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林业   98篇
农学   180篇
基础科学   100篇
  180篇
综合类   863篇
农作物   94篇
水产渔业   83篇
畜牧兽医   416篇
园艺   82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多效唑对太子参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太子参高产栽培,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大田条件下多效唑不同浓度叶面喷施对太子参叶片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能提高太子参的叶绿素含量,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高太子参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均呈上升趋势。多效唑可促进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及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增幅相似。各处理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以100mg/L处理净光合速率最高,为9.49μmol/(m~2·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随多效唑浓度增大而增大;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均随着多效唑浓度增高而降低,除50mg/L处理光饱和点[1 000.80μmol/(m~2·s)]高于对照外,其他处理均较对照低;所有处理光补偿点均较对照低;各处理太子参的产量均较对照高,以150mg/L处理的产量最高,为399.8kg/667m~2。  相似文献   
92.
为构建TRDMT1基因敲除的HEK293细胞系,利用CRISPR/Cas9系统在TRDMT1基因第1个外显子前插入BGH Ploy(A)转录终止序列,终止TRDMT1基因表达。利用重叠PCR方法合成sgRNA序列,构建TRDMT1-gRNA载体及含不同抗生素基因的同源重组载体TRDMT1-LOXN-Puro和TRDMT1-LOXP-Neo;将同源重组载体TRDMT1-LOXN-Puro、TRDMT1-LOXP-Neo及TRDMT1-gRNA、Cas9表达载体MLM3613共转染HEK293细胞;利用Puromycin和Neomycin抗生素筛选细胞,通过RT-qPCR检测TRDMT1基因转录终止效率。通过细胞生长曲线和划痕试验检测TRDMT1基因敲除对HEK293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TRDMT1-gRNA载体及TRDMT1-LOXN-Puro、TRDMT1-LOXP-Neo同源重组载体;与正常HEK293细胞相比,试验组TRDMT1表达量仅为1%;TRDMT1基因敲除后显著影响HEK293细胞增殖和迁移。这一研究通过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TRDMT1基因敲除的HEK293细胞系(HEK293-TKO),为RNA甲基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TRDMT1基因可能与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93.
植物C2H2型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对逆境应答反应等生命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番茄中C2H2型锌指蛋白转录因子的种类和数量,利用番茄基因组数据库,鉴定出92条番茄C2H2型锌指蛋白。蛋白质理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亚家族成员的氨基酸长度差异较大,且多为碱性氨基酸;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所有C2H2家族成员被分为5个亚家族,每个亚家族成员数量差异较大;结构域分析显示每个成员都含有C2H2结构域,同一亚家族间结构域的数量、种类、分布具有一致性;染色体定位结果显示,有91个成员定位在12条染色体上;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C2H2转录因子基因家族成员在各个组织中都有表达,表达量具有差异性。本研究将为番茄C2H2型锌指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用差速离心法和改进的碱裂解法分离纯化遵义小钝吻鮠线粒体DNA,紫外检测其OD260/OD280在1.78~1.85,并计算出该鱼肝组织线粒体DNA的含量为0.613μg/g。纯化样品经紫外分析仪在200~29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呈现典型的DNA吸收峰,其最大吸收峰在259~260 nm。以λDNA/HindⅢ的完全酶切片段作为相对分子量标准,利用电泳迁移率与分子量的对数的线性关系,由已知片段大小推算出遵义小钝吻鮠mtDNA分子大小为(15.44±0.16)kb。  相似文献   
95.
以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抗病品系‘中野5112'为抗源,以优良水稻品种‘中稻88'和‘中粳Q-196'为受体材料,采用杂交和回交在分离群体中利用与Xa23紧密连锁的EST标记C189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通过分子标记检测和成株期农艺性状选择,获得70份目标基因纯合且农艺性状稳定的株系.使用鉴别菌系P6,采用人工剪叶接种法,在孕穗期对44份重点株系进行抗性鉴定,所有株系在孕穗期都表现抗病.结果表明利用与Xa23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C189开展抗白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一简便、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6.
通过对河南省主要草种的生物学特点、生态学特点以及经济价值的分析,结合当前农牧业发展对饲草的需要特点的分析,采用系统学优化理论,确定了河南省当家草种应具备的条件,制定了全省草种区划方案。结果表明:适合河南省的当家草种有10种,分别是:紫花苜蓿、沙打旺、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小冠花、红三叶、杂三叶、鸡脚草、无芒雀麦;适合河南省草业优质发展的草种区域有6个,分别是:豫北平原牧草种植区、豫西北黄土丘陵和太行山地种植区、豫中东低洼平原和南阳盆地种植区、豫西山地种植区、淮南与桐柏山区种植区、豫东平原种植区,并且明确了各区域内以当家草种为核心的草种优化组合。河南省当家草种的制定和草种区划的确定有利于为河南省各地草种的正确选择和草业未来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等氮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了长期定位试验,以研究在等量化肥氮条件下,NP、NPK、NPK+C(养分循环)等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等量化肥氮条件下配施NPK+C对水稻生长影响最为明显,各项指标均为最高,早稻和晚稻产量分别是CK的2.5倍与1.6倍左右.NP、NPK、NPK+C处理均可显著促进水稻生长...  相似文献   
98.
【目的】了解广西猪群中猪流感(SI)的流行情况,为科学防控广西SI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猪流感病毒(SIV)H1N2亚型毒株为抗原,采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3月在广西12个市采集的997份猪血清进行SIV的血清学调查。【结果】2009年的H1N2亚型抗体阳性率为33.4%,比2010年和2011年1~3月的高;广西各市的H1N2亚型抗体阳性率为0~83.1%,其中河池和百色两市的H1N2亚型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83.1%和51.1%,崇左市为零,其他市的H1N2亚型抗体阳性为4.0%~32.1%。【结论】广西地区猪群在2009~2011年均受到猪源H1N2亚型不同程度的感染。  相似文献   
99.
克氏原螯虾和红螯螯虾出肉率与可量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寻找合理的方法评估比较克氏原螯虾和红螯鳌虾出肉率的高低,从而为其选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2种虾的出肉率和可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红螯螯虾出肉率高于克氏原螯虾出肉率,第一腹节宽为影响克氏原螯虾出肉率的重点性状;体长和头胸甲长为影响红螯螯虾出肉率的重点性状,全长次之。得出结论:(1)可量性状与出肉率的相关性相较于可量性状与肉质量的相关性更能突出重点性状;(2)通过测量可量性状或通过性状比值进行克氏原螯虾和红螯螯虾出肉率方面的选育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0.
不同地区克氏原螯虾性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体外标记法对来自宁波(NB)、南通(NT)、古里(GL)、大义(DY)和白茆(BM)地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性选择行为进行研究。试验中共记录到220对交配虾,其中异地交配的克氏原螯虾186对,占总数的84.55%(P<0.01)。交配虾中雌雄虾体重差在5 g以下和体长差在0~1 cm间的交配对数分别占总数的64.09%和85.00%(P<0.01)。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更趋向于选择异地虾进行交配以减少近亲繁殖,提高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且选择个体大小与自身相当的虾完成交配以增加交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