呈掌状深裂,背面被白色绒毛。  相似文献   
35.
林业为人类生存提供着基础资源,处在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地位,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6.
刘凤霞  付廷科 《农业机械》2023,(4):74-75+79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粮食收获离不开谷物收获机,谷物收获机主要包括小麦和玉米收获机。农机作业要求时效性强,可靠性高,需要收获机在麦收、秋收时节能够保证农作物高效、及时收获。收获机及发动机出现故障时,需要在短时间内排查和解决故障,为保证收获机在农忙时节顺利完成收获作业,介绍了收获机及发动机在作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典型故障以及如何使用正确的方法排查和解决故障,为收获机使用和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河北廊坊市广阳区南尖塔镇南甸村樊海荣家0.33亩塑料大棚年收三茬,亩产值达40000元。第一茬春节后栽种伊丽莎白甜瓜,4月下旬上市,产500千克,收入6000元;第二茬4月下旬移栽伊丽莎白甜瓜,6月中旬上市,产750千克,收入3000元;第三茬7月下旬直播番茄,11月下旬上市,产2000千克,收入4500元。  相似文献   
38.
应用价值工程降低养猪生产成本刘凤芹,刘凤霞(黑龙江省大庆市采油六厂畜牧办16311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食结构日益增加,对肉食结构的要求同时发生了质的变化。畜牧养殖生产面临着新的课题,既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畜牧产品,又必须提高畜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9.
两相分配法分离棉花根和下胚轴质膜高聚物的浓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相分配分离法是一种简单有效地分离植物质膜(PM)的方法,通过标记酶KMgATPase和污染物测定,结果6.2%葡聚糖(DextranT500)/6.2%聚乙二醇(PEG4000)两相系统标记酶活力最强,污染物最少,是分离棉花根和下胚轴质膜(PM)的最佳两相系统。  相似文献   
40.
甲醛污染已经成为居住环境里的"五大杀手"之一,是最为一种常见的室内污染物,对人体危害极大,尤其是对小孩的损害程度更深,甲醛等室内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具有潜伏性,持续性和破坏性。本文对目前室内观赏植物净化甲醛污染的效果进行了汇总,旨在为人们利用观赏植物净化甲醛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效防治居住环境污染,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为人体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